【編者按】
著名詩人湯梓順先生于2018年6月12日病逝,享年89歲。湯先生早年從軍入航校,后轉(zhuǎn)業(yè)到沈陽航空學院任教,為力學教授。授課之余,研究古典詩詞與舊體詩創(chuàng)作,刊發(fā)大量論文與詩作。其詩藝術造詣頗高,為當代詩壇知名詩人,影響很大。為了紀念湯先生,我們于此特刊出小輯,刊發(fā)湯先生臨終前所寫遺詩十四首,同時刊出湯先生好友李仲元先生《悼湯公四首》、初國卿先生《哭湯公六首》,湯先生的學生、湖南黃澤斌先生的《哭懷恩師湯梓順先生》詩兩首。
湯梓順
驚聞老友莫及辭世,柔腸寸斷,汩雨滂沱。天胡不仁,奪我摯友。痛何如之。六十八年相識相知,情同手足,賦但句數(shù)首,以志余哀兼慰故人于泉下也。
相識相知七十年,關山迢遞總情牽。
蕉窗夜雨開燈坐,屢讀遺篇淚泫然。
茫茫煙水憶三春,折得楊枝送故人。
萬里征途三峽險,西風珍重浪流身。
夜闌幽夢影相隨,管鮑情深訴向誰。
霜葉飄零秋已老,愁多無奈銷雙眉。
十載風雨雁影分,登高望斷水鄉(xiāng)云。
從今腸斷黃花節(jié),折得茱萸倍憶君。
花落花開恨未窮,明年春社小樓空。
故園一夜瀟湘雨,一樹棠梨冷殯宮。
頭白鴛鴦失件飛,十年孤枕苦寒悲。
而今一笑黃泉里,患難夫妻聚首時。
聚窟洲遙路不通,返魂無術怨蒼穹。
昨宵我要摩天翼,欲覓江東陸士龍。
荼蘼花謝已殘春,相聚京華老更親。
一語寄君君記取,九原稍待苦吟人。
藥欄望月獨徘徊,落葉盈階覆碧苔。
萬縷愁思堪作繭,誰家砧杵送秋來。
愛讀香山酬唱詩,白頭人似少年時。
他年遼鶴歸來日,滄海桑田哪得知。
注:①老莫工倚聲,每有新作,先贈我賞析。②十年動亂,不知老莫行止,后獲悉老莫時任天津中國民航學院院長,再次相聚。③老莫夫人謝世十年,不續(xù)弦,鰥居。④《十洲記》中說:“聚窟洲有返魂樹,伐其根心,取汁煮熬制成丸,名驚魂丸。死者在地,聞香氣乃卻活,不復亡也?!雹堇夏嗖哦嗨嚕躁懺葡啾?。借用“二多”韻。⑥我曾多次赴京陪老莫,話舊購書,酬唱。或兩周或月余。⑦我有閑章“苦吟人”,以瘦島、寒郊自況。
竹馬兒時過板橋,吳儂軟語笑相招。
補天術乏情難續(xù),填海功虧恨未消。
花影漸隨人影瘦,鶯聲無復燕聲嬌。
李仲元
戊戌夏四月廿九日午,湯兄梓順邀漫叟、國卿及隨侍弟子數(shù)人小酌。酒肴未布,兄出近作求正,漫叟持稿倚韻長吟,至第十二章無題二首,感其辭幽情摯,拊掌贊嘆。梓順兄凄然頷首,溘然長逝于座上。嗚呼!一代吐珠客即此絕唱,哀哉!乃賦短章哭之。
青梅竹馬當年事,皓首吟成絕命詞。
最憾臨冥無一語,凝情含淚斷腸時。
三眠三起長堤柳,歲歲臨波舞細腰。
門第當年雙戟圍①,梨花飄雪燕雙飛。
羅敷嫁得金龜婿,常乘香車緩緩歸。
注:①雙戟圍:余早年女友乃清江南提督毅勇侯(正二品)李朝斌曾孫女,門第顯赫。
榮枯難卜是耶非,愁對春山送夕暉。
瘦燕亦疑新寵失,肥環(huán)終恨舊情違。
紫臺月落人何在,蜀道云橫魂未歸。
欲寄相思無夢達,楊花撲面鳥飛飛。
一枕黃粱夢正酣,月?lián)u竹影扇春寒。
桃花半掩含羞面,笑向窗前問早安。
君哭知音我哭君,同凌冰雪后凋人。
如何榴火初燃日,獨去瀟湘臥碧云。
幻影浮漚本寂寥,迷離鄉(xiāng)路待魂招。
冥冥歸去無人伴,應過湘江第幾橋?
南音北韻老詩翁,楚雨遼云塞雁風。
從此歲寒冬社日,聽誰高詠早梅紅?
初國卿
戊戌夏四月廿九午間,湯公邀漫叟相聚,約我作陪。至飯店,見湯公伏桌不起。詢之隨侍弟子小白,云酒肴尚未安排,湯公示近作與李老相與吟誦求正,先吟《哭莫及老友》十首,再誦《無題》二首,其間,兩人或頷首微笑,或拊掌贊嘆。及吟至《無題》其二“梨花飄雪燕雙飛”一句,湯公凄然伏桌,昏迷不醒。遂安排急救送至醫(yī)大,搶救無效,至下午三時辭世。嗚呼,一代詩家,遽歸道山?!袄婊h雪”,遂成絕唱。賦以哭之。
湯公遽爾逝留都,詩魄終歸云夢湖。
飄雪梨花成絕唱,冷香一脈繞蒼梧。
相識相知已廿年,清詞麗句不虛傳。
嶺梅無復相思寄,尚有人間拾穗篇①。
注:①湯公出版有詩作《拾穩(wěn)集》。
最賞梅村歌體詩,無塵心性兩相知。
而今明月沉滄海,問句再無一字師。
原以和詩到白首,哪知別此隔黃泉。
荼蘼花謝送公去,沈水湘江兩泫然。
梓翁梓里在湘陰,最憶鳳南笑語親。
竹馬猶懷抱柱信,青梅卻悔繞床衿。
負牘遼海流人淚,枕夢洞庭空谷音。
為問瀟湘資水岸,鷓鴣聲聲未離群。
注:湯公名梓順,湖南湘陰縣鳳南鄉(xiāng)人,地處洞庭湖南岸湘江與資水匯流處。湯公有閑章:“曾是流人?!?/p>
花謝花飛六月天,斜陽如夢柳如煙。
孜孜書卷失精衛(wèi),寂寂詩魂化杜鵑。
涼夏幽篁少翠色,冰天錦瑟斷朱弦
苦吟人語板橋舊,茅店長堤再續(xù)緣。
注:湯公有閑章“苦吟人”。其《無題》二首有句:“三眠三起長堤柳?!?h3>哭懷恩師湯梓順先生
黃澤斌
拾穗遼東多舛身,誰言關外少詩人。
無端史失行間得,有味詞章夢里新。
聽雨階前悲疾苦,依欄月下授經(jīng)綸。
魚書訊雁重泉隔,蝶紙灰螢淚滿巾。
踽踽青年老未還,煢煢孑立望家山。
萍蹤吟稿填滄海,文史存疑數(shù)理間。
愁苦悲思忘鬢華,人非物是憶難刪。
夜書哀絕成遺句,屈子從游汨水灣。
注:先生最喜讀《離騷》,其老家湘陰離汨羅江畔屈子祠僅幾十公里。先生生前曾托付弟子:“若干年后我離世時,澤斌將我的骨灰?guī)Щ睾?,扔入汨羅江?!毕壬谖煨缦乃脑仑ゾ湃障墒牛墒亲非佣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