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
中國市場分析:
云逸的設計充滿了濃郁的法式風格,足夠吸引人。而在使用便利性、儲物空間等方面,也沒有以往法系車的奇葩做法,變得更加主流。產品力絕對沒問題,只是法系品牌的整體狀況會對其市場表現(xiàn)產生極大影響。
就在2018年10月20日,云逸北區(qū)上市會在石家莊成功舉辦,這也標志著云逸在北區(qū)正式上市。新車定位為小型SUV,提供互聯(lián)和非互聯(lián)版、350THP和230THP兩種動力,四種顏色、7個款型,售價10.98萬-15.98萬元。
上市后的第二天,我們便對這款小車進行了試駕。不說別的,光是它潮流且呆萌的外形,便能讓我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不只是我,云逸出眾的顏值一路上也吸睛不少,尤其是同行的女性媒體老師們,更是對它毫無抵抗力。
云逸延續(xù)了雪鐵龍品牌法式樂觀的設計理念,將數(shù)碼科技產品中的“圓角矩形”融合進了車身設計。遍布全車內外的“圓角矩形”,獨特的撞色設計,圓潤的型面,讓云逸充滿了溫暖的親和力。在整體市場追求更犀利、更有攻擊性的外觀時,云逸俏皮精致的設計,可謂是“一股清流”。
貫穿前臉的雪鐵龍經(jīng)典的logo和分體式大燈,增加了視覺寬度的同時,也提升了前臉的辨識度。精靈之瞳大燈、四葉草輪轂、水波漣漪尾燈、沖浪板式行李架、經(jīng)典的雪鐵龍Airbump越野套件、360°懸浮式車頂……共同構筑了東風雪鐵龍云逸別具一格的獨特設計,使得云逸無論穿梭或是停駐在都市的任何角落,都能脫穎而出,回頭率滿滿。
同時,為了適應年輕一代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東風雪鐵龍云逸還提供豐富的外觀顏色選裝,可以對行李架、后視鏡、大燈裝飾圈、輪轂蓋、側面防擦條等5處進行選裝配色。同時,還可以提供個性銘牌的定制,讓云逸成為打上車主個人烙印的專屬座駕。真正讓愛車獨一無二,行走于大街小巷,不必擔心有“撞衫”的風險。
云逸內飾采用了與天逸相同的設計理念,“圓角矩形”遍布車內,與外觀產生很好的呼應。由于車型級別所限,因此中控臺大部分均為硬質材料,這點無可厚非。不過得益于不錯的做工以及精心的色彩搭配,和法式箱包的設計風格,使得車內盡顯法式輕奢的精致格調。
方向盤粗細適中,再加上皮質包裹和握位的凸起,令握感十足,雙色搭配與整體內飾風格相匹配,平底設計突出運動感。
位于方向盤后方的是一塊傳統(tǒng)儀表盤,左右分別為指針式車速及轉速表,中間為一塊不大的液晶屏,用起來挺方便,但頂配車型不給配一塊全液晶儀表,總覺得有些遺憾。
中央出風口下方是一塊9英寸的觸摸屏,無論尺寸、界面、亮度、清晰度還是反應速度都不錯。并且最值得一提的是,云逸搭載了阿里的AliOS斑馬智行系統(tǒng),也就是廣泛應用于榮威的那一套車載智能操作系統(tǒng)。這使得云逸成為中國市場首款搭載智能車機系統(tǒng)的合資品牌SUV,能讓年輕車主時刻暢享車載互聯(lián)帶來的輕松便利。
在試駕過程中,它的語音控制功能確實為我們帶來了極為便捷的體驗,只需通過“你好斑馬”或者“你好雪鐵龍”便可將其喚醒,進而對導航、電話、音樂、空調等眾多功能進行控制。甚至你還可以通過語音和愛車進行成語接龍等游戲,為旅途增添更多樂趣。
其他配置方面,包括多功能方向盤、全景天窗、主駕座椅6向電動調節(jié)、雙區(qū)自動空調等都能夠見到。兩種互聯(lián)網(wǎng)版本配置之間的差異在于逸智版配備的是皮革+織物雙拼座椅,而逸臻版則是真皮座椅,并且后者還有真皮方向盤、前排腿部氛圍燈和四門一鍵升降。我們所試駕的頂配車型還配有多達12項的ADAS系統(tǒng),保障出行安全。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有兩項配置,一是HUD彩色抬頭顯示,大大提升了駕車時的安全性。還有就是無線充電功能,手機往上一放,就可以隨時進行充電,省去連接充電線的麻煩,非常好用。
云逸的空間表現(xiàn)給了我驚喜,本人身高175厘米,前排坐姿調整好,坐在后排腿部空間接近兩拳,頭部空間一拳有余,這種表現(xiàn)在同級別中堪稱優(yōu)秀。
儲物空間喜憂參半,好的是前后車門儲物格都很大,能放下不少東西,并且副駕前方的中控臺處有一個長條狀儲物槽,并且底部為軟質材料,硬質物品放在里面也不會發(fā)出聲響和四處滑動。
行李廂常規(guī)容積為422升,并且行李廂地板高度可調,從而增加容量。后排座椅可按4/6比例放倒,進一步提升行李廂空間。
對我來說,這輛車的駕駛感受就是沉穩(wěn),這與它小巧呆萌的外觀形成了反差,并且這種沉穩(wěn)是體現(xiàn)在全方面的。油門腳感不是輕飄飄的,油門響應也不是敏感的類型,要深踩一些才會發(fā)力。油門繼續(xù)深踩,它的動力也不會呈現(xiàn)爆發(fā)式的增長,一切都是不急不躁,符合法國人一貫浪漫的情調。
我們駕駛的車型裝備一臺1.6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67馬力,最大扭矩245牛·米,參數(shù)中規(guī)中矩,匹配一臺讓人挑不出毛病的6擋自動變速箱。這一動力總成的表現(xiàn)有點像自然吸氣發(fā)動機,不會太過突兀,動力輸出比較平順,開起來很舒服。
轉向并不是輕若無物,擁有一定的手感,我個人比較喜歡這種感覺。懸掛是熟悉的歐系調校,比較緊繃,初段還具有一定的舒適偏向,對于細小顛簸過濾得還算不錯,保證一定的乘坐舒適性。
中后段就比較硬了,如經(jīng)過高速收費站前這種較高的減速坎時,會產生比較強烈且生硬的彈跳,降低了品質感。不過這樣的調校有利于彎道中的表現(xiàn),再加上車身比較小巧,使車輛在過彎時相當靈活,接近于轎車的駕控感受。
之前合資品牌小型SUV市場是本田一家獨大,繽智加XR-V占據(jù)了半壁江山??涩F(xiàn)在已今非昔比,一大波新車扎堆到來,比如豐田的奕澤和C-HR、一汽-大眾的探歌等,每一個都不是善茬,雪鐵龍云逸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恐怕難上加難,只能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