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春曉,山東法官培訓學院教師
認罪認罰從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對于指控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同意檢察機關的量刑意見并簽署具結書的案件,可以依法從寬處理。認罪認罰案件在偵查階段的“從寬”是一種程序性從寬,表現為強制措施的適用與變更,而在審查起訴階段,“從寬”表現為檢察機關出具從寬的量刑建議以及后續(xù)簡易審判程序的選擇。2016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兩高”開展試點,同年“兩高”聯合多部門出臺《關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工作的辦法》(以下簡稱《試點辦法》)。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出現一方面是因為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加劇,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來輕微刑事案件數量不斷上升,很多案件的被告人愿意通過認罪認罰換取從寬處理。同時這一制度也緩解了司法機關辦案壓力,將輕微刑事案件提前分流出去,節(jié)約司法資源。
值班律師,是指由國家財政出資保障,由法律援助機構作為委派主體,在人民法院、看守所等地設置固定辦公場所,不以申請人的財產狀況和案件類型為選擇標準,為申請人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律師。值班律師制度,是指由值班律師作為制度運行的主體,為需要法律幫助的人免費且無任何附加條件的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救濟制度。為保證認罪認罰案件中被追訴人認罪的真實性、自愿性,維護其利益,2017年“兩高”聯合其他部門出臺了《關于開展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工作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
《試點辦法》第五條規(guī)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沒有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值班律師為其提供法律咨詢、程序選擇、申請變更強制措施等法律幫助?!痹撘?guī)定可以看出,值班律師的角色是法律幫助者,而不是辯護律師,角色定位較為保守,缺乏對會見權、閱卷權、調查取證權和量刑指導意見知悉權的規(guī)定。上述權利的缺失不利于值班律師了解案情、與檢察院就量刑問題進行建議和協商,不利于保障被追訴人的利益。
值班律師履職積極性不高存在多方面原因:1.角色的重要性沒有得到認識。實踐中,存在檢察人員對律師參與量刑協商持消極態(tài)度的情況,有的地方出于辦案效率的考量,對值班律師的“干預”有一定的“排斥”。2.缺乏經費支持。《意見》中關于值班律師經費的規(guī)定籠統(tǒng)、簡約、缺乏操作性;關于政府購買服務這一塊,《意見》第九條也只是一筆帶過,對于購買主體、購買程序、監(jiān)督主體等都沒有規(guī)定。3.缺乏激勵措施?!对圏c辦法》、《意見》中,多是關于值班律師義務性規(guī)定,如選拔、規(guī)范、考核等,沒有具體可行的激勵措施,積極性很難被調動。
值班律師參與度低,表現在:第一,職能定位保守,會見權等權利的缺失直接導致其與被追訴人就案情進行溝通、交流的機會很少。第二,缺位量刑協商階段,實踐中參與認罪協商的主要是被追訴人和檢察官,不包括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認罪認罰的自愿性難以保障。第三,缺位法庭審理,無法參與法庭辯論。在認罪協商案件中,很多法官認為法庭審理多屬形式,沒有實際意義,尤其是在被追訴人沒有委托辯護律師參與的情況下,庭審還可能演變?yōu)榉ü?、檢察官審訊被追訴人的過程。
在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和審判階段,可以適當賦予值班律師調查取證權和查閱卷宗權,利于其把握案件事實和證據,更準確地對檢察院發(fā)表量刑建議意見,切實維護被追訴人應得的合法利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量刑協商功能和訴訟程序的監(jiān)督功能。同時,可以學習福建福清法院的做法,明確賦予值班律師“準辯護人”地位,保障值班律師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單獨會見、直接溝通的權利,最大限度地保障被追訴人的合法利益。需要明確值班律師應有量刑指導意見知悉權,檢察院的量刑指導意見書應當適時地向值班律師公開,方便其有針對性地對量刑提出意見和建議,切實維護被追訴人的利益。
提高思想認識。司法機關在具體的辦案過程中,應更多地考慮將值班律師吸收進來,充分認識到法律援助值班律師對司法機關辦案的重要作用,檢察人員對值班律師參與量刑協商應持積極的態(tài)度,司法機關不能僅僅考慮辦案效率問題而將值班律師一直排除在外,公正不存,效率焉在,值班律師和司法辦案機關之間應該是互相促進和良性監(jiān)督的一種健康關系,他們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就是保障司法的公正權威,保障被追訴人得到公正、公平對待。
加強制度保障。建議政府相關部門通過調研、考察后,出臺針對值班律師經費問題的專門性規(guī)定、規(guī)范性文件以及關于政府購買服務的專門性文件,在其中應當將經費、購買服務可能涉及到的問題加以具體化、明確化,給予值班律師一定的制度保障。
完善激勵政策。法律援助值班律師,變相增加了律師的工作量,很多律師本就積極性不高,如果再沒有一些金錢上的獎勵和激勵措施,從理性人的角度思考,他們是不愿意接得。因此,國家應保證值班律師的經濟收入,為其辦案的必要支出提供補貼;同時,建議《意見》第七條對積極提供法律幫助的律師在年度考核中進行加分獎勵,第八條的法律援助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增加激勵辦法,對法律幫助業(yè)績突出的律所和律師進行表揚和宣傳,讓他們在業(yè)界獲得更多的認可,從而更積極地提供法律幫助,形成法律幫助工作的良性循環(huán)。
3.3.1 引入強制辯護
為提高值班律師案件的參與度,可嘗試引入強制辯護制度,“被追訴人較之于追訴機關本身處于弱勢地位,尤其是在促使被追訴人選擇認罪認罰以爭取從寬處理的過程中,為彰顯控辯雙方平等對抗的訴訟精神,設置專門的強制辯護制度有其合理性?!睂⑺姓J罪協商案件納入強制辯護范疇,確保所有被追訴人全程獲得律師的有效辯護。包括值班律師在內,所有辯護人都享有充分閱卷的權利,對控方現有證據發(fā)表意見的權利。如果控方的證據不能充分證明被追訴人構成犯罪的,值班律師有權在法庭上予以指正,并阻止認罪協商程序的繼續(xù)進行。
3.3.2 明確值班律師介入與檢察官協商的原則
實踐中檢察官與被追訴人就量刑的協商普遍沒有值班律師的參與,既然是協商,大家的知識層面、信息來源應當盡可能地保持相等,被追訴人與檢察官相比,顯然不具有與之相對等的知識和信息,被追訴人在與檢察官就量刑的協商上顯然處于無知和被動的狀態(tài),自己的權益很難得到維護,這種情況下,值班律師介入檢察官的量刑協商就顯得非常重要、必不可少,如此才能保證被追訴人認罪認罰的自愿性、真實性。當檢察官與被追訴人進行協商的時候,值班律師有必要在場。在認罪協議簽署前,也應當給予被追訴人與值班律師單獨交流的時間和機會。法國的庭前認罪答辯程序規(guī)定,當被告人承認有罪與檢察官提出量刑意見時,律師必須在場。被告人在接受或拒絕量刑建議之前,可以自由與律師交談。在美國的辯訴交易中,同樣規(guī)定了在交易中由檢察官與律師進行談判。因為律師與普通人相比,具有無法比擬的職業(yè)優(yōu)勢。因此,在我國值班律師缺少參與認罪認罰協商過程的現狀下,應盡可能地保障其介入檢察官量刑協商的過程中,如此才能在信息和知識相對平等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維護被追訴人的應得的利益和權利。
3.3.3 確立庭審時值班律師必須出庭的原則
值班律師的全程全方位參與是被追訴人獲得有效辯護的基本保障。在法庭審理階段,律師不能缺位,法律應確立值班律師出庭參與法庭審理的原則。在法庭審理階段,應當明確規(guī)定,無論是值班律師還是社會律師都應當出庭,雖然認罪認罰案件被追訴人已經認罪,但不能認為律師出庭就不重要。被追訴人已經認罪的案件,律師出庭辯護的焦點與普通案件不同,主要是量刑從寬和程序從簡。因此,在認罪認罰案件庭審中,應當堅持值班律師出庭參與法庭審理的原則,除非經被追訴人同意可以不出庭。
總之,作為認罪認罰從寬程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值班律師制度是該程序價值得到有效發(fā)揮的重要保障。一項新的制度創(chuàng)設總是會引發(fā)大家各種各樣的爭議和談論,而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的值班律師制度更是兩個新生事物的疊加與復核,在更大范圍所引發(fā)的爭議可想而知。然而新事物的發(fā)展道路總是曲折,認罪認罰從寬程序中的值班律師制度也不例外。只有發(fā)現了問題,并且毫不畏懼地迎難而上去解決問題,我們才有可能不斷推動新事物向前發(fā)展,新事物才可能反過頭來推進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的值班律師制度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