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靈
在遵義會議期間,周恩來作為中革軍委副主席、紅軍總政委,擁護毛澤東領(lǐng)導(dǎo),協(xié)助毛澤東工作,在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緊要關(guān)頭,為挽救黨、挽救紅軍、挽救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的歷史功勛。
本文所要介紹的是周恩來在遵義會議前后鮮為人知的幾件小事。在這幾件小事里,深深地蘊含了周恩來率先垂范、以德育人、愛兵如子、寬以待人的光輝品質(zhì)和高尚精神。
帶頭用瓦片搓稻谷
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到達貴州黎平。國民黨反動派命令地方勢力擾亂破壞,造謠誣蔑,強迫群眾把糧食、生活用品搬到深山里,連春米的石臼都藏起來。
有一天,中央紅軍宿營以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些稻谷。但是,缺少舂米的石臼,春不出米來。
周恩來見此情景,立即召集干部開會,號召大家想辦法讓同志們吃上飯。沒有石臼春米,就用石頭瓦片搓,哪怕就是用手搓也要把米搓出來。會議決定,每一個人都要想方設(shè)法搓出夠吃三頓的米來。周恩來讓警衛(wèi)員魏國祿給他找來兩片瓦,又領(lǐng)來一些稻谷,就親自動手在瓦片上搓起來。
魏國祿見狀,上前要周恩來不要搓了。周恩來一邊不停地搓著稻谷,一邊反問魏國祿為什么不讓他搓?您是首長,還有更重要的工作嘛!魏國祿自以為理由很充足。可是周恩來卻告訴魏國祿,正因為他是首長,才更應(yīng)當搓。并耐心地解釋說,是他提出讓大家動手搓米,他自己怎么能不帶頭搓呢?
紅軍指戰(zhàn)員們聽說周恩來也在搓米,就都更加起勁地干起來,有人用瓦片搓,有人用石頭對石頭搓。大伙搓了兩個多小時,每個人都超額完成任務(wù),解決了當時吃飯難的問題,粉碎了敵人想困死、餓死紅軍的企圖。
同時,紅軍首長帶頭自行解決困難、不驚擾百姓的事跡,被當?shù)厝罕娍丛谘劾铩⒂浽谛念^,并逐漸頌揚開來。
教警衛(wèi)員拾金不昧
1935年1月9日,紅軍總部進駐遵義,周恩來住進了國民黨第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宅(即后來的遵義會議會址)。魏國祿等給周恩來收拾臥室,在忙碌中魏國祿發(fā)現(xiàn)一個黃澄澄的小圈圈在地上滾動。警衛(wèi)員們都是放牛娃出身的苦孩子,誰也沒見過這東西。魏國祿撿起來,往手指頭上套了套,竟然戴進去了,覺得實在新鮮,特別好玩?;氐骄l(wèi)員住室后,魏國祿拿出來給大家一看,才知道是一枚戒指。
第二天清早,魏國祿給周恩來送洗臉水,剛要往回走,突然,周恩來劈頭就問魏國祿懂不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魏國祿沒有弄清周恩來問這個問題的意思,便滿不在乎地說自己當了好幾年紅軍,還能不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而周恩來緊接著又問他執(zhí)行得怎么樣。魏國祿還是沒弄清是怎么一回事,心里有些緊張,吞吞吐吐地說自己沒有做什么違反紀律的事。
周恩來指著魏國祿手上的戒指,嚴肅地質(zhì)問他從哪里得來的,問他懂不懂打土豪要歸公的政策。
這時,魏國祿才恍然大悟,趕緊向周恩來如實說明戒指是昨天晚上打掃房子的時候在地上撿到的。
知道事情由來后,周恩來口氣溫和了下來。他告訴魏國祿:這個房子是軍閥柏輝章的。他雖然逃跑了,可是他家的一切東西,是他剝削勞動人民得來的不義之財,應(yīng)屬于貧苦人民!
聽周恩來這么一說,魏國祿明白自己違反了紀律。從周恩來住室出來后,他馬上去找指導(dǎo)員,把金戒指交給了組織。
把擔架讓給傷員
1935年2月,紅軍在毛澤東、周恩來等指揮下,從云南轉(zhuǎn)頭向東,二渡赤水,回師黔北,猛追原來尾隨紅軍的貴州王家烈的部隊。2月底,部隊行軍到貴州省桐梓縣松坎鎮(zhèn)。
天將拂曉,連日的陰雨漸漸停息,人們疲乏地前進著。忽然,從路旁的樹林里傳來了呻吟聲。周恩來立即停下來,向發(fā)出呻吟聲的地方走去。到近前一看,原來是個負傷的紅軍戰(zhàn)士,只有二十歲左右,傷勢很重。
周恩來蹲下去,摸摸他的頭,叫魏國祿拿出僅有的一杯熱水,自己慢慢地給他喂水。受傷的戰(zhàn)士喝過熱水,似乎好受了一些,慢慢坐起來。周恩來輕輕地撫摩著他的傷處,親切地問傷員疼不疼。傷員看著周恩來慈祥的臉,搖搖頭說不疼。周恩來接著關(guān)切地問他能不能走路。傷員看了看自己的傷,堅強地想站起來。但在他抬腿時,卻怎么也立不起來。周恩來急忙上前攙著傷員,回頭叫魏國祿馬上把擔架叫來。
魏國祿叫來擔架,周恩來把傷員扶到給自己預(yù)備的擔架上,又把一床毛毯蓋在傷員身上。他像一位最愛護兒女的父親一樣關(guān)懷戰(zhàn)士。他對紅軍戰(zhàn)士深厚的感情使所有在場的人都受到了感動,眼里噙滿了淚花。
擔架要走了,周恩來親切地擺擺手,要他好好養(yǎng)傷。并關(guān)切地望著擔架走遠,才大步踏上行軍的道路。
(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