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一件事,剝開一個熟鴨蛋,很難從蛋黃中找到一點滴油跡,吃起來也毫無油膩的感覺。可是在熟咸蛋的蛋黃中,卻經(jīng)常可以看到黃色的油滴往外流。真叫人奇怪,咸蛋黃里的油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爸爸說:“是不是你媽媽在腌蛋時加入了一些油,才使咸蛋黃中產(chǎn)生油滴了呢?”爸爸的答案說來也真有點叫人不信,其實咸蛋黃里的油是蛋中原來就有的。
化學家做過化學分析,發(fā)現(xiàn)鴨蛋中不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而且也含有許多脂肪。整個鴨蛋中,脂肪約占16%。這些脂肪除了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存在于蛋白中以外,99%以上都“居住”在蛋黃里。因此對蛋黃來說,脂肪的含量竟高達31%左右。也就是說,整個鴨蛋的蛋黃,幾乎三分之一是由脂肪組成的。
既然蛋黃中脂肪的含量這樣高,那為什么看不到一點油,舌頭也感覺不出來呢?原來這是蛋白質(zhì)和脂肪變的把戲。你吃過魚肝油乳劑嗎?魚肝油的營養(yǎng)很好,但它有一股魚腥味,有些人不喜歡吃它,于是人們在魚肝油中加入了一些甜滋滋的麥精、水和一些乳化劑,把它做成了乳劑。魚肝油變成乳劑,油突然不見了。當然,實際上魚肝油還是好端端地在里面,只不過它被分散成很小很小的油滴,每一個小油滴的外面都裹上了一層乳化劑和水膜而已。
蛋黃中除了脂肪以外,不是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嗎?蛋白質(zhì)就是一種高明的乳化劑,它能夠把蛋黃中的脂肪分散成很小的油滴,像魚肝油乳化劑一樣,這樣就騙過了我們的眼睛和舌頭。
可是,為什么把蛋做成咸蛋以后,其中的脂肪就“原形畢露”了呢?原來,鹽和蛋白質(zhì)是死對頭。鹽能降低蛋白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度,使蛋白質(zhì)沉淀出來,這個作用化學家稱之為“鹽析”。作為乳化劑的蛋白質(zhì)被鹽析以后,乳濁液被破壞了,那些原來被分散成的極小的油滴,彼此就互相聚集起來,變成大油液。由于蛋黃中脂肪的含量高達31%左右,因此一煮熟以后,整個蛋黃就變得油滋滋的,甚至流出油來了。
咸鴨蛋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富含維生素、蛋白質(zhì)及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適當食用特別有益身體健康。但需注意,咸鴨蛋雖好,但也有食用禁忌。那么,咸鴨蛋的危害又有哪些呢?
咸鴨蛋含鹽分很高,一般要求人一天最多攝入食鹽不要超過6克,而一個咸鴨蛋中就含有3克以上的食鹽,每天吃2個,就已經(jīng)達到了上限。同時,我們在飲食中還要攝入食鹽,因此食鹽就會超標,給腎臟造成負擔,也容易引起高血壓,對身體不好,所以咸鴨蛋不要多吃,一般一天吃半個到一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