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飛
急性白血病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惡性克隆性血液病,該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同患者機體免疫紊亂有關,克隆的白血病細胞由于失去了分化和成熟的能力,患者在發(fā)病時骨髓中的幼稚細胞以及原始細胞出現(xiàn)大量增生,在骨髓中大量積累并且會對機體的造血功能造成抑制,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出血、貧血、浸潤和感染等[1-2]。急性白血病具有病程進展快、惡性程度高和易復發(fā)等特點。有學者認為,T淋巴細胞亞群和NK細胞對于急性白血病的診斷和評價具有一定的意義,但仍需進一步的研究[3-4]。本研究主要對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療前后T淋巴細胞亞群以及NK細胞的變化進行了研究,并對其臨床意義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5例作為觀察組(急性髓細胞白血病59例,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36例),其中女41例,男54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36.7±5.3)歲。按照患者的治療效果程度將患者分為緩解組42例以及未緩解組53例。選取健康志愿者50例作為對照組,女23例,男27例,年齡21~71歲,平均年齡(35.6±4.9)歲。兩組受試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采集所有受試者的晨起空腹靜脈血5 mL,將其置于肝素鈉抗凝管中,2 000 r/min條件下離心5 min,將上層血漿吸出,置于離心管中備用。使用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對外周血CD3+、CD4+、CD8+T、NK細胞以及CD4+/CD8+比值進行測定。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取()進行表示,采用方差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受試者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水平的變化 緩解組和未緩解組治療前CD3+、CD4+以及CD4+/CD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緩解組經(jīng)過治療后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和未緩解組(P<0.05),同對照組水平接近(P>0.05);未緩解組的CD3+、CD4+以及CD4+/CD8+水平同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同對照組相比均顯著較低(P<0.05)。緩解組和未緩解組治療前后CD8+T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各組受試者治療前后外周血T淋巴細胞水平的變化()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2.2 各組受試者治療前后外周血NK細胞水平的變化 緩解組和未緩解組未治療前外周血NK細胞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緩解組經(jīng)過治療后的外周血NK細胞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和未緩解組(P<0.05),同對照組水平接近(P>0.05,表2)。
表2 各組受試者治療前后外周血NK細胞水平的變化()
表2 各組受試者治療前后外周血NK細胞水平的變化()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
T淋巴細胞具有抑制功能、殺傷功能以及輔助功能,機體的免疫功能同T淋巴細胞亞群間的平衡狀態(tài)密切相關[5]。T淋巴細胞表面存在一個重要標志CD3,CD3+可以用作T淋巴細胞總數(shù)的計數(shù)[6]。T淋巴細胞可以分為CD4+細胞群和CD8+細胞群,其中CD4+細胞為輔助/誘導性T淋巴細胞亞群,是機體參與免疫應答的主要細胞,能夠?qū)σ种菩訲淋巴細胞的活化和成熟以及B細胞抗體的產(chǎn)生進行調(diào)節(jié),且CD4+細胞釋放的細胞因子能夠?qū)ν淌杉毎约癈D8+細胞的活性起到增強作用,從而起到協(xié)同增強抗腫瘤作用[7-8]。CD8+細胞能夠分泌抑制因子,可以產(chǎn)生腫瘤源性免疫抑制因子,而腫瘤源性免疫抑制因子又可以直接或者通過誘導CD8+細胞對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進行進一步的抑制,從而降低宿主的免疫力[9-11]。CD4+/CD8+比值的穩(wěn)定對于機體維持細胞免疫平衡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2]。NK細胞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和細胞毒功能,是機體抗腫瘤和感染的第一道天然防線。有報道急性白血病患兒在接受治療并得到緩解后,患兒機體的免疫功能會逐漸恢復,但NK水平在緩解后1年仍達不到正常水平,恢復較慢[13]。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緩解組和未緩解組治療前CD3+、CD4+、NK以及CD4+/CD8+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而緩解組經(jīng)過治療后的CD3+、CD4+、NK 以 及CD4+/CD8+水平顯著高于治療前和未緩解組(P<0.05),同對照組水平接近(P>0.05)。緩解組治療前和未緩解組治療前后CD3+、CD4+、NK 以 及CD4+/CD8+顯著低于對照組,這提示未緩解組和緩解組接受治療前,患者的機體存在一定的免疫功能調(diào)節(jié)紊亂現(xiàn)象。患者的CD3+、CD4+水平較低,說明機體存在免疫功能較差的情況,因此對白血病細胞的識別和滅殺能力都有所降低。經(jīng)過治療后,免疫功能逐漸恢復至正常水平后,T淋巴細胞各亞群抗原表達逐漸正常[14]。緩解組和未緩解組治療前后的CD8+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表明CD8+對機體免疫功能的抑制可能對白血病的發(fā)病具有一定的作用。CD4+/CD8+比值是免疫功能的敏感指標,可以通過CD4+/CD8+比值了解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情況。
綜上所述,由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機體存在細胞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對患者進行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檢測對于了解患者的免疫功能、進行病情監(jiān)測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