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麗
(江蘇省南通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精神科,江蘇 南通 226000)
目前臨床上常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但使用該藥進行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容易發(fā)生代謝綜合征[1]。精神分裂癥患者發(fā)生代謝綜合征后,其發(fā)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護理人員應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改善其機體代謝的狀況,減少代謝綜合征對其機體造成的損害[2]。為探討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江蘇省南通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42~74歲,平均年齡為(51.6±4.2)歲。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齡為41~75歲,平均年齡為(52.9±3.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行性。
兩組患者均在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后發(fā)生代謝綜合征。對兩組患者均使用辛伐他汀進行降脂治療,使用格列酮類藥物和胰島素進行降糖治療,使用硝苯地平控釋片和氯沙坦進行降壓治療。同時,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讓患者停止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為患者講解與精神分裂癥、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及代謝綜合征有關的知識,提高其對自身所患疾病的認知水平。告知患者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重點強調(diào)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讓患者多吃脂肪含量低、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告知患者飲食宜清淡,禁止其食用油膩的食物。確?;颊邚氖澄镏蝎@取充足、均衡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huán)境。讓患者保持每天睡眠時間為7~8 h。讓患者在護理人員或家屬的陪伴下進行打太極拳、慢跑、打乒乓球等體育運動,增強其體質(zhì)。在患者進行運動前,指導其進行熱身運動。在患者運動的過程中,監(jiān)測其血壓和心率,控制其運動強度和運動量,防止其受傷。鼓勵患者進行刷碗、整理衣物等日常生活勞動,促進其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護理人員根據(jù)患者的興趣愛好,組織其參加練習書法、下圍棋等文化娛樂活動,緩解其身心壓力,促進其進行人際交往。2)對患者進行中醫(yī)特色護理。取適量的玫瑰花、陳皮、生山楂、葛根、桑葉及炒麥芽。將上述中藥以開水沖泡后,讓患者飲用。為氣虛的患者加用黃芪、太子參。為濕濁盛的患者加用紅曲、荷葉。為血瘀的患者加用三七、丹參。3)對患者進行足部護理。代謝綜合征患者容易發(fā)生肢體末端感染、潰瘍的情況。護理人員每天觀察患者足部的皮膚及趾甲的情況。讓患者保持足部衛(wèi)生。每天幫助患者按摩足部,促進其足部的血液循環(huán),避免其足部受壓。讓患者穿著合適的鞋襪,進行適量的運動。
護理前后分別使用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BPRS)評價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況。該量表的分值為18~126分?;颊叩脑u分越高,表示其其精神狀況越差。護理前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水平及舒張壓(SBP)、收縮壓(DBP)。護理前后分別計算兩組患者的身體質(zhì)量指數(shù)(BMI)。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FBG、TC、TG及LDL-C的水平相比,P>0.05。經(jīng)過護理后,兩組患者FBG、TC、TG及LDL-C的水平均有所降低,與本組護理前的相關指標相比,P<0.05。經(jīng)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FBG、TC、TG及LDL-C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及血脂指標的比較(mmol/L,±s)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血糖指標及血脂指標的比較(mmol/L,±s)
注:*與本組護理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FBG TC TG LDL-C研究組 30 護理前 7.9±2.6 6.4±1.5 3.9±1.8 3.7±1.1護理后 5.0±1.2*# 4.0±1.4*# 2.0±1.1 1.8±1.0對照組 30 護理前 7.8±2.7 6.4±1.6 4.0±1.7 3.8±1.5護理后 6.9±2.2* 5.5±1.3* 3.6±1.3 2.9±1.2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BP、DBP及BMI相比,P>0.05。經(jīng)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SBP、DBP及BMI均有所降低,與本組護理前的相關指標相比,P<0.05。經(jīng)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SBP、DBP及BMI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及BMI的比較(±s)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及BMI的比較(±s)
注:*與本組護理前相比,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SBP(mmHg) DBP(mmHg)BMI研究組 30 護理前 164.8±12.4 109.5±8.6 29.5±2.8護理后 122.6±9.5*# 86.6±7.6*# 22.0±1.8*#對照組 30 護理前 167.2±11.8 109.6±7.4 29.8±3.2護理后 142.8±10.9* 96.2±9.2* 26.3±2.8*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相比,P>0.05。經(jīng)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均有所降低,與本組護理前的BPRS評分相比,P<0.05。經(jīng)過護理后,研究組患者的BPR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3。
表3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的比較(分,±s)
表3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BPRS評分的比較(分,±s)
注:*與本組護理前相比,P<0.05。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30 49.7±4.2 20.0±3.3*對照組 30 49.4±3.9 26.1±4.8*P值 >0.05 <0.05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復雜、難治的精神疾病。該病患者會發(fā)生嚴重的感知覺、思維和認知功能障礙,使其發(fā)生行為紊亂和失控。該病嚴重損害患者的健康,并對其家庭和社會造成較大的困擾[3-4]。臨床上通常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但使用二代抗精神病藥物進行治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其容易發(fā)生代謝綜合征,繼而發(fā)生心血管疾病[5]。因此,護理人員應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實施科學有效的護理,改善其機體代謝的狀況,減少代謝綜合征對其機體造成的損害[6]。針對性護理是指以患者為中心,根據(jù)其具體的身心需求對其采取多方面護理措施的一種護理模式。在本次研究中,護理人員對研究組患者進行的針對性護理包括生活護理、中醫(yī)特色護理及足部護理。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可督促其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7]。對該病患者進行中醫(yī)特色護理能起到健脾化濁的作用,從而良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壓及體重[8]。代謝綜合征患者容易發(fā)生肢體末端感染、潰瘍的情況。對該病患者進行足部護理可促進其足部的血液循環(huán),避免其發(fā)生足部感染、潰瘍。
綜上所述,對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所致代謝綜合征患者進行針對性護理可改善其血壓、血糖的水平、血脂的水平及精神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