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華
師:請大家看看這節(jié)課我們要寫的作文題。
(出示)
我們身邊有許多熟悉的人,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習作就來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先想一想打算寫誰,寫他的哪件事,把這件事想清楚,再動筆寫。寫完以后,可以讀給你寫的那個人聽,請他評評寫得怎么樣。
師:看懂了嗎?題目要求我們寫什么?怎么寫?寫了之后又怎么樣呢?
生:要我們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生:要先想一想寫誰,寫哪件事,再動筆寫。
生:寫完后,還要把作文讀給那個人聽,請他評一評。
師:非常好,看懂題目是寫好命題作文的第一步。
反思:三年級初次接觸命題作文,很有必要將“命題”做好解讀。磨刀不誤砍柴工,解題對接下來的寫作是必要的。放任初次接觸命題作文的兒童自由寫,從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教學失誤,習作教學不能完全依賴兒童對寫作的敏感與天賦。
師:請大家說一說自己熟悉的人都有哪些。比一比,看誰的朋友多,熟悉的人多。
生:爸爸、媽媽、哥哥,周杰倫、林俊杰,陳老師、何老師,還有同學……
師:這些熟悉的人,有的就在現(xiàn)場,那就是你的同學。有的在你的朋友圈中,比如父母,老師,小區(qū)里的叔叔、阿姨。還有的也許沒見過面,但是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等,你也熟悉,比如大家說的一些明星等。熟悉的人越多,寫作可選的范圍就越廣。這次練習,只能選擇一個人、寫一件事,現(xiàn)在請大家精心選擇一個最熟悉的人,把他的名字寫下來。
(生寫下自己熟悉的人的名字)
師:接下來我們請班長和大家玩?zhèn)€小游戲。(班長上臺)請班長告訴我們,在這個班級中你最熟悉的是誰。
生:我最熟悉程思佳。
師:(邀請程思佳)我蒙住班長的眼睛,請他快速回答有關(guān)程思佳的問題?;卮鹫_,思佳就點頭,回答錯誤就搖頭。這個游戲叫“熟悉大考驗”。好嗎?
生:好的。
師:程思佳最愛吃的是什么?最愛玩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最害怕的是什么?最愛說的是什么?最討厭的是什么?最喜歡的是什么?
(生回答錯誤2題,答不上來1題)
師:班長,你自認為最熟悉程思佳,可是回答和程思佳密切相關(guān)的問題,差錯率卻這么高,你怎么看?
生:看來我還不夠熟悉她啊。
師:是還不夠深入了解。我相信邀請其他同學玩這個游戲也一樣。有時候感覺自己很熟悉,可真要寫起來卻無話可寫,關(guān)鍵在于“最熟悉”的人沒有選好。最熟悉的人一定是和你相處時間久、互相了解多、彼此關(guān)系好、一起做過事的。想一想,這個人是不是在許多名字中慢慢浮出來了?現(xiàn)在拿起筆,再次確定“最熟悉”的那一個人。
師:確定好寫作對象后,我們就正式按照題目要求,寫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寫的時候要注意兩點:既然是熟悉的人的一件事,這件事必定是真實發(fā)生的,很可能你也參與了,至少你要聽說過,了解過;寫后讀給對方聽一聽,讓他評一評,看他是否滿意。
(出示)
(1)關(guān)于“他”的真事。 事件中,“他”有參與。
(2)寫后評議,看“他”是否滿意。
(生寫片段)
師:(巡視并選定一個寫同學的片段,邀請作者和同伴上臺)小李同學寫的是同伴小張同學,現(xiàn)在就請你來讀給小張聽。注意讀清楚,讓小張聽明白。小張也要聽一聽,小李寫的這件事是真實發(fā)生過的嗎?感覺小李熟悉你嗎?
生:(讀)有一次,考試的時候他沒有帶橡皮,很著急。我就把自己的橡皮借給他。后來我干脆把橡皮掰了一半給他。
師:小張,你聽后有什么感覺?
生:這件事好像不是寫我的,是寫他的。
師:確實,要重點寫小張,這個片段中小李寫自己多于寫小張。
生:我沒覺得這是真實的事。這樣的事好像常常在作文書中看到。
生:這件事是真的,很多人都知道,所以我沒有覺得他很熟悉我。
生:我也知道這件事,我是小張的前桌。
師:是啊,讓事變得不真實的細節(jié)很多,例如你的文中出現(xiàn)“有一次”這樣模糊的描寫;再比如作文中人物“沒名字”,“沒樣子”,“沒感覺”,像木頭人。三年級寫作文,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一句話寫完一件事”。我建議大家向本單元的課文學習,課文就是最佳的示范?。?/p>
師:看《灰雀》片段,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出示)
生:作者寫灰雀很好看,寫得很細致。
生:作者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寫下來了,給人以真實感。
師:是啊,事件發(fā)生時自己如果在場,就會看到和聽到,把這些寫下來,不就顯得具體了嗎?再看《小攝影師》,你發(fā)現(xiàn)作者怎么讓我們感到這件事是真實的?
(出示)
生:他寫了信的內(nèi)容。
生:文中寫到“1928年夏天”,時間很具體,很準確,就像真的了。
師:《奇怪的大石頭》中,作者寫李四光小時候做游戲時發(fā)生的故事。這不一定實有其事,但作者寫得像真的一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出示)
生:作者很詳細地寫了李四光是怎么玩的。
生:還寫了李四光心里想的。如果不是真的,作者怎么能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就是因為真正去玩,心里才會想到這些。
師:看了三個課文片段,大家應(yīng)該學到了一些把事件寫真實的本事。我想請大家把剛剛學到的方法用上,修改原先寫的片段,讓自己寫的片段更能被熟悉的人接受、喜歡。
(生修改)
師:我們再次邀請小李朗讀寫小張的片段。
生:(讀)新學期第一次單元考試,同桌小張顯得很緊張??荚嚽?,他一會兒看看書,一會兒寫寫字,還總是找我背課文??荚囬_始了,他寫了一會兒就停筆了。怎么回事?他指了指我桌上的橡皮,我明白了,原來他太緊張,居然沒有帶橡皮。我趕緊掰了半塊橡皮給他,他馬上又開始寫了??荚嚱Y(jié)束后,他握著我的手說:“太夠意思啦!”我想,他一定是太緊張了,否則不會連橡皮都不記得帶。
生:寫得很好,我當時就是很緊張,所以出丑了。還好有你,謝謝你,我的好同桌。
師:看來好方法幫了忙。大家也記住,今后寫完作文,自己先改一改,免得鬧笑話。修改也會幫助你寫出好作文。
(其他片段展示略)
反思:本環(huán)節(jié)的最大亮點是“二次作文”。第一次自由寫,寫后立刻評,面對面交流,讓評成為交流。兒童寫作遭遇不利后,急于求得幫助。此時介入“課文模仿”,憑借之前的閱讀積累,能夠取得讓人滿意的效果。此設(shè)計也體現(xiàn)了單元命題作文的教學特點——讀寫結(jié)合,從讀學寫。第二次以改為主,改后立即交流,讓改的效果及時顯現(xiàn),讓兒童體會修改的意義。
師:回家后,把這個片段加工、拓展,寫成一篇短文,題目自己定。不過有兩個要求是不變的:第一,寫完后改一改,爭取把文章讀給你寫的那個熟悉的人聽。第二,請熟悉的人評一評,看你寫得怎么樣。能做到嗎?
生:能。
師:想挑戰(zhàn)的同學還可以嘗試寫陌生人,寫完后把作文交給陌生人看,爭取從陌生到熟悉,讓自己通過寫作文,交到新朋友。
反思:課后的寫作拓展,鼓勵兒童從“熟悉”到“陌生”,提示要努力開發(fā)文章的交際、交往功能,讓作文有用。
附學生習作:
渴望表揚的媽媽
陳舒嫻
常說孩子喜歡表揚,誰知身為大人的媽媽竟然也渴望表揚,真是稀奇事!
媽媽平時不愛運動,爸爸天天要求媽媽加強鍛煉。中午吃完飯,我和爸爸正在操場散步,媽媽來電話了。爸爸剛要說話,我一把搶過手機,大聲問:“媽媽,你在干嗎呢?”
“我在回家的路上,是走路回家的,你一定要和爸爸說我正在鍛煉哦,你說我乖不乖?”媽媽得意地說。
“單位離家那么近,走一走又不累,我還每天跑步上學呢!”我不屑地說。
“誰說不累,我都走得滿頭大汗了,不信你來試試?!眿寢尣环獾卣f。
爸爸接過電話,我聽見電話那頭媽媽委屈地說:“寶貝說我走路不算鍛煉,你說呢?”
“當然算鍛煉?!?/p>
“走得這么辛苦都沒表揚,那我還是乘車吧?!眿寢屜裥『⒆铀频恼f著氣話。
“走路鍛煉很好,不能乘車,一定要堅持步行,要給寶貝做個好榜樣?!?/p>
“這還差不多,不然我就白辛苦了。好吧,那我就繼續(xù)走路吧?!?/p>
掛斷電話,爸爸和我哈哈大笑:“寶貝喜歡表揚,媽媽也喜歡表揚呀!”
哈哈,我喜歡這個會撒嬌耍賴又渴望表揚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