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
這些年來,在一些青年學生中出現(xiàn)了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和“空心病”現(xiàn)象,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何以解憂?我認為,踏實地為孩子們的心靈成長做些啟蒙的事,是教育工作者的不二之選。其中,尤其要發(fā)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也就是要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而不是把目標定位為功利主義的成功,或者圓滑世故的成熟。
語文這門學科的教育本質和其他學科不太一樣,它不是簡單的技能教育或純客觀的知識學習,它關系到母語技能的感知與學習、精神世界的啟蒙與塑造,甚至個性品格的打磨與鍛造,是和每一個生命的成長息息相關的。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新聞,一個小學生在癡迷地玩手機游戲,爸媽說他也不聽,爸爸生氣地奪過他的手機從12樓扔了下去,而那個才不過上小學的孩子,竟然不管不顧,也從12樓跳了下去。
這雖然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令我們深感可悲、可憐的是,支撐這個孩子的,竟然不是什么追求與信仰,不是理想與價值,居然只是沉溺于一部手機和一款游戲!
可是話說回來,哪一個孩子原本不是天使?
他們若折翼在人間,只能說明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這里的教育不只是學校教育,也絕對包括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我們做父母的,總想給孩子最好的??墒裁床攀亲詈玫??好吃、好喝、好玩的?還是名牌衣物?如果價值標準迷失,越是物質的豐富,越容易造成精神的貧瘠!因為沒有內在價值的支撐,你給他越多外在的東西,反倒越容易壓垮他。而母語文化教育則應該是塑造這種內在精神支撐、內在價值支撐的開始。
今天,為什么那么多的年輕人生活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或者經過十年寒窗的努力終于進入了心儀的著名高校,卻感到空虛無聊,人生無所寄托?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我們警醒和反思。大學生被稱為天之驕子,能考入名牌大學的學生,更是千里挑一的個中翹楚??墒?,為什么他們竟然在人生最美好的歲月過早地覺得空虛無聊寂寞呢?我認為是因為他們的心靈沒有得到真正的成長,更缺乏持續(xù)成長的能力。這才是問題的癥結所在。
在心靈成長的過程中,對人生、社會的正確看法,對他人行為、情感的理解和共鳴,自我認同和自我對話的習慣與能力的養(yǎng)成,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一切,都與青少年時期的語文教育直接相關。
人生而孤獨,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沒有別人可以等同你,哪怕是雙胞胎也不可能互相等同,所以一個人要學會審視和叩問自我。但是,這種孤獨也使得我們渴望和他人交流。每一個靈魂都是獨特的,一個人不可能經歷所有的一切,但是和其他靈魂產生碰撞的話,就可以感知未知的世界,還可以在碰撞中發(fā)出火花,享受到智慧的快樂、情感的擁抱。語文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們可以和其他的心靈碰撞。
人類創(chuàng)造了一種獨有的方式,那就是文字??鬃?、孟子、老子、莊子這些先賢早已不在人間,但我們今天依舊在讀他們的文章。我們能夠通過文字,與他們產生交流,獲得永恒不朽的力量。這種人類精神的傳承,才能讓我們擁有強大的內心,成為心中想要做的人。所以說,語文能力其實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決定了我們如何觀察世界和理解世界,包括怎么理解和處理與家人的關系、與友人的關系、與社會的關系,甚至與世界的關系、與自我的關系。
每個孩子來到人世間,他們的生命里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一個潛在的自我,一個潛在的有價值、有內涵、有豐富人生體味的自我。而教育的唯一終極目的就是通過影響,通過教育的手段把這個靈魂釋放出來,然后讓他去自我塑造,這是人類整個文明史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叫作啟蒙主義和啟蒙主義精神的奠基。
啟蒙,就是要讓孩子發(fā)現(xiàn)人生的價值,讓孩子知道,除了手機、游戲、奧數(shù)、比賽、分數(shù)、獎狀,還有豐富的人生,還有崇高的理想,還有家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