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少蕊
貞觀六年,已到臘月,天空飄著鵝毛大雪,唐太宗李世民見此盛景,便與官員們一起出門觀雪。陪同官員隨口道:“瑞雪兆豐年,看來我大唐來年又將會迎來一個盛世?!闭l知李世民卻反駁說:“市無乞討者,囹圄無死囚,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安定太平,方可稱之為盛世。”說罷便問身邊隨從,當今大唐共有死囚多少?對方回答說有近四百人。
翌日,李世民便輕車簡從地來到關(guān)押全國死囚的大理寺監(jiān)獄,親自來探望這些囚犯。
其間,李世民挨個與囚犯們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犯罪后的態(tài)度,囚犯們都誠懇認罪,均表示甘愿受到朝廷處罰。但當被問到臨死之前還有什么心愿未了時,囚犯們無一例外地都說對不起父母妻兒,希望臨死前能夠與家人再見一面。
李世民聽后深受感動,回宮后便決定滿足囚犯們最后的心愿。但近四百人的家鄉(xiāng)遍布全國各地,下旨通知家屬前來看望也不現(xiàn)實,苦惱之際,李世民的腦中突然閃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可否讓囚犯自行回家探親,并與他們約定期限。
李世民把這個想法與大臣們商議后,許多大臣都不支持。大家一致認為,這些囚犯是死囚,也是朝廷要犯,萬一他們集體毀約或者造反,后果將不堪設(shè)想。但李世民卻說:“我若不信任囚犯,如何讓囚犯信任我?整個朝廷,若沒有君民之間最起碼的信任,如何獲得百姓擁戴,如何構(gòu)建太平盛世?”隨后,便下旨與囚犯們立下君子之約:允許囚犯們回家過年,與家人團聚,來年秋收后,再到監(jiān)獄集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年秋收后,被放回的將近四百個死囚全部如約返回,一個都沒有少。唐太宗李世民高興之余,決定全部赦免他們的死罪。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而人與人之間的信任也是相互的。唐太宗與死囚立下君子之約的仁德之舉,是出于對人性最起碼的信任,而囚犯們出言不二,說到做到,更是對皇帝的信任,也見證了他們做人的最根本的品質(zhì),進而獲得被赦免死罪的肯定。
素材分析:
信任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梁,是做人最根本的品質(zhì),當人與人之間充滿信任感時,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