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歲
而我都走了那么遠(yuǎn)的路了,又不是真的喜新厭舊,心里有落差就是因為有期許,那就再走走,別那么輕易說放棄了。
高一開始聽的電臺,主持人有一期說了挺長的話,她說,不想再把節(jié)目做下去了。
雖然這是電臺里最合我口味的一個節(jié)目,但也不至于生活離不開它。一直以來其實都是“忘記狀態(tài)”,直到要做耗時間又不用腦力的事情時打開,半聽半發(fā)呆,但那一秒,還是有些猝不及防的失落。
那種感覺就像,有個一直陪伴在你身邊的人,你們偶爾聊個天,一年見兩次面,可是某天她消失在了你的生活里,你連她什么時候離開的都不知道。
好在后來主持人還是用溫婉的聲音讀完了一篇很正能量的文字。突然覺得沒有把電臺做成她想要的樣子的她,和我一樣,都成不了韓劇里的女主角——做了許多年編劇助理,說辭職就真的蹲在家里,沒幾天便跑去咖啡廳逍遙自在地打工。
說不羨慕這樣的女生是假的。前段時間是我第十次以上說。我不想寫字啦!
中學(xué)時候的我不是這樣的。做每件事時心里都帶著光。
前段時間看到《奇葩大會》里劉可樂的分享,我特別喜歡,一激動也給她發(fā)了私信,打了一堆胡言亂語,發(fā)完從興奮的狀態(tài)中抽離出來,很快我就后悔了。
我瞬間刪除了對話框,那樣就看不見已讀提示了,心想反正也不會被她選中回復(fù),事實上也真的一直沒有消息。
可是也想起一些以前發(fā)生的奇妙事來。
那時候和天南海北的朋友寫信。
當(dāng)時特別喜歡一個作者的文字,一個朋友就說:“我知道她的微博,你可以給她寫信呀?!?/p>
我說:“她會相信我,會給我地址嗎?”問完我就直接打開了微博,極其順利地要來地址,寫信給對方,并且收到了回信。那個很厲害的作者特別真誠地在信里說了許多心里話。
還有一次是中秋節(jié)。我看到lost7一幅超治愈的大熊圖,心血來潮為那幅畫寫了篇故事,也不知道哪來的自信,發(fā)微博時@了他。
沒想到他秒回:“故事不錯哦?!蔽业男囊凰查g綻開了。
還有最開始的寫作。
我相信自己可以去投稿。投了還傻乎乎買雜志。中考結(jié)束的暑假,我的14歲末,就真的收到了回音。
高一的我開始祈禱每個月都能有一篇文刊登就好了,高二的我得到滿足后欲望大增,心想如果幾家我很喜歡的雜志我都能在上面發(fā)表文章就好啦,高三的我許愿,能開個小專欄那該多神氣啊……
直到大一結(jié)束,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愿望不靈了。許完愿后也開始胡思亂想,其實那篇稿子根本不會過吧!其實我期待的事情發(fā)生的概率很小吧!
于是它們真的沒有實現(xiàn),哪怕它們其實比中學(xué)時的很多事兒概率大許多?,F(xiàn)在想來,小時候圣誕老人可能真的出現(xiàn)過,而我們直接跳過他是否存在的問題,祈禱心儀的禮物,因為心里百分百相信他是真的存在的。
長大的過程讓我開始像個大人一樣質(zhì)疑美好、質(zhì)疑夢想、質(zhì)疑周圍鮮少有人在做的事情,我好像看清了錢并不好賺、朋友并不容易深交、喜歡的事物很難做到自己原本希望的樣子,于是我一點點地放棄。
這樣看來,小時候的我才真正看得清。千百樣事物里獨獨選擇了那一個,直接去認(rèn)真做才是到達(dá)終點最近的路啊。
5年過去了。發(fā)表文章兩百余篇。我知道我真的沒什么水平,我也不喜歡“喝雞湯”,可19歲的我站在彼岸看到過去的那些時光,剛下定的決心又開始動搖。
節(jié)目的最后,主持人說:“雖說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失去,但也一直在不斷地得到。只是暫且有些人得到的是看得見的。而有些人得到的都是看不見的。”
韓劇的女主最后又跑去寫劇本了。
而我都走了那么遠(yuǎn)的路了,又不是真的喜新厭舊,心里有落差就是因為有期許,那就再走走,別那么輕易說放棄了。
生活就像許愿瓶。前提是你要自己先相信。而小時候相信的,我也會努力重新拾起。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