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士艾
春節(jié)前,張副縣長來到山岔村。時隔三年,他要看看這里有了什么變化,了解當(dāng)下百姓的生產(chǎn)生活情況。
全縣10個貧困村中,山岔村最為典型。偏僻、交通不便,缺技術(shù)、缺資金、缺勞力、因病因殘的現(xiàn)象是擺在眼前的現(xiàn)實,但對張副縣長來說,觸動最大的卻是隱形的,它像一把鋒利的刀,在心頭狠狠地劃了一下。
那年他還是局長,三月的一天,第一次來山岔村,帶來了15份慰問品,里面有食用油、大米、面條,是給村里特困家庭的。當(dāng)時坐的皮卡車,40多公里,顛顛簸簸走了近2個小時,可剛到村委會,村民們聽說有慰問品,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是給誰的,男女老少蜂擁而上,不到5分鐘就一搶而光,每份慰問品四分五裂,有的搶到了食用油,有的搶到了大米,有的搶到了面條,沒有搶到的卻在破口大罵,罵村干部,罵這種做法不公平。秩序相當(dāng)混亂,還出現(xiàn)了村民互搶互罵互打的現(xiàn)象。
這次來,張副縣長汲取教訓(xùn),沒有帶體積大、顯眼的慰問品,12份,每份只是一條毛毯,坐著小車,東西放在后備廂內(nèi)。
悄悄到了村委會,村支書給每戶打電話,叫他們來領(lǐng)。然而兩個小時過去,卻不見一個人的蹤影。張副縣長板著臉,問支書怎么回事。支書笑笑地回答說:“電話我都打通了,來不來是他們的事?!蓖A艘粫?,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今非夕比啊?!?/p>
張副縣長有些迷惑,盯著支書說:“老謝,你這是搞的什么名堂,賣的什么藥?走,我們上戶去?!?/p>
支書說:“縣長,快吃午飯了。要不這樣,我們再等等,如果人不來,下午再去?!?/p>
一點多鐘,正在吃著午飯,支書的手機響了。是李二財打來的,他說他家正在殺6頭豬,要趁過春節(jié)賣個好價錢,至于慰問品,他感謝政府和縣領(lǐng)導(dǎo)的關(guān)懷,同時也希望送給比他更需要的人,他就不要了。
又過了一會兒,黃大娘進來了。她放下挑著的兩蛇皮袋東西,有上百斤,沖支書說:“書記,這幾年全靠政府的幫助,我兒子學(xué)會了栽種荸薺的技術(shù),資金上也得到了扶持,現(xiàn)在不差錢了,日子好過了,兒子也找到了對象。今天是趕集日,我兒子正在賣荸薺,他聽說縣里的領(lǐng)導(dǎo)來了,叫我一定要送一點給你們嘗嘗?!秉S大娘說完這些,轉(zhuǎn)身就離去,攔也攔不住。
這時,吳老漢也來了。他滿臉笑容,一進門就忙著給張副縣長和支書遞煙點火,嘴里同時說:“縣長、書記,我的貧困戶你們劃掉去吧,這樣掛著,鄉(xiāng)親們會笑話我,我也不好意思?!?/p>
張副縣長聽了一愣,看著吳老漢,問:“怎么,你家真的不困難了?”
吳老漢又拿出煙來,一邊遞一邊說:“其實也沒什么。書記知道,我是長病人,在床上躺了快10年。大前年政府幫助,新農(nóng)合特別關(guān)照,在省醫(yī)院住了20天,一下子就把病治好了。這兩年不用服侍我,兒子兒媳能在外面安心打工,我和老伴在家里搞種養(yǎng),每年的收入很不錯呢?!?/p>
張副縣長聽了,欣喜地說:“這就好,這就好?!彪S后又說,“今后你們要再努力,讓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
就這樣,一個下午,全部慰問對象除三戶全家搬到鎮(zhèn)里住、一家搬到縣城住的外,陸陸續(xù)續(xù)都來了村委會,沒有一戶拿了慰問品,送來的農(nóng)副產(chǎn)品卻不少,五花八門,香菇、泥鰍、雞鴨、芋頭、菜籽油等等。
看著張副縣長在一旁默默沉思,支書說:“縣長,快6點鐘了,你回去吧,這些我來處理。”
張副縣長說:“老謝,今晚我在村委會住,明天還要上戶?!?/p>
支書聽了一怔,說:“上戶,沒這個必要了吧?”
張副縣長說:“完全有必要。一是感謝鄉(xiāng)親們的心意;二是感謝他們這幾年對政府工作的配合和支持;三是真心誠意把物資款送上?!?/p>
支書聽后,心里急了,連忙說:“縣長,你來真的啊!這么多東西,買回去,猴年馬月才能吃完???”
張副縣長說:“連同慰問品,明天全部送到村里的養(yǎng)老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