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曉麗
GUANDUGUZHEN
滇中:昆明官渡古鎮(zhèn)
“我家(jie)昆明人,哪點(die)不如人,象牙煙鍋是叼春城,滿鏈殼呢單車是帶女人,毛呢褲子是系草繩,的確良的衣裳是層裹層……”
這是一段昆明特有的戲曲花燈唱詞,曲調(diào)輕快悠揚,每一個老昆明都耳熟能詳。但時光變遷,這個曾經(jīng)飄揚在老昆明大街小巷的曲調(diào)逐漸遠去。
到了官渡古鎮(zhèn),聽花燈就不是一件奢侈的事了,這里還留著老昆明的時光與聲音。踏上石板路,看著兩側(cè)古舊的老房子,伴著身邊背著雙手慢吞吞行走的老人,腳步也不知不覺地放慢,不知不覺中又回到優(yōu)哉游哉的老昆明時光。
古鎮(zhèn)街頭,身著艷藍的陰丹蘭對襟大褂,頭戴同色頭帕的大媽笑吟吟地在賣鮮花、小菜和特色小吃,不時有人前來詢問,她們笑著回答,利索地拿貨找錢,無人問津的空隙便聊天說笑。
踏上石板路,看著兩側(cè)古舊的老房子,伴著身邊背著雙手慢吞吞行走的老人,腳步也不知不覺地放慢,不知不覺中又回到優(yōu)哉游哉的老昆明時光。
街邊的老茶館里,老人們在喝茶逗鳥,他們都是時常光顧這里的老人,多少年來相聚于此,彼此之間熟識默契又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話題多樣而又層出不窮,說到高興處,拿起桌上的煙桿抽上兩口旱煙,煙霧噴散之間,自有一番悠然自得。
公園中的休息長廊里擠滿了看唱花燈的人,手拿二胡、琵琶和其他不知名樂器的老人在陶醉地演奏,一兩個老頭和老太太用地道的昆明方言投入地唱著,還配合有相應(yīng)的舞蹈動作?;粜≌{(diào)的的內(nèi)容特別豐富,生活中柴米油鹽吃喝拉撒都可編入其中,可以隨時插入調(diào)侃的小段子。因是用當?shù)胤窖匝莩?,聽得懂方言的本地人陶醉其中,隨著調(diào)子打著節(jié)拍,外地人聽得半懂不懂,但也笑著融入著歡快的氣氛里。還有兩個風(fēng)格“怪異”花燈藝人,上臺唱的那位男扮女裝,嗓子高亢,另一位則默默坐著拉二胡,偶爾唱幾嗓子,聲音粗獷滄桑。
圖/張有林
圖/張有林
圖/葉利民
圖/張有林
圖/張有林
走累了隨便找一家小店,喝一碗木瓜水,嘗一嘗“官渡三寶”。餌塊是“官渡三寶”中的第一寶,餌塊傳習(xí)館使得近乎絕跡的手工制作餌塊技藝得以復(fù)生,繼續(xù)傳承,老昆明“人工舂餌塊,幾里外聞香”的勝景再度重現(xiàn)古鎮(zhèn)。
官渡的大媽肩背竹籮筐,沿街叫賣的麥粑粑,是官渡第二寶。古鎮(zhèn)的粑粑由麥粉烘制而成,外形有點像燒餅,但比燒餅松軟香甜,可口快意,剛出爐的粑粑非常燙手,要等會再拿了吃。
官渡第三寶是官渡小鍋米線,與昆明其他地方的小鍋米線不同,官渡米線必須用小銅鍋煮,湯是老火熬制的骨頭湯,除了放入潔白柔韌的米線,還加上地道的酸腌菜,嫩韭菜和小蔥花,最后加上一勺紅艷艷的辣椒油和一勺噴香的肉醬,只吃得人心滿意足,連抬頭都顧不上。
吃完官渡三寶,若還有胃口,出門一路過去,滿街都是烤臭豆腐、烤餌塊的攤兒,還有豌豆涼粉、甜白酒、涼拌田螺、毛血旺、抓抓粉、米涼蝦這些本地美味小吃,每次品嘗都是味蕾的一次盛宴。
走進官渡古鎮(zhèn),體驗老昆明人悠然閑適的生活,品老昆明味道。傾聽著花燈、滇戲纏綿而又滄桑的調(diào)子,那些隨著時間長河慢慢遠去的千年時光,仿佛如一幅長卷鋪展在我們的眼前。惟愿時光不老,古鎮(zhèn)長存,花燈永續(xù)。
圖/張有林
傾聽著花燈、滇戲纏綿而又滄桑的調(diào)子,那些隨著時間長河慢慢遠去的千年時光,仿佛如一幅長卷鋪展在我們的眼前。
鏈接
官渡古鎮(zhèn)位于昆明市南部,離市中心約10公里?,F(xiàn)有國家、省、市、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10余處:有建于唐代的土主廟、宋代的法定寺、元代的妙湛寺東塔和明代的孔子樓、金剛塔等,其中金剛塔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蓞⒂^官渡餌塊傳習(xí)館、烏銅走銀的傳習(xí)館、滇劇花燈傳習(xí)館等民俗館,可品嘗各種傳統(tǒng)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