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東關小學 雷俊霞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也轉變了以往的授課模式,教師從以往教學中的主體轉為學生學習的主導者。在提升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掌握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課堂效率,從而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效果,并充分地發(fā)揮出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國小學階段逐漸將更多的注意力轉向對學生的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并充分發(fā)揮出小學語文課堂的最大效率才能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并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小學語文課堂中的課堂目標設計并不合理,從而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教師并未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給予一定的重視程度,很多教師甚至認為小學生的心智并不成熟,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敷衍了事,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的重要性。其次,當前我國小學語文老師授課的過程中并沒有合理地設置較為新穎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塊,致使在上課的過程中仍沿用以往的方式進行授課,這樣較為傳統的授課方式不僅老套,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更是不利于學生激發(fā)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最后,當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氛圍較為嚴肅,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一直在維持紀律,致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嚴厲,由于沒有營造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利于發(fā)揮出課堂目標的有效性。
明確語文課堂目標是提升我國小學語文課堂目標有效性的重要舉措。首先,教師在進行授課之前需要確立目標意識,并明確教學目標,這也是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在這一階段中,教師需要將更多的關注放在學生的身上,并重要培養(yǎng)學生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并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語文的接受能力進行考量,從而制定出符合本班學生能力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在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后。便要嚴格按照目標進行有條理的教學,使所設計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緊緊貼合教學目標,并最終保證其教學目標的實現,并發(fā)揮出小學語文課堂目標的高效性。
設計新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塊是提升我國小學語文課堂目標有效性的又一重要舉措。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需要轉變以往較為傳統的授課方式和授課思想,從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轉變成學生學習道路上的輔導者,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喜好來設計出新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塊,通過設計新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塊,增添一定的課堂趣味性。例如,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的《地震中的父與子》這一文章進行講解時,教師在進行講解之前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與父親相處之間的一件小事,并通過問題帶入模式來讓學生更好地融入文章的情景中,通過問題導入形式可以讓學生從與父親相處過程中的點滴小事來讀到文章中父子發(fā)生的小事,這樣可以更為直觀地方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在教師對這篇課文講授完畢后,教師還可以以問題導入的形式來提問學生在閱讀這一篇文章后的感悟和理解,以此來更為清晰地得出學生對這篇課文的實際感受情況,從而更好地加深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了解。設計新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塊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強課本知識與理論實際的結合。
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有效性的又一重要舉措。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授課過程中,不僅是要將學生的頭腦填滿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熱情。而現今,很多語文課堂上的氣氛都是古板、嚴肅的,教師們也都是不茍言笑的,這樣會極大抑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會對語文課堂產生一定的抗拒心理,這樣的課堂教學雖然有條理有秩序,但卻沒有辦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課堂上營造一種輕松的氛圍,并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例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的《動手試試看》,教師可以將這堂課模擬成手工課,讓學生通過手工和剪紙來明確這堂課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中。
總而言之,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并提升語文課堂的整體課堂效率,便要對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并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的彌補,其中,明確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設計新型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塊以及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是提升我國小學語文課堂目標有效性的重要舉措。
【備注: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課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探究》(課題立項號:GS[2016]GHBZ081,課題編號WW2016-508)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