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佛堂鎮(zhèn)第三小學 朱高民
自主學習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一個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讓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自主學習這一概念還比較陌生,并且學生也習慣于老師教,學生學的學習模式,因此老師對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自主學習的方法也是擁有著竅門的,學生在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模式也需要由老師進行引導,告訴學生自主學習的竅門是什么,學生通過對自主學習竅門的模仿與應用,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圖文并茂美文章”這一課時,傳統(tǒng)的方法是教師演示講解操作步驟:(1)打開word文檔。(2)在需要插入圖片的位置單擊。(3)在“插入”選項卡的“插圖”組中,選擇“圖片”。(4)在彈出的“插入圖片”對話框中,找到圖片所在文件夾并選擇合適的圖片,單擊“插入”按鈕。學生按老師的步驟進行操作,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感覺是在跟老師學。如果老師把這操作過程做成一個微課視頻,再布置一個任務,讓學生結合微課視頻完成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進行自己的嘗試與設計,達到了自主學習的目的。
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個人本領,也可以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一個人能力。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中加入自主學習的模式,既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也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提供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所依靠的只有自己,因此,學生就必須自己去預習和查閱資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豐富了知識儲備,也提高了自身的能力。老師在教導學生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習時,也需要結合學生的能力,進行循循善誘,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初期,學生還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就需要對學生進行部分的教導,教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常規(guī)方法,然后學生按照老師的方法進行實踐。學生通過不斷地實踐,在知識上有了部分的積累,在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這個時候,以前的方式對于學生來說對能力就提升得很少。因此,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增強后,老師就需要加大學生自主的難度。例如,在學習word的使用初期,老師需要教會學生如何打開word,以及選取字體的大小與圖片的插入。但是在學生掌握了這些技能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美觀的要求。學生進行自行模仿與設計,選擇字體的顏色大小、加入一兩句詩句等方式,將自己作品進行美化。從而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提升word使用水平。
自主學習這一模式擁有很多的奇妙性,比如,在形式上,自主學習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淡化了老師教授的職責,學生自己充當自己的老師,而老師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對學生出錯的地方進行適當的指引,這為老師與學生間的關系做出了微妙的改變,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不再存在著等級間的差異,學生與老師處于平等的關系,老師也可以融入學生,這為教師了解學生提供了幫助,方便老師結合學生情況進行教學任務調整。在內容上,自主學習的奇妙性表現在其不一樣性,傳統(tǒng)的教學中,老師教學生學,所有學生學習到知識都是一樣的,而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因為是自主地學習,所以其最后得到的知識也是存在些許的差異的,這些差異中有對有錯。這個時候,老師就需要對學生做出正確的講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問題所在。自主學習充滿了許多奇妙性,教師的職責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好這個奇妙性的平衡點,保證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不犯大的錯誤。
自主學習是由老師傳授給學生,學生去執(zhí)行的過程。其具體的執(zhí)行思路,就是首先老師對信息技術課程進行部分講解,讓學生掌握基礎的信息技術的知識,然后在掌握一定的知識基礎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學生具體的執(zhí)行效果可能不那么明顯,這個時候老師必須要給予學生鼓勵與耐心,并且,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先進行學生自主學習的實驗,看學生的表現,然后通過學生的表現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在學生開始自主學習后,必須對學生自主學習做出評判,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這樣可以給予學生動力與成就感。伴隨著學生自主學習的不斷展開,老師也要對教學做出相應的改變,逐漸加深難度,可以讓學生達到真正的自主學習。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需要及時做出糾正,防止學生方向出現錯誤。對于在自主學習過程表現始終良好的學生做出獎勵。
開展自主學習,其方法包含以下幾步:第一步,以新穎的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尤為重要。在課前設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情景十分重要,例如“圖文并茂美文章”這一課內容可以選取學校相關的活動,或者當下熱門時事作為素材,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第二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出一個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設計一些競賽或者小游戲讓學生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第三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通過與其他同學的合作來共同解決問題,比如在“圖文并茂美文章”這一節(jié)教學中,圖片的合理設置難度比較大,所以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第四步,對于學生成果做出合理的評價,學生在自主學習后,老師需要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評判,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做出合理的評價,這對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幫助,也更加有利于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熱情。第五步,在評價結束后,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表現良好的學生進行評獎,這評獎可以更好地鼓勵獲獎學生的更好學習,也是對學生付出的回報,同時,也可以激勵其他沒有獲獎的學生更好地學習。
自主學習的教學理論總歸需要在實踐中得到檢驗,這里舉出一個例子來說明自主學習的教學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在進行“圖文并茂美文章”這一節(jié)內容的教學時,老師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卡片獎品,并且告訴學生這是比賽的獎勵,以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后老師開展個性小海報設計比賽,讓學生進行小海報的設計,有好的作品進行獎勵。在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fā)起來時,老師再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個模塊進行教學:第一個模塊,插入圖片;第二個模塊,調整圖片尺寸;第三個模塊,調整圖片的位置。分模塊布置任務,以任務驅動的模式促進學生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分模塊開展競賽,比賽結束后對小組的作品進行展示評價,并修改,對完成得好的小組進行獎勵。
總之,自主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小學信息技術中開展自主學習,可以有效地挖掘學生學習的潛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后得到了成果,這個時候最需要他人給予肯定,因此,在自主學習的教學中,評比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要對同學們的成果給予鼓勵與肯定,增強他們的自信心與榮譽感,從而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與進行下一次的自主學習過程中去。此外,還需要在學生們的成果中,選出好的作品,讓學生們學習與模仿,同時利用了學生們爭強好勝的心理,讓他們可以在下一次的自主學習過程中顯得更加的努力。
自主學習過程結束后對于結果的評比,需要告訴學生們某位同學成果優(yōu)秀的原因,必須要讓同學明確自己哪里做得不好,對于學生們的疑問也要耐心地給予解答。對于表現不好的學生,在批評時也需要告訴他們哪里做得不好,以理說服學生,這樣可以讓學生們心服口服,并且,學習的方向也變得更加明確。
在自主學習過程的最后,就是對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的過程了,在評價的過程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也可以讓學生們共同評價選擇出好的作品。然后對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表現好的學生給予口頭或者物質上的獎勵。這種獎勵可能價值不是很大,但是對于學生們來說,就是給予他們的肯定與鼓勵以及對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付出的回報,并且為其他學生樹立起了一個榜樣,從而可以激勵其他的學生更好地進行下一次的自主學習。因此,以評獎作為階段性自主學習的結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給予學生們一個目標,讓學生們學習更加有動力,從而使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準備下一次的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更好地表現。
[1]陳旭平.計算機學科中如何開展自主學習的探索[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Z1).
[2]周曉明.打造開放的信息技術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4(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