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芹
【摘要】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嘗試切入體現(xiàn)學生主體理念的習作微評價策略,以便幫助學生找到習作的自信,能揚長避短,提升習作水平?!傲曌魑⒃u價”的價值不僅體現(xiàn)在評價時空的自由性,評價反饋的及時性,評價方式的多樣性,更重要的是體現(xiàn)在評價內(nèi)容的靈活性。本文從制訂“特權”,輸入“方法”,搭建“舞臺”等策略入手,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優(yōu)化學生語言表達藝術,提升評價能力,以此讓學生會寫、樂寫。
【關鍵詞】習作微評價 價值 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應注意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相結(jié)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還應讓學生家長、社區(qū)機構(gòu)等積極參與評價活動?!痹谛碌恼n標理念的指引下,許多小學語文教師把關注點聚焦到“小學習作教學評價”這一板塊,并提出了諸多的評價方式,如網(wǎng)絡評價、口頭評價、書面評價等。但是筆者在實踐探索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并對此進行了研究與實踐。
一、點擊:當前小學高年級習作評價現(xiàn)狀分析
筆者對本校36名語文教師和高段146名學生進行了訪談,訪談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習作評價的“功能、內(nèi)容、方式、主體、反饋”幾個方面。通過訪談,發(fā)現(xiàn)以下一些問題。
(一)教師評價層面
1.成人審視式評價。有些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時往往不能俯下身子評習作,總是以成人眼光去審視兒童用文字描繪的作品,甚至還會把學生的習作當作笑話來讀。其實我們用欣賞的眼光來評價每篇習作,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2.質(zhì)量甄別式評價。課標指出:習作評價除了有甄別和診斷的功能,它還有著激勵的功能??墒窃谠L談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認為,習作評價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知道應該怎么寫與怎么改,而激勵學生習作興趣和自信應該是習作指導課的任務,不是評價需要關注的內(nèi)容。
3.完全甩手式評價。自從有了“學生是評價的主體”的理念后,部分教師便紛紛從繁重的習作批改任務中解脫出來,把習作完全放手給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這種沒有評改方法指導的放任,只會使學生的評價流于形式。
(二)學生評價層面
1.評價的不得法。走進教師們的習作講評課,當教師讓學生進行點評時,常會出現(xiàn)學生“不開金口”的冷場現(xiàn)象。其實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許多時候不是學生不愿評,而是不會評,不知該怎樣評價。
2.評價的表面性。部分學生即使會評價,也只是“他的詞語用得好”“這篇習作內(nèi)容具體”等表面性的評價??墒恰皟?nèi)容怎么具體?詞語好在哪?”的內(nèi)在本質(zhì)卻很少有學生會做出評價。這樣的評價造成被評者不能信服。
3.評價的片面性。也有一些學生雖然也能對遣詞造句等局部做些評價,但卻不能從習作的整體上去點評,或只評價優(yōu)點,或只評價缺點。他們的評價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筆者通過對我校語文教師和學生習作教學評價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這些問題中,除了部分教師理念守舊外,大多是屬于方法論上的一些問題。由此可見,我們必須探索更加科學、有效、多元化的作文評價的策略。隨著當下“微”的盛行,“微評價”一詞也隨之進入了筆者的眼簾。那么,“微評價”的特點是什么?“微評價”是否能改變目前習作評價的尷尬?“微評價”究竟該如何實施?
二、探尋:“微評價”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的價值
所謂小學習作微評價,就是評價是短小精練的及時的并且注重交流和分享以達到集思廣益的效果。它側(cè)重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找到習作的自信,有著如下的價值:
(一)評價內(nèi)容的靈活性
筆者推行的微評價策略,不要求面面俱到,只需結(jié)合學生的習作中的某個點給予評價。這時的一個小小的建議,一句簡短的鼓勵話語,哪怕是一個表情符號的評價,就如同黑夜里的一盞燈,在第一時間讓學生感知習作的成功和不足。
(二)評價時空的自由性
微評價具有自由性和及時性特點,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教師、學生可以利用課前、課后幾分鐘,也可以通過微信、班級QQ群等形式隨時隨地對學生的習作做三言兩語的評價。
(三)評價反饋的及時性
微評價因為短小、精練、自由、及時,所以學生在習作后的第一時間內(nèi)就可以看到習作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便于習作者及時修改、完善習作,這就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反饋周期長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師生共同評價中學生能及時地習得評價的方法。
(四)評價形式的多樣性
微評價的方式除了師生、家長的簡短而精練的口頭、書面評價,我們還可以創(chuàng)新些微評價符號,如一些富有個性的微評價語,或是網(wǎng)絡上的一個小小的點贊。
三、構(gòu)建:小學高年級習作微評價的策略
有了“微評價”教學策略的想法,那在日常的習作教學中究竟該如何運用與實施?筆者在教學實踐中也想了許多可行性的方法,取得了讓筆者比較滿意的效果。
(一)為“微評價”制訂“特權”,使學生樂于“微評價”
新課標要求“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記得一年前,筆者在班上推行學生對自己、同伴的習作進行“微評價”,大部分學生并不樂意,但一聽筆者宣布完“微評價”的“特權”,一下子就歡呼雀躍起來。
學生們之所以對這樣的評價形式感興趣,主要原因是以往的評價方式過于單一。最有效的方法,還是通過教師獨特的教學智慧、別出心裁的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薄拔⒃u價”策略特權一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喜好而制定的,這一特權策略能讓每一個學生都保持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
(二)為“微評價”輸入“方法”,使學生有效“微評價”
當然,為“微評價”制訂特權,并不是放任學生隨意去評價。在習作微評價中,筆者始終做好一個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習得方法,進行有效的微評價,從而達到提升評價能力的教學效果。
1.現(xiàn)身說法——學生在耳濡目染中習得微評價方法
(1)當堂微評價。教師當堂微評價可以改變以往精批細改、周期長、效果差的作文評價狀況,是我們習作教學的有效方法之一。當堂微評價時,可以重點圍繞習作中一詞一句、某一細節(jié)等進行微點評;亦可以對學生在習作過程中的態(tài)度、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獲取材料的方法進行微點評,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2)巧設微評價符號。教師在對學生習作的微評價中,為了調(diào)動學生對習作的興趣,活躍習作的氣氛,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評價符號。
(3)創(chuàng)新個性化微評價語。評價學生的習作時,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習作的內(nèi)容和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其做出富于個性化和情感性的寥寥數(shù)語的微評價。
2.扶放結(jié)合——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運用微評價方法
學生興致勃勃寫了習作,當然迫切想得到他人的關注和評價。在點石成金的過程中,評價者再也不是教師“唯一”也,我們可以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自評、互評等多元化的微評價。怎樣引導他們做口頭或書面式微評價是至關重要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習作,分享感受,溝通見解。在教學中要把這個理念滲透其中,把評價的方法傳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習作評價的主人。
總之,習作評價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chuàng)新。筆者的“微評價”策略的研究過程,雖然艱辛,可學生們的進步,卻讓筆者驚喜:樂于表達的學生在增加,學生習作評價的水平在提高。風吹水動微波起,處處文章處處評。相信學生在“微評價”策略引領下一定會展翅飛翔,越飛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