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雷
《魏氏春秋》中,記載了關(guān)于嵇康的一則軼事:“初,康采藥于汲郡共北山中,見隱者孫登??涤c之言,登默然不對。逾時將去,康曰:‘先生竟無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識寡,難乎免于今之世?!?/p>
孫登不幸言中,嵇康后因呂安之事被誅殺,他的好友向秀曾寫篇《思舊賦》來追思他,文筆凄愴,讀之令人泫然涕下?!稌x書·嵇康傳》換個角度,記載孫登對嵇康的評價,是“性烈而才雋”,所以不能免于災(zāi)難。這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嵇康的例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才多識寡”,即使沒有性命之虞,也可能使人在人生中經(jīng)常碰壁。
那么,才與識,有什么區(qū)別呢?“才”,顧名思義,指一個人的天分稟賦。孟子說,“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英才”的“才”,就是這個意思。孟子認(rèn)為人天生就有“良知良能”,這天生的“良知良能”,也應(yīng)歸結(jié)到“才”上來。而“識”,應(yīng)該是指一個人對其身所處的自然與社會環(huán)境的清晰認(rèn)識,明白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何表現(xiàn)才是適當(dāng)?shù)?。所以這個“識”,有時可以用它的諧音字“時”來解釋,一個人能順時而動,精準(zhǔn)作為,觸處無礙,那就是有“大識”。
厘清了“才”與“識”之間的差異后,我們就能明白,一個人自然應(yīng)該有才,但是,有才的人不一定能取得大的成績,甚至有可能將自己的才華白白斷送,嵇康就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為何會斷送才華?因為無識或者說寡識。我們把嵇康和阮籍對比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同是有才的人,嵇康遭遇橫死,阮籍卻能善終,其中的差別,應(yīng)該就是,嵇康識寡,而阮籍則識多。
我們知道,嵇康的好友山濤做官后不忘舊情,想推薦嵇康出來做官,嵇康不領(lǐng)情也就算了,居然還寫了封《與山巨源絕交書》,公開與山濤斷交。這就很不給老朋友面子,弄得彼此都非常尷尬。但我個人覺得,山濤還是有胸懷的,他不計前嫌,在嵇康被殺后又推薦嵇康的兒子嵇紹出來做官,在嵇紹有所顧慮時他還打消了嵇紹的顧慮,大意是父親的過不必讓兒子背上包袱。我們感覺,山濤還是夠朋友的,只是嵇康太過了點。孫登說嵇康“性烈”,真的是沒有說錯。
再有,嵇康對司馬氏集團統(tǒng)治的血腥程度估計不足,因此放言無忌,“非湯武而薄周孔”,明顯與“以孝治天下”的司馬集團唱反調(diào),遭到這個集團的嫉恨乃至仇殺,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反觀阮籍,當(dāng)時司馬集團想拉攏他,聽說他有一個女兒,就派人說親,據(jù)說阮籍一連大醉六十日,硬是把這件事拖過去了。這就看出阮籍的“識”:既捍衛(wèi)了自己的尊嚴(yán),又不得罪權(quán)貴。阮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口不臧否人物”。這個特點真是了得。在那個動輒得咎的時代,他能守住自己的口,或者叫“守口如瓶”,自然就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這不能被簡單看作懦弱,有時,它也是“識”或者智慧的象征。畢竟,拿雞蛋碰石頭,得不償失。
關(guān)于“識”,其實儒道兩家,都有很重要的論述,這些論述也非常有啟迪性。譬如孟子就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就是“大識”。一個人能順應(yīng)社會的變化,不固執(zhí)己見,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是“大識”是什么?莊子也說:“當(dāng)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dāng)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边@就是“合則留,不合則去”的意思,說明人生應(yīng)該有靈動性。這種靈動性,恰如道家欣賞的水,能隨物宛轉(zhuǎn),與世推移,自然就無往而不勝?!冻o》里有一篇《漁父》,講得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屈原行吟澤畔,形容枯槁,絕望已極,這時漁父就勸他“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漁父的話在今天看來,還是非常誠懇切近的,只是屈原執(zhí)著于自己的人格理想,沒有聽進去。屈原孤潔的人生理想,自然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也非常難能,但是換一個角度看,存身世上,即使政治上再也無所作為,也還可以寫出更多優(yōu)美的詩章,留存后世,成為后人寶貴的文化財富。為何非得為理想而殉身?相較屈原,在“識”這一點上,我個人覺得,漁父是更高明的。
當(dāng)代社會,千帆競發(fā),人有才,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但是,要想有用武之地,不光要有才,還得有識。這個“識”,包括兩方面,一是要有人欣賞你,二是你要融入這個社會。這兩者缺一不可。若是恃才傲物,可能很少有人欣賞你,即使欣賞你,你也可能很難融入這個社會,這樣的話,你的才華,很可能就沒有施展的舞臺了。
就這個意義而言,道家追求在做人做事上要謙卑,也就很有現(xiàn)實意義了。老子說:“自矜者不長?!辈鸥叩娜撕苋菀鬃择?,所以老子警告這些才高的人,不要自夸。自夸的人,是不可以做官長的。即使做官長,也會被人掀下臺。
我們?yōu)榱吮苊庀耧颠@樣的悲劇重演,就要彌補“才高識寡”的缺陷,做到才識并舉,一樣都不弱。有才的人加上有識,那就是如虎添翼,人生,自然是另一番恢弘的景象。
(編輯 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