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綏芬河市第三小學 王 艷
記得在教三年級時,我們的語文習作中有一篇描寫小動物的作文,為了讓學生能夠輕松完成任務,我決定以一篇描寫小動物的文章為切入點,師生共同品讀和學習。在這節(jié)課中,我采用了三問三答的教學形式,結合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給學生們介紹了六種小動物各自的特點。課文中的語言朗朗上口,并且十分簡明易懂,還非常富有童趣,這樣的文章使學生朗讀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了起來,同時也引起了學生對其他動物特點的觀察興趣,為習作抓住動物特點進行描寫埋下浮筆。因此在課前我收集了很多關于動物尾巴的知識,想在課堂上讓學生大開眼界。同時我也讓學生回家去收集,但因為學生的家庭環(huán)境都不是很理想,只有個別家長會和孩子一起收集,所以我沒抱太大的希望,一心只做好了自己的準備工作。
第二天第一節(jié)課就是我的說話課,開始進行得很順利,當我進入重點教學:指導讀通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富有激情,我設計了給小動物頒獎的環(huán)節(jié)。當我把漂亮的頭飾一拿出來,教室里一下子就炸開了鍋,孩子們把小手舉得高高的,都爭著要扮演小動物。這下我可犯難了,選誰都不是。我靈機一動,說:“如果你們誰能說出小動物們尾巴的作用,我就請他上來扮演這種小動物?!蔽蚁脒@下一定能攔住很多孩子。胡佳首先站起來說:“我知道猴子能用尾巴倒掛在樹上,去摘距離很遠的果子,所以應該由我來扮演猴子。”我贊許地點點頭。這時董國新站起來說:“王老師,我想演孔雀?!蔽殷@異地望著他,其他孩子們也大笑起來。要知道董國新可是一個特別的男孩,不僅比同齡孩子要高很多,胖很多,而且還長得特別黑,由他來扮演孔雀,真難以想象。不過說實話,我很佩服他的膽量。只見董國新的小臉漲得通紅,大聲地說:“你們別笑,我雖然不知道孔雀的尾巴有什么作用,但我知道孔雀的尾巴最漂亮。我還會學孔雀的樣子呢,你們看?!闭f完,小屁股一撅學起了孔雀,那樣子可真滑稽。我真高興,帶頭鼓起了掌。再看王啟航,小臉已經樂開了花,驕傲地說:“我的尾巴最美麗?!?/p>
只剩下最后一種動物——松鼠了,這是一個難點。對于書上為什么把松鼠的尾巴比做降落傘,我準備直接告訴孩子們。當我剛把問題引出來時,一個聲音傳入了我的耳朵“我知道,我知道”。是李延吉,一個大頭兒子,平時從來不舉手發(fā)言的孩子。我沒有再往下說,用眼神示意他接著說。只見他慢悠悠地站起來,說:“我在書上看過,松鼠能在樹上靈活地跑來跑去,是因為他的尾巴像降落傘,能掌握平衡。”這時王敬朝也站起來說:“我也知道鳥把尾巴當作飛行器,魚把尾巴當作游泳器。”謝冬說:“我也知道鱷魚把尾巴當作武器。”陳小宇說:“袋鼠的尾巴像支撐架?!薄靶”诨⒌奈舶褪撬木让?,”等等。我大吃一驚,孩子們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呀!很多知識我還不知道呢!別的同學也由衷地把掌聲送給了他們,我打心眼里高興,說:“沒想到,你們的課外知識還挺豐富的?!?/p>
這時我在想,老師可別小看你的學生,在課前,我絞盡腦汁,精心準備了教案,但并有想過課堂上會出現(xiàn)什么出乎意料的事。課后我在想,以后真不能把孩子們給看死。不過,也很慶幸,這節(jié)課孩子們給了我太多的意外。這件事情,給了我一個很好的啟示,新教材中涉及的內容都是很開放的,教師只有親自去實踐、體會,去觀察和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充實自己,才能勝任教師這個職業(yè),才能教好學生。另外,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時候并沒有按照老師的課程設計意圖來進行,往往會向著他們感興趣的方面去發(fā)展,這時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們潛在的閃光點,給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機會。當然,教師要積極正確地去引導學生,讓學生學會積累經驗,提高學生成就感,使他們對學習的興趣更加濃厚??傮w來說,本節(jié)課使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記得開學快一個月了,學生的日記也寫了7、8篇了,每次批改學生的日記,我都有不小的收獲。從日記中我能感知孩子幼稚純真的語言,能讀出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我在日記中給他們寫批語,他們在批語下又跟我再次對話,我們彼此互相了解,互相激勵,共同進步,每當這時我都會感到無比幸福。
可是前些天我看到這樣一篇日記:我們班老師發(fā)起火來很厲害,眼睛瞪得圓圓的,像發(fā)怒的獅子,臉通紅的,好像可以煎荷包蛋……看到這里,我先是一笑,笑這個學生描寫得很形象具體,隨后我陷入沉思,我發(fā)火的時候真的很嚇人嗎,這怎么能是一向以溫柔自居的我呢?我是該反省一下了。
我想到了這個小故事:唐代的慧宗禪師非常喜愛蘭花。有一天因為要外出講經,臨走前囑咐弟子要看護好寺院中的那些蘭花。有一天深夜里突然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弟子們因為疏忽,沒有把蘭花搬到花房,致使蘭花一片狼藉,憔悴不堪,大家都非常懊惱。幾天后,慧宗禪師回來了,弟子們都很惶恐,準備接受懲罰。然后禪師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卻沒有責怪弟子,平靜安詳?shù)貙捨康茏诱f:“當初,我不是為了生氣而種蘭花的?!?/p>
是啊,我也“不是為了生氣”而教書的,和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發(fā)什么火,生什么氣呀,孩子怎能不犯錯呢?所以我要常提醒自己寬容一些,忍耐一些,也許這樣學生會更能隨你的意愿,他們會更出色。我要尋覓快樂的真諦,這既是對工作,也是對人生,更是對生命的態(tài)度。
一個快樂幸福的人,一定會工作得很好,一個快樂幸福的人民教師,書也一定會教得很好的。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張志公.傳統(tǒng)語文教育教材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