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泰州醫(yī)藥高新區(qū)第一實驗小學 高 娜
簡言之,繪畫日記是繪畫與日記的結合,培養(yǎng)學生用圖形、色彩等繪畫方式配上簡單的文字表述實際生活中觀察和感受。在小學中年級開展繪畫日記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經(jīng)過一、二年級的學習,他們詞匯量已經(jīng)能用簡短的文字表達部分想法,但是詞匯量又不足以表述全面,繪畫日記能填補文字上的空白,將學生的主觀意志和形象記憶融合在文字與圖畫中,不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體現(xiàn),還讓他們獲得了表達的成就感。
繪畫日記對于學生來說是一種新的寫作繪畫形式,但是它并不陌生,學生有看圖寫話的經(jīng)驗,也繪制過手抄報。但上述兩種并沒有過多深入學生的實際生活,繪畫日記更加立體地呈現(xiàn)了學生的所看、所思、所想,比日記有畫面感,比繪畫有內(nèi)容,又能引發(fā)進一步的思考。所以在學生第一次接觸繪畫日記時應把其概念講清楚,以防孩子走入誤區(qū)。
繪畫日記的形式載體具有多樣性,不必完全拘泥于課堂,任何能夠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熱情的載體都可以成為學生開展繪畫日記的有效平臺。從這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來看,我認為常見的形式載體主要有三個:
課堂為主。課堂是孩子們學習繪畫技能的主陣地。蘇少版美術的部分造型表現(xiàn)課中會讓孩子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來完成一幅畫作,如三年級《干干家務活》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通過一些家務活的圖片或者視頻了解勞動者的基本動作,嘗試運用寫生或者對圖片觀察進行創(chuàng)作,老師就可以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引導孩子,本課也可以用圖畫文字結合的方式表現(xiàn),嘗試為做家務的畫面配上一段話,為社團活動做好鋪墊。
社團輔助。社團是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激發(fā)學生活力、拓展知識技能的有效載體,因其形式靈活多變、內(nèi)容豐富活潑,深受學生和老師喜愛。我校自建校以來,連續(xù)4年開設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本人所執(zhí)教的美工社團由學校有著美術興趣的學生組成。在社團上組織學習繪畫日記,即豐富了社團課程,又不會延誤美術課的進程,相對專一、靈活。
實踐引導。學校有著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此類活動形式豐富,每次開展孩子們都全身心投入。雖然是同一次活動,但是留給每位孩子記憶的畫面和感受卻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活動開展之前,美術教師應引導學生細心觀察,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身心感受活動中留下獨特文字與繪畫,從而加深活動的印象和感受。
教學實踐感到,開展繪畫日記的實踐方法要體現(xiàn)“貼近生活、便于接受、與時俱進”的原則,重點要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
注重選準主題。合適的主題能夠讓學生更快、更好地進入思考狀態(tài),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和想象力,并呈現(xiàn)出豐富多彩的畫面感。主題的選擇要把握3個關鍵:一是易于學生構圖。主題不宜太過深奧,要本著簡單易懂、利于表現(xiàn)的原則,盡量選取符合學生繪畫技巧的主題。比如,我校在春學期初有制作燈籠的活動,由于學生們燈籠的造型比較可愛,易于表現(xiàn),我就布置學生圍繞如何制作燈籠繪制一幅繪畫日記,結果孩子們畫得輕松,效果也令人滿意。二是易于激發(fā)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主題,必然能夠激發(fā)學生繪畫的積極性和熱情,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也會更加豐富多彩。比如,春游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活動之一,在春游前我會叮囑孩子在玩的同時留心觀察,完成一幅繪畫日記,課上再讓孩子把自己春游的繪畫日記講給其他同學聽,同學們聽得認真,游玩的場景再一次浮現(xiàn)出來。三是易于展開聯(lián)想。主題的選擇要具備“輻射性”,能夠給學生帶來廣泛的想象空間,天馬行空、無所不包的想象力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作品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比如,社團活動中我讓孩子們以夢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繪畫日記,看到他們歪著腦袋若有所思的樣子,我知道那是一幅幅美妙的畫面在浮現(xiàn)。
注重引導觀察。同一件事物在不同學生眼中呈現(xiàn)的樣貌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美術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觀察,讓其在不同方面都能夠獲得獨特的觀察效果。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個人記憶和繪畫日記的表現(xiàn),同時也幫助了學生對新事物的認知和理解。例如,要求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畫一幅春天的花朵,美術教師就要正確地引導學生認識到春天的花朵有很多種類,形狀顏色都有不同。這樣引導,不但能讓學生明白春花種類的多樣,也能使學生更輕松地融入大自然。
注重循序漸進。提高繪畫日記技能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過程,包括構圖技巧、思考能力、觀察能力、生活閱歷等,都是促進繪畫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育過程中要強調(diào)循序漸進、由表及里、綜合提升,從對照文章配圖、看圖寫字起步,到根據(jù)命題繪畫,再到高標準連環(huán)畫等等,都要遵循學生學習成長的客觀規(guī)律,不能犯拔苗助長、走捷徑的常識性錯誤。三年級小麗的繪畫基礎比較薄弱,我就引導她找出以前寫的日記,試著畫一幅插圖,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她可以畫兩幅、三幅,現(xiàn)在,小麗的繪畫日記圖文并茂還能當小老師指導其他的同學。
注重多元評價。老師的客觀評價是學生堅持繪畫日記的一個重要動力源。在堅持傳統(tǒng)“作業(yè)批注”的基礎上,要積極探索信息時代的多元化、多渠道評價手段,將老師評價與微信展示、作品交流、故事講述等載體有效結合起來,盡量給予學生足夠的肯定和表揚,以此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和動力。每次社團活動結束后,我都會將孩子們優(yōu)秀的作品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展示,學生們看到后就會興奮地告訴我在微信上看到自己的作品了,看到他們興奮的表情,我內(nèi)心感到無比的榮耀和滿足。
注重學科整合。在繪畫日記的開展之處,美術教師可以與其它學科教師合作。語文學科有很多圖文兼?zhèn)涞恼n文,美術教師可以找部分例文,如語文老師在上完《哪吒鬧海》之后,可以請語文教師配合,讓學生模仿課文的語言表述,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畫出哪吒鬧海的情形。體育學科需要學習很多動作,美術老師可以請體育老師配合詳細講解,讓學生一遍學著做一遍畫,課后把自己學習動作的過程用繪畫日記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種跨學科的嘗試,讓學生明白每個學科不是獨立存在,學科與學科之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從而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隨著學生對繪畫日記熱愛度的提升,加上美術教師的教學和引導,學生的繪畫能力得到了提高??傊?,在小學中年級開展繪畫日記教學,不僅優(yōu)先避免了繪畫中“眼高手低”的情況,還激發(fā)了學生創(chuàng)造美、表現(xiàn)美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在一個富有童趣的環(huán)境下將寫作與繪畫結合,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進而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林曉璇.在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J].少兒美術,20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