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祚勇
?
加強新形勢下科研項目的全過程管理
侯祚勇
(武漢大學,湖北 武漢 430072)
國發(fā)〔2014〕11號文件《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對新時期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存在重申請輕管理、重研究輕經費、部門協(xié)調不到位、后續(xù)轉化不連續(xù)等問題,需要通過建立和完善過程管理、經費監(jiān)督、部門協(xié)調和延伸轉化的新機制加以解決,從而進一步釋放改革活力,充分發(fā)揮國家科技投入的效益。
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管理機制;協(xié)調機制
《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11號)提出,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建立適應科技創(chuàng)新規(guī)律、統(tǒng)籌協(xié)調、職責清晰、科學規(guī)范、公開透明、監(jiān)管有力的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機制,使科研項目和資金配置更加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重大需求,基礎前沿研究、戰(zhàn)略高技術研究、社會公益研究和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研究顯著加強,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明顯提升,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充分發(fā)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為實施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提供有力保障。隨后,國家進行了一系列科技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包括國家科技計劃體系重構、部門管理的權責調整、科研經費監(jiān)管的強化、“放管服”改革落地等重大改革政策的出臺,這些措施必將對我國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和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建設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同時,對廣大項目依托單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科研項目的管理和實施面臨許多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蒲许椖渴强蒲谢顒拥幕締卧?,是國家科技計劃改革的重要載體??蒲许椖咳^程管理在實踐中通常包括項目申請、立項、實施、結題驗收等全過程管理。在新的國家科技計劃強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的新形勢下,廣義的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還應關注結題以后的成果應用轉化環(huán)節(jié)??蒲许椖窟^程管理是當前科研項目管理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更是項目風險控制的關節(jié)點[1]。因此,研究新形勢下依托單位科研項目過程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對于加強科研項目管理、圓滿完成國家科研任務、實現改革預期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長期以來,眾多科研單位高度重視科研項目的申請和立項工作,廣泛動員、重點組織、層層攻關,大力爭取科技項目與經費,不斷擴大科研規(guī)模,以此來顯示單位的科研實力和影響,“以項目為龍頭”的科技理念根深蒂固。然而,科研項目一旦獲批立項,后續(xù)管理及科研過程的質量控制卻沒有跟上,主要體現在管理人員的數量不夠、素質不高;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不健全;對國家政策學習不夠、理解不深、執(zhí)行不到位;合作單位之間交流配合不緊密、信息共享不充分;研究目標就低不就高;重成果數量而輕成果質量等。這些現象嚴重制約項目依托單位高質量、高水平完成國家科研任務,影響國家改革預期目標的實現。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強科研項目的目標任務和結題驗收的管理,上述問題雖有改善,但并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科研項目與經費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費支撐項目研究工作,項目實現經費投入的預期目標和效益,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從管理的流程和權責來看,二者又是分開的,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和機構,對項目來說,注重科研任務和目標的完成,對經費而言,要求的是使用規(guī)范。科研人員在某一學科、領域或方向上是專家,但對財務政策、財務知識以及經費使用技巧方面的了解和經驗大多非常有限,所以他(她)們往往只關注研究工作,而忽略了經費管理,等到項目結題作經費審計的時候,不可避免會出現許多問題。比如超范圍開支、超預算支出、混收混支、隨意轉撥經費等,更嚴重的甚至出現違紀違法的情況。
這些現象的存在,從另一個層面也暴露出項目依托單位管理培訓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監(jiān)管缺失等問題。
科研項目過程管理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對項目依托單位而言,包括科技、財務、人力資源、固定資產、后勤保障、紀檢監(jiān)察和審計等部門。所以科研項目管理絕不僅是科技管理部門一家的職責,而應是眾多與科技相關的管理部門共同承擔對項目組的管理和服務職能,支撐、保障科研項目實施過程的順利推進。然而現實情況是許多項目依托單位缺乏法人層面統(tǒng)籌協(xié)調的制度與機制,科技管理部門作為項目依托單位的專責部門,承擔了大量科技管理任務,但其他相關管理部門協(xié)調配合的主動性不夠、積極性不高,嚴重者甚至出現部門壁壘、消極怠工的情況。比如經費報銷、設備購置等一直是科研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老大難問題,科研、財務管理“兩張皮”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的普遍存在。“放管服”改革距真正落地還有較大差距。
科研項目的結題和驗收受到計劃主管部門、項目依托單位和課題組的普遍重視。因為結題和驗收意味著目標任務的完成與階段性資助的結束,“標志性成果”的產生同時也意味著資助與受資助的各方履行職責的“到位”。因此,眾多獲資助的科研項目,少有不能通過結題和驗收的情況。如前所述,廣義的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還應關注成果的應用轉化環(huán)節(jié)。但目前對于科研項目主管部門來說,結題驗收以后的成果應用轉化并沒有納入考核范圍和評價視野。雖然國家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但項目、成果、產業(yè)作為不同的管理業(yè)務分屬不同的管理部門或機構,分工細化但銜接不夠,存在“脫節(jié)”的問題。科研單位和課題組因為存在許多眾所周知的現實問題而致成果轉化困難重重。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大量科研經費投入止于科研項目的“結題和驗收”,如果最終不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將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
科研項目的全過程管理是圓滿完成國家科研目標任務的重要保障。根據現狀,項目依托單位加強和完善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除了繼續(xù)做好項目的申請和立項工作外,應該重點加強科研項目的中后期管理,即從科研項目立項開始到項目的結題驗收的整個過程管理。具體要做到:①深入領會國家科技計劃改革的新精神,根據項目管理辦法和項目主管部門的要求,結合單位實際建立健全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做到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②突出重點,組織好、把握住項目啟動、年度進展、中期評估、結題驗收等重要節(jié)點,對重點重大項目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抽查,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③加強對科研過程的質量控制,規(guī)范對科研原始記錄的管理,確??蒲袛祿恼鎸嵑涂蒲姓\信;④加強對合作單位的管理,改革后的國家科技計劃強調全鏈條設計、一體化實施,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科技重大專項等面向國家重大需求,資助的項目往往體量很大,參與單位眾多,對項目管理帶來很大困難,項目依托單位需要根據項目實際通過成立項目管理辦公室、簽訂任務合同、聘請項目和財務助理、建立交流平臺、定期舉辦會議等多種方式加強與項目合作單位之間的聯系,以項目為核心建立項目依托單位、課題承擔單位和課題參加單位共同支持、目標明確的協(xié)同創(chuàng)新團隊,共同努力完成好國家重大科技任務。
加強項目全過程管理要牢固樹立為項目組和廣大科研人員服務的意識,重點是協(xié)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盡可能不給項目組增加額外的負擔。否則,加強管理的效果就會適得其反。
科研經費是公款,理應得到有效監(jiān)管。進一步完善科研經費使用管理的監(jiān)督,是管好用好科研經費的重要條件,也是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的重要內容。如前所述,項目與經費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有機整體,科研經費與科研任務匹配,在科研項目層面達到統(tǒng)一,所以管理項目就包含管理經費,那種把科研項目和科研經費割裂開來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建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費管理使用監(jiān)督機制,具體做到:①建立對科研人員的培訓機制,包括熟悉科研經費管理辦法、掌握相關財務政策和財務知識,守法需先懂法;②建立對科研人員的教育機制,引導科研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合理、合規(guī)、合法使用科研經費,充分發(fā)揮國家科研投入的效益;③建立對違規(guī)違法人員的懲戒機制,對少數踩踏“紅線”的人員和科研經費貪腐事件,發(fā)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形成不能腐、不敢腐的氛圍。
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相關部門的協(xié)調機制是“放管服”改革政策落地的重要舉措?!胺殴芊备母锸欠竦轿?,一個重要標準是看它能否為群眾生活及辦事增便利[2]。項目依托單位應該建立以科技管理部門為主體,財務、人事、資產及審計監(jiān)督等部門聯動、協(xié)同的管理機制,共同負責把科研項目的實施過程管理好,確保項目研究任務的完成和科研經費使用的規(guī)范。根據國家“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各部門要做到:①簡政放權,充分發(fā)揮項目組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課題負責人能管好的事情,管理部門就不要插手太多、太深,盡量減少項目組寫報告、受檢查、跑審批的事項和時間;②公正監(jiān)管,各部門要公開管理事項、管理程序和辦事規(guī)則,主動接受科研人員的監(jiān)督;③強化管理服務意識,改進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真正為項目組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課題組及遵守制度又心情愉快地開展工作,堅決杜絕為科研人員“設門檻”、“卡脖子”的現象;④加強不同管理部門之間的協(xié)同,消除部門之間的壁壘,在管理干部和管理部門之間積極推行“首問負責”、“一站式服務”和“限時、限地辦結”等制度,不推諉、不拖延。
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前沿,所以科學研究具有階段性。任何一個科研項目的結題和驗收,所取得的成果都是階段性的。國家科技投入的最終目標是要服務國家需求,促進科技、經濟和社會發(fā)展。因此,科研項目主管部門、項目依托單位對項目的管理不能止于項目的“結題和驗收”,應該關注項目成果的應用、推廣、升級及效益等情況,加強與科技成果管理等部門的對接,構建科研項目結題驗收后一定時限的后評估體系,建立起有效的項目過程管理延伸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1998年開始,對資助項目進行后評估的實踐,開創(chuàng)了我國科研項目過程延伸管理的先河,為科研項目后評估管理積累了一定的經驗。盡管課題質量完成的好壞主要取決于研究者的嚴謹的學風、研究方法、投入的時間以及選題的意義等諸多因素,但從資助項目的宏觀分析,探討對后評估成績可能的影響因素,仍會對基金管理部門的科學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鑒[3]。因此,通過后評估管理可以反饋指導、修正和完善前期的項目過程管理。同時,更重要的意義應該在于通過后評估制度的建立,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依托單位可以更好把握、指導項目成果的后期走向,促進項目研究成果的應用轉化,充分發(fā)揮國家科技投入的效益。
新一輪國家科技計劃和科研經費制度改革為我國科技發(fā)展帶來了新的活力。然而傳統(tǒng)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存在重申請輕管理、重研究輕經費、部門協(xié)調不到位、后續(xù)轉化不連續(xù)等問題。在新的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依托單位應進一步強化管理服務意識,建立和完善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的服務、監(jiān)督、協(xié)調與延伸機制,為項目組完成研究任務、加速成果轉化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充分發(fā)揮國家科技投入的效益,服務國家需求,促進我國科技、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
[1]肖灑,郝一峰.基于過程管理的科研項目風險防控與優(yōu)化機制創(chuàng)新[J].科技管理研究,2016(13):180.
[2]蔣建科.“送政上門”贏得主動[N].人民日報,2017-06-22.
[3]吳輝凡,許治.NSFC管理學部資助項目后評估結果的Logistic回歸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08(26):23.
2095-6835(2018)18-0101-03
G644
A
10.15913/j.cnki.kjycx.2018.18.098
侯祚勇(1967—),男,碩士,副研究員,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fā)展研究院副院長、科研項目管理處處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科技管理與實踐。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