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力
(重慶市云陽縣龍市中學,重慶 404500)
我斗膽在提筆之前想到以“音樂”二字為題,實在是嚇出一身冷汗!
記得我在學音樂的時候,老師曾經(jīng)對我及同學說過這樣一句話:你們現(xiàn)在是手拿望遠鏡,雙腳站在板凳上還望不到音樂的大門。話隔今日,也不過短短幾年時間。這句話表面上看是對人的一種“打擊”,但實際上無不看出音樂的深奧。音樂是一門藝術(shù),我也根本不敢來評論音樂這門高雅藝術(shù),而學生們理解的音樂就是唱歌。在這里我淺談一下對學生們平常學唱歌的一些看法。
我之所以在題目后方注上一個拼音,是因為我聽到有同學管音樂(yīn yuè)為音樂(yīn lè ).回頭想想,音樂(yīn lè),一聽到樂音就快樂,理解起來也不難,還比如學生們把“乒乓球”叫做“臺球”,不錯,乒乓球是在臺上打。顧名思義,那類推到籃球,籃球在地上打我們不是叫它“地球”了嗎?不行,總還得有個規(guī)范,這難道是老師沒教好嗎?當然不是,很顯然是一個“習慣”問題。習慣成自然,養(yǎng)成習慣有時就難改了。
“習慣”有好壞。壞習需改,好習要養(yǎng)。要想唱好歌,有時還不得不建立一些好的習慣,比如說歌唱氣息的練習,你可以每天早晨起床練一會兒,只要養(yǎng)成習慣天天堅持好!音樂是聽覺的藝術(shù),所以我們得有聽的習慣。學生們有的唱歌五音不全,其原因之一就是聽少了。聽歌曲不僅僅局限聽自己 所學歌曲,只要是好的歌曲都聽。不單聽歌曲,還聽樂曲,也就是無歌詞的曲子。感受其中的情感。世人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說法,引此“聽歌千余首,唱歌自有情。”養(yǎng)成習慣多聽歌和樂曲,關(guān)鍵!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shù)。因此養(yǎng)成長期練唱的習慣尤為重要,平常只有不用嘴的時候,走路,洗腳,包括上廁所……哼唱歌曲,這樣也不誤時。長期堅持練唱,習慣形成,歌唱水平自然有所提高。
音樂是訴諸情感的表演藝術(shù),是通過聲音來抒發(fā)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各種愿望和情感的。因此,借聲傳情是這門藝術(shù)的特殊手段。要達到真正的表演藝術(shù),那么你需養(yǎng)成唱歌“假”投入情感的習慣。學唱歌前初略了解歌詞?!凹佟蓖度肭楦校枚弥?,真情必露。唱歌只要情感到位,支持率之高哇!
習慣有時會成癮。比如我每天早上有唱歌的習慣,要是好久不唱,嗓子會發(fā)癢,覺得煩躁不安,因此它能陶冶情操,使人快樂!
上述學習唱歌的幾點小習慣的養(yǎng)成尤為重要,你不妨試試培養(yǎng)一下這些習慣。只要你具備,那么你的音樂細胞就算不刻意開發(fā)也會不斷往外涌的。
同學們學唱歌的積極性高,興趣濃,但就是好的習慣尚未形成。所以我謹此樸實的文字獻于“三葉草”以提醒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學音樂重要。”
呵呵!記住,下次說“音樂(yīn y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