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琴
(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中洲小學,安徽 安慶市246600 )
一句“父母在,不遠行”,養(yǎng)育了多少情深義重的好男兒;一曲“慈母手中線,意恐遲遲歸”,唱出了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戀母情結(jié);“百善孝為先”,訴說著千千萬萬龍的傳人尊敬長輩的美德?!皞髦偈蓝凰ァ钡牟恍嗝缎⒔?jīng)》開宗明義:“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強有力地指出孝乃是諸德之本,垂范后世?!抖男ⅰ犯菍⑹掠H養(yǎng)老推向極至,“為親負米”、“打虎救父”、“臥冰求鯉”等故事,無不反映古代勞動人民的樸素真摯的敬老情感。
孝道是中化民族世代相因的傳統(tǒng)美德,是淳樸的敬老養(yǎng)老的思想情感,是應該根植于心的最基本的做人準則。
人類最不能動搖的情感,就是父母之愛。從小到大,從生到死,父母的愛伴隨我們?nèi)松拿恳徊剑冀K如一。父母的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毫無保留,毫無怨言,是兒女窮盡一生也無法償還的愛。
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孝親故事一樁樁一件件,感人至深,無不成為后人相繼效仿的楷模。古有黃香溫席,天下無雙。包拯為盡孝心,辭去官職,回家照料父母,受到后人交口稱頌。漢文帝劉恒,以仁孝之名聞于天下,侍奉母親不懈怠。母親臥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藥,他親口嘗過后才放心讓母親服用。如此德治,迎來空前盛世?,F(xiàn)當代有老一輩革命家朱德?lián)]筆寫下“吾母高風,首推博愛”以寄哀思。陳毅探母,執(zhí)意要給癱瘓在床的母親洗尿褲。最美女兒朱曉暉,讓病重的老父親成為最北方一角那小小車庫里幸福的王。十三年相守,多少溝坎,多少辛酸,多少無奈,盡管命運百般擠兌,朱曉暉始終咬緊牙關(guān),不離不棄,譜寫著一曲催人淚下的敬老贊歌。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鮮花可以枯萎,滄??梢宰兩L?,但我們感恩父母的心不能變。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的善良,毋庸置疑,所以在小學階段對純真的孩子進行敬老孝心的教育為最佳時期。孩子猶如一張白紙,你涂黑,他變黑,你涂紅,他變紅;你教他“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他便分清善與惡;你教他“首孝悌,次謹性,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他便懂得感恩父母是美德;你教他“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他便明白慈母恩情似春暉普澤,傾其一生,難以回報;你教他“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尊親之至,莫大乎以天下養(yǎng)”,他便深知孝敬父母不是物養(yǎng),而不是打心底里尊奉雙親,直至把這種感情推廣到對天下人奉獻。
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義務和責任敬老行孝,以我們自己的善良喚醒他人的善良,以我們自己優(yōu)異的品行較正他人的品行,以我們自己高尚的情操感染他人的情懷,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人群,為構(gòu)建美好和諧的社會秩序奉獻自己的力量。尤其在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的今天,孝道文化更具深遠的意義。面對這支龐大的老人隊伍,我們必須有所思,有所為。孔子說,孝更重要的是尊敬父母,給他們精神上的慰藉,讓他們老有所樂,而不是像喂牲口一樣地養(yǎng)活父母。我們不能讓金錢淹沒了我們原本善良的心靈,不能讓權(quán)勢渾濁我們原本澄澈的雙眼。孝敬父母是為人之根本,因為天下之愛唯有父母之愛是至愛、大愛,是不求回報的愛,我們沒有理由漠視父母的摯愛。我們只有人人以身作則,敬老愛老,將孝道文化發(fā)揚光大,才能有力地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shè),為祖國的繁榮昌盛添磚加瓦。
當今孝道文化正面臨種種現(xiàn)代文化和社會角色的沖撞。隨著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各類新知識、新事物、新觀念,如暴風雨般,勢不可當,叫人應接不暇。于是,人們忙碌,奔波,轉(zhuǎn)型,重塑,便成常態(tài)。悄悄的,教人為善的傳統(tǒng)孝道文化便被人們忽視,甚至遺忘。
孝道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tǒng)文化,其核心是,在家孝順父母,至親至愛;在社會上尊老敬老,賢孝愛國。孝道文化對融合代際關(guān)系,實現(xiàn)家庭和睦,營造孝親敬老、團結(jié)友愛的良好社會氛圍起著溯宗歸祖和凝聚性的作用。在倡導和諧社會的今天,不管經(jīng)濟如何發(fā)達,科技如何發(fā)展,淵源深厚的孝道文化不能丟棄,傳統(tǒng)美德不能丟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自己的長輩、愛護自己的晚輩的同時,不忘記去愛護和關(guān)心與自己沒有親緣關(guān)系的人,極大地推動家庭和諧和社會穩(wěn)定,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前提條件。因此,敬老守孝,不是一件小事,是全民都應該具備的道德修養(yǎng)。一個人,如果連養(yǎng)育自己的父母都不關(guān)心不照顧不尊重不愛戴,怎么去愛別人愛集體?沒有對父母的這份深厚的感情,又怎么能升華為高尚的愛國情操呢?當全國上下敬老行孝蔚然成風,愛心孝心潤澤大地,人心安定,社會安寧,則國之強盛指日可待。因此,孝道文化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唯有繼承與發(fā)揚,才能凝聚巨大的能量推動我中華迅猛發(fā)展。
《孝經(jīng)》曰:“夫孝,天之經(jīng)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就讓敬老孝心永駐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中,保天下之一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