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煥喜
(聊城市外國語學校,山東 聊城 252000)
新《數學課程標準》中的數學思考目標包括:建立數感和符號感,培養(yǎng)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能力和空間關念、統(tǒng)計意識等,形成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歸納演繹能力,能對事件的發(fā)展做簡單的假設、猜測、預測和論證。如果新課程目標是一棵樹的話,那么“數學思考”就是樹根,“知識與技能”就是樹干,“情感與態(tài)度”就是樹葉,“問題解決”就是花和果實,要想結出豐碩的果實,“樹根”必須能吸收足夠的營養(yǎng),這些營養(yǎng)可以來自教師、父母、生活、朋友、游戲等,最快捷、最集中的營養(yǎng)莫過于課堂四十分鐘,那教師如何利用這寶貴的四十分鐘有效的引發(fā)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呢?
首先,教師要創(chuàng)設切合教學目標的生動有趣的情境。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情境導入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使學生很快進入思考狀態(tài)。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 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币虼私處熞朴趧?chuàng)設一些特定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在進行進位加法的教學中,我設計了“動物運動會”的情景,在運動會中誰會勝出?學生充滿好奇,請同學們來做裁判。在情境播放的過程中,孩子們認真的記錄每個小動物的得分,有的用統(tǒng)計表,有的用算式,還有的同學在畫小棒,我在靜靜的觀察著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思考的痕跡在他們的練習本上清晰的呈現(xiàn)出來。
聯(lián)系生活,導入新課。在“角的度量”教學中,華應龍老師用玩滑梯的生活情境巧妙的導入新課,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引發(fā)學生進行數學思考“滑梯的緩和陡與什么有關?你能想到哪些數學問題?”,在“平均數”的教學中,吳正憲老師用排球比賽的游戲引入新課,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重要,學數學的快樂。在“方向與位置”的教學中,教材給出的情境對孩子來說非常抽象,我?guī)е鴮W生認識了教室里的方向,然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出自己的位置,并標上方向,孩子們經過認真思考完成了作品,他們的作品各不相同,借著孩子們的課堂生成,水到渠成的引出了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其次,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一個獨立思考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一個合作交流的平臺。《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 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并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對此進行解釋和應用。”在素質教育改革的環(huán)境下,很多教師片面的理解合作交流的意義,學生滿堂跑,師生滿堂討論,看上去熱鬧非凡,學生表面參與了學習,實際引發(fā)每個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效率不高,幾個反應靈敏的學生唱著“獨角戲”,其他孩子只是在吃力的附和著。所以我們在教學中不要這樣的冠冕堂皇,要實實在在的關注每個孩子的數學思考。
數學交流必須建立在探索、實踐、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避免形式化的簡單討論。在學習“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時,我改變教學方法,先給學生五分鐘的思考時間,想想你想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然后讓他們動手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孩子們有的擺學具,有的用計數器,有的用以前學過的方法計算,再也沒有孩子左顧右盼,因為他們已經有了思考做前提,有了自己的主意,在全班交流時,他們爭著上臺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所以課堂教學必須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交流的機會,給學生足夠的數學交流空間和時間,放手讓學生進行數學思考,學出屬于自己的快樂數學。
最后,教師要和學生一起享受數學思考的快樂,總結數學思考的方法。在“估算”的教學中,通過估算實物,比眼力等教學活動,學生在最后總結出了估算的方法:先找出一個標準,然后根據這個標準進行估算。孩子的思考成果在一次次的試驗中得到肯定,最后,我高興的對孩子們說:“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的數學眼睛越來越亮了,比齊天大圣的火眼金睛都厲害!回家考考你們的爸爸媽媽,和他們比比高低?!钡诙焐险n,好多孩子告訴我他比爸爸媽媽厲害多了。孩子在享受著數學思考帶來的快樂。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通過努力,都能獲得成功,教師不應只引導學生學數學知識,練數學技能,進行思維訓練,更要讓他們體驗到平等、信任、寬容和關愛,應充分挖掘孩子的內在魅力,使每一個學生在學數學的中經常伴有輕松感、快樂感和成功感,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喜悅。
數學思考是一種心智技能活動,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在隱性活動。對小學生而言,他們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識和經驗往往是他們理解、掌握基本知識,形成基本技能,學會數學思考的基礎。因此,教學中盡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他們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