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艷波
明明,男,小學五年級,學習成績中等水平,本學期剛轉(zhuǎn)來。之前在就讀學校,每天都有補課老師幫助輔導功課,周末參加課外補習班,作業(yè)全由輔導老師輔助,現(xiàn)在如果沒有老師監(jiān)督,就不知道該自覺完成任務,同時,成績一直都沒有太多提升。父母在明明三年級的時候離婚,明明和母親在一起住,和父親的溝通較少,母親不喜歡他和父親有交流,又沒有太多時間陪伴他。當他在學校出現(xiàn)問題時,通常是母親前來。問題嚴重時,邀請父親來學校,他才會來。該生父母之間關(guān)系不融洽,對于教育方式,也無法達成一致意見。
通過老師的反映,得知明明負面情緒過多,和班級的同學溝通較少,行為表現(xiàn)退縮、逃避。經(jīng)常因為一些小事哭泣,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就是想哭,想家,擔心媽媽??偸乔榫w低落,老師和同學關(guān)心他,他就哭得更嚴重。當他在學校做錯事時,如果老師批評他,他就認為老師對他不好,要轉(zhuǎn)班。讓老師很為難,不敢管教他。漸漸同學們更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班中沒有朋友,讓他更孤單,他總會胡思亂想,人際互動中處于被動狀態(tài)。所以現(xiàn)在每天除了哭、發(fā)呆和想家,就是想轉(zhuǎn)學,很難適應學校生活。班主任及家長希望通過心理輔導可以幫助該生順利適應學校生活,改善人際關(guān)系及情緒狀態(tài)。
明明家庭情況特殊,父母關(guān)系不好,并且離婚一年多,由于關(guān)系不融洽,母親禁止明明和父親那邊相關(guān)的人聯(lián)系。家庭破碎,已經(jīng)讓明明承受巨大壓力,又不能和想念的父親見面,怕媽媽傷心,導致孩子更加內(nèi)向、沉默寡言,情緒低落,不愿意與人交流,也失去了少年該有的積極向上的活力。失去爸爸的孩子,也擔心失去媽媽,總害怕媽媽在家會受傷,會消失,心理消極雜念較多,比較敏感,這也影響明明的學習狀態(tài)和人際交往。
明明之前在就讀學校,學習都有課外輔導老師幫助輔導,也有一些比較熟悉的朋友?,F(xiàn)在新學校,沒有老師輔導學習,自覺性不夠好,由于家庭和性格本身的因素影響,導致情緒一直很低落。不善于人際交流,沒有結(jié)交到朋友,遇事時常哭泣,情緒不穩(wěn)定,出現(xiàn)人際困擾,不能順利適應學校生活。
在老師反映明明信息后,我開始在心理課堂上關(guān)注明明,有一次上課的時候,明明就主動找到我,希望可以和我聊一下,自己現(xiàn)在很不開心,我們預約了咨詢時間。
在第一次咨詢中,明明講述了他現(xiàn)在生活得很不開心和不順利,也不明白為什么總是想家,總是想哭。從交談中分析,該生在校內(nèi)各個方面都不能適應,由于家庭特殊對其身心的影響,使其情緒波動很大,最后以想家為借口要轉(zhuǎn)學,逃避現(xiàn)實。以前生活中,沒有出現(xiàn)過這么嚴重的情況。根據(jù)以上的資料,初步診斷,明明主要是學校適應不良及人際困擾的心理問題。從時間上看近兩周,有主動求助愿望,無幻視、幻聽現(xiàn)象,能區(qū)分主客觀世界,屬于心理咨詢范圍。
1.焦點解決短期咨詢
對明明初步評估后,我認為應該著重從改善人際關(guān)系入手,使之學會正常溝通交往方式,進而調(diào)節(jié)情緒,尋找與同學相處的技巧,從而適應校園生活。
人際交往是一個多環(huán)節(jié)、多方面的內(nèi)容。人際交往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交流,既包括接收他人給出的信息,也包括向他人發(fā)出信息;人際交往中有各種各樣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處理方式。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有利于適應生活中的許多方面,人際環(huán)境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空間。為此,我先采用焦點解決短期咨詢,把重點放在探索問題的解決上,而不糾纏問題的原因及問題本身,這個方法很適合于人際交往問題。
焦點解決短期咨詢分為三個階段:建構(gòu)解決方案階段,休息階段,正向反饋階段,每次共60分鐘。
(1)建構(gòu)解決方案(約40分鐘)
一次課后,明明情緒低落,其他同學開始起哄,該生又哭了,來到咨詢室。
師:看起來你現(xiàn)在很難過,我能感受到你的心情,哭出來會好一些。(共情)
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幫到你的嗎?(目標架構(gòu))
生: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會這樣,我心里總是很難受,想哭。
師:每個人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時,都會遭遇情緒的低谷期,這很正常。(正?;┠阍谑裁磿r候會不想哭呢?(尋找例外)
生:似乎沒有,我就是感覺很難過,一直都很想哭。
師:你是在學校里更想哭呢?還是在家里更想哭呢?(空間上的改變)
生:在學校里。
師:那你是在上課時更想哭呢?還是在下課時更想哭呢?(時間上的改變)
生:下課時。
師:你自己思考過為什么會這樣嗎?(個案本人是他自己問題的專家)
生:我想是因為我沒有朋友,我覺得班級同學都不理我,沒有人陪我玩,我就更想哭了。
師:你希望在朋友那里得到些什么呢?(重新建構(gòu)個案的問題,創(chuàng)造改變)
生:我希望有朋友可以一直都陪在我身邊,支持我,關(guān)心我,在我需要的時候,幫助我,在我失落的時候,鼓勵我,在我悲傷的時候,陪伴我,安慰我。
師:如果你剛才說的這樣的朋友,我們打10分的話,那么1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刻度化詢問)
生:彼此認識,知道名字。
師:那么2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學校碰到,打招呼。
師:那么3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可以一起簡單交流。
師:那么4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可以放學一起走。
師:那么5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可以相互借東西。
師:那么6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可以一起寫作業(yè)、討論問題。
師:那么7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可以相互幫助。
師:那么8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每天都和我一起玩、可以聊天的人。
師:那么9分的朋友,你認為是怎樣的?
生:每天都和我在一起的人,一起吃飯,一起寫作業(yè),一起玩,形影不離的人。
師:針對你剛才說的,給你現(xiàn)在的這些朋友打分,最高的能打幾分?
生:(想了想)8分。
師:很高興,你有這么高分數(shù)的朋友。(振奮性鼓舞)
生:嗯,我一直覺得我沒有朋友,沒想到我也有分數(shù)這么高的朋友??晌姨貏e想多擁有一些8分的朋友,怎么辦呢?
師:我們假設(shè),今天你回去睡了一覺,明天醒來,奇跡發(fā)生了,你擁有了更多8分的朋友,別人會注意到你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奇跡詢問)
生:我不會哭了,臉上也有笑容了,做什么事情都有勁了。
師:那么你會怎樣去對待你那位8分的朋友呢?
生:我會關(guān)心、幫助他,和他一起玩,一起商量,一起談心事……形影不離。
師:看起來,這個畫面真的很美。(建構(gòu)解決方案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建立良好的咨訪關(guān)系、構(gòu)建目標及解決歷程)
(2)休息階段(約10分鐘)
師:現(xiàn)在我們休息10分鐘,請你對我們剛才的談話進行回顧和思考。
(3)正向反饋(約10分鐘)
師:問題解決了,你會怎樣去對待你的朋友呢?
生:我會關(guān)心我的朋友,幫助他,主動找他交談……
師:真好。你看,你自己對于你的朋友們來說就是一個8分的朋友,這樣的話,每個人都會爭著搶著要做你的朋友。你將成為一個多么受歡迎的人?。』厝ヒ院?,你愿意讓自己成為一個8分或者更高分數(shù)的朋友嗎?
生:嗯,我愿意。
(正向反饋階段以贊美和鼓勵為主,使他堅定信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朝著已經(jīng)設(shè)定的目標,有意地多做一些“例外”的行為。)
2.團體沙盤游戲
發(fā)展心理學認為,同伴交往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途徑,正常的社會交往會促進兒童的成長及發(fā)育,同時,團體心理學理論認為,由于團體動力的作用,人在困難中可以得到更快速的成長,對青少年尤為顯著。
因此,在運用焦點解決短期咨詢的技術(shù)外,我運用團體沙盤游戲的技術(shù)進行干預,這個方法會使明明有更多機會和其他同學相處,從相處中引導如何與別人交往,接納別人同時也讓其他同學接納他,并建立起自己的人際關(guān)系圈。
隨后的幾次咨詢中,我都讓他主動找?guī)酌瑢W一起來做沙盤游戲,在游戲中重建他的人際關(guān)系圈,剛開始沒有人陪他來,我讓他不要放棄,先嘗試尋找他8分的朋友。
第三周開始,有3名同學陪他來了,從這一次的沙畫中,看得出他的與人交往方式還是比較被動,一切只憑自己的感受來做,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在擺放物件中會和其他同學有言語的沖突。
第四周團體沙盤的游戲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變化,他心靈深處有了轉(zhuǎn)化的現(xiàn)象,有這樣的場景:明明動手做了飛機場的跑道,并放了幾架準備起飛的飛機,是一種新的力量在注入,有新的想法正在準備飛翔,這是一個亮點。當然,他在做作品的時候,還是會和同學有言語的對抗。
第五周團體沙盤游戲中,出現(xiàn)更多的治愈現(xiàn)象。整個布局上看,不再局限于一個角落,而是運用沙具融入其他人的物件畫面中,人際溝通中有了主動性力量。擺放的物件中有水晶,充滿活力和生命力,是變換的重要標志。和班主任溝通過,他本人近一周的情緒好轉(zhuǎn)很多,已經(jīng)不再哭泣,做事能積極主動,也會尋求朋友的幫助,現(xiàn)在會說自己有很多的朋友可以一起玩,不再是開學時那樣哭泣、發(fā)呆,說自己沒有朋友了。
第六周,也是最后一周,他拿了大型的建筑物,在進行修建自己的工程,表明他在梳理自己的內(nèi)在秩序,從左上角集體無意識區(qū)域向中心延伸,在最后這次擺放物件過程中,沒有了同學之間的言語對抗,只有玩笑式的溝通方式,人也是笑呵呵,很開心的樣子。大家在擺放物件的過程中,都很放松、坦然,少了情緒的對抗。
3.家校合作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最重要的環(huán)境。我找家長談心,幫助家長尋找合適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以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關(guān)注孩子的心靈,還談及離異家庭的父母如何與孩子和諧相處的方式方法,努力將離婚家庭對孩子的傷害降到最低。
班級開展人際交往主題班會,全體師生學習提升人際交往能力及和諧相處的方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創(chuàng)建良性的家校環(huán)境。
明明從一開始的哭泣、退縮、逃避、想家、敵對同學,到接納、融入、平和,出現(xiàn)了較大的心理轉(zhuǎn)變,同時他在班級的人緣也好轉(zhuǎn),朋友也多了起來,班主任和家長反饋,該生改變很大,尤其是情緒狀態(tài),他不再是那個哭哭啼啼的小男孩,而是徹底走出了情緒的怪圈,成了開朗樂觀熱情的大男孩,他的人際關(guān)系圈有了較大的變化。
明明經(jīng)歷了一次自我完善、自我成長的過程,也基本上適應了新校園的環(huán)境生活,如果說全部處理好他的問題,還需要一些時間,但他已經(jīng)有足夠的能力獨自去處理剩下的問題,因此這是最后一次的輔導。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用自己的方法去處理自己的問題,他會有更多提升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