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彤
(寧夏石嘴山市第二中學,寧夏 石嘴山市 753200)
引言:眾所周知,教育要與時俱進,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高瞻遠矚,順應國家教育改革的方針的同時,更要追隨時代發(fā)展的腳步,從學生發(fā)展的實際出發(fā),尋求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學生學科能力的全面提升。在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學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及強大的功能,打造創(chuàng)新型、高效課堂,通過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產生良好溝通及良性互動,實現數學教學的更有效性。
數學是源于生活的一門重要學科,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受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常常忽略對學生數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的教育,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僅停留在書本表面,無法做到知識的有效拓展及延伸,限制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能夠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深入挖掘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若要實現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生活化,需要借助網絡,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連的部分做更加直觀、清晰的展示,便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識[1]。如數學教學生活化可以在課堂中利用網絡技術為學生打造熟悉的生活背景,同時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向學生滲透數學知識生活化的內容,使學生漸漸形成數學學習意識,鍛煉數學學習思維,能夠將數學學習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即教師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技能巧妙地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等多方面能力。
教師在任何學科教學中都要進行備課,備課的內容結合教學目標進行設置。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融入生活化教學內容,能夠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注意的是,課程內容的準備要從學生數學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做到有針對性地安排。課程內容的設計融入生活化,要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逐漸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利用網絡資源的優(yōu)勢,結合教材內容及教學目標,善于發(fā)掘數學知識生活化的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從而充分吸引學生,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充滿探索欲。如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中關于“正數與負數”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方法,為學生播放生活中常見的場景,如古人收支計數法、天氣預報等,尤其是天氣預報,基本每個學生都在電視上看到過,溫度的零上和零下記錄,就好比數字的正數與負數,以“0”為中間值進行溫度的衡量。利用網絡,在數學教學中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學生的數學學科意識,知曉數學是源于生活的一門有價值的重要學科。
我們無數次提到數學學科是源于生活的,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深刻掌握學科特點,并在教學中不斷進行滲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實踐中,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獨立思考與實踐,形成數學獨立思考意識,提升數學學科綜合能力。需要教師注意的是,數學教學生活化需要教師善于引導學生將生活實際與數學問題巧妙聯(lián)系在一起,建議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掌握相應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出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的問題,并帶領學生們一起進行討論與解決。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給學生開展數學小微課。微課的形式不一定是繁瑣復雜的,可以通過利用微信、QQ建立數學學習討論群。因為學校的數學教學時間相對有限,如果教師能夠將課下時間充分利用,不但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利用零散時間學習數學的機會,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使學生在生活中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和觀察的眼睛,提高數學學科意識。如學習“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設置問題:我在哪?教師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繪制不同的場景,由學生描述位置,如電影院、會議室或者餐廳,通過學生的觀察與總結尋找坐標的規(guī)律以及正確的記錄方法,不但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有了深入了解,更形成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對于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科綜合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網絡時代下,初中數學教育教學生活化順應教育改革的目標要求,對于形成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科綜合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應不遺余力地對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方法進行積極探索,進而應用到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去,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