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莉
(陜西省洛南縣城關街道工農(nóng)小學,陜西 洛南 726100)
對于教師來說,兒童文學是一種素養(yǎng)。
教師閱讀兒童文學,不是為了提高教學水平,指導兒童閱讀,還是一種職業(yè)的素養(yǎng),甚至是做人的素養(yǎng)。有了這種素養(yǎng),既有利于教學,也有利于豐富情感世界。因為兒童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可以幫助我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現(xiàn)兒童,從而增進對兒童的理解,確立科學的教育觀和兒童觀。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培養(yǎng)兒童文學趣味,提高鑒賞水平,提高兒童文學素養(yǎng)呢?
兒童文學作品題材豐富,藝術形式與技巧多種多樣,教師應該更多地關懷兒童文學發(fā)展的歷史,特別是中國的。狹義的兒童文學,歷史也許沒那么久遠,而廣義的兒童文學就有悠久的歷史了。像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傳統(tǒng)童謠,還有那些適合兒童閱讀的作品,如《西游記》,都是很豐富的。這些都要求教師要有一個開闊的兒童文學視野。中國的兒童文學借鑒外國的題材、體裁,出現(xiàn)了一些科幻的、魔幻的作品。有的作品,如《小王子》,是一本童話書,“成人的童話”,從它的內涵來看,的確是很豐富的。這些年來,中國的童話創(chuàng)作,又出現(xiàn)了“熱鬧派”與“抒情派”童話。還有“小藝術的兒童文學”和“通俗的兒童文學”的提法等等。這些都是老師們需要關心的。知道了這些,通過廣泛地、大量地閱讀,教師就會更加了解孩子的世界,重新認識如何看待孩子,如何看待我們的天職的問題。
兒童文學是展示愛與美的文學。兒童生活中有很多很美的東西,值得我們去親近和賞識。以寫詩為例,孩子寫詩,常常是“無師自通”孩子們大膽地想象,流動在字里行間的音樂,是令人驚喜的,教師應多留心孩子們寫的詩。可以確信,孩子是天生的詩人。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就是在反映兒童內心世界的美和愛。當我們閱讀這些作品時,需要我們溯求源,去孩子那里尋找源頭,讓我們的身心得以回歸,回歸到我們童年的時代。普爾什文曾給孩子們寫過許多優(yōu)秀的作品,他說:“要知道我筆下寫的是大自然,而我心中想的卻是人。”兒童文學會領我們走向充滿愛與美的天地與境界。
教師們是最具有生活儲備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相當多一批作家,都曾有過做教師的經(jīng)歷。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最適合作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人,是中小學教師?!蹦阌猩睿逊e累的素材,變成作品,培養(yǎng)運用語言的能力,再去講解課文的時候,你一定講得很生動、很活潑,這與教學是互補的。你通過寫作,用你的作品貼近了兒童,這與單純地談一些教學理論的體驗是不同的。再進一步,當你去輔導學生閱讀寫作的時候,你一定會有自己獨到的方法與見解。
提高兒童文學素養(yǎng),是一種生活的境界。如果我們終生都能保留一顆童心,那我們的一生都會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