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冬 魏洪河 戴嘉穎 曾冬冬
(1.上海城建職業(yè)學院機電工程與信息學院 上海 201415)(2.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發(fā)中心 上海 201203)(3.上海健康醫(yī)學院醫(yī)療器械學院 上海 201318)
近年來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的各個領域,各大中小型醫(yī)院也開始逐漸建立起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了醫(yī)療、護理、醫(yī)技、掛號收費業(yè)務等一系列信息化管理,在醫(yī)院管理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有一些沒有覆蓋的范圍,如新生兒管理[1~2]。
對新生兒信息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是提高產科醫(yī)療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長期以來,產科工作量巨大,護理人力資源缺乏,護理糾紛增加。一旦發(fā)生糾紛,護士很難舉證自己無過錯。近年來,國內新生嬰兒在醫(yī)院丟失的事件經常發(fā)生。新聞媒體偶有報道由于醫(yī)護人員的疏忽而導致寫錯新生兒性別或錯換新生兒導致醫(yī)療糾紛的事件。這些事件一旦發(fā)生,會給醫(yī)院和家屬帶來巨大損失和影響。另外,產科面對的新生兒管理數據比較多,登記、統計工作必須由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護士工作費時費力、準確性差[3~5]。
傳統的嬰兒管理通常采用人工看護管理方式,該管理方式往往容易因錯誤識別而導致被調換和被盜竊事件發(fā)生。這種管理方式存在較多弊端:
1)在嬰兒標識中,往往采用的是可反復解系的各色布帶或寫上嬰兒名字的腕帶對嬰兒進行標識,或者用寫上嬰兒姓名的膠紙貼在嬰兒額頭,這些標識往往不易防水,容易脫落,也可以人為解開;母嬰標識往往不相同并且也無關聯,無法及時發(fā)現和杜絕嬰兒被惡意調換及醫(yī)護失誤調換等事故的發(fā)生[6~7]。
2)嬰兒標識不能準確識別,無法方便、隨時地檢查嬰兒的身份,以及嬰兒與家長身份的關聯,給惡意和無意調換嬰兒帶來機會,無法進行嬰兒出院時的準確移交[8]。
3)只有紙質病歷記錄,且記錄信息有限,字跡難辨,不易查詢、分析、統計等,記錄的工作量也很大[9]。
針對當前在新生兒管理上的諸多問題,本文設計了新生兒信息管理及追溯系統,充分考慮了新生兒出生登記、日常護理、出院等各個環(huán)節(jié),能解決新生兒的管理、護理、差錯及私自出院等問題,提升了醫(yī)院的醫(yī)療服務質量。
在本系統中,為每個新生兒佩戴RFID腕帶,通過固定式讀寫器掃描RFID電子標簽腕帶來讀取嬰兒的各種信息,經過無線網絡傳輸到數據中心服務器進行集中管理。
系統分為新生兒信息管理和新生兒信息追溯兩個模塊。
新生兒信息管理模塊主要記錄從產婦入院,新生兒出生,疫苗接種,日常檢查以及新生兒出院等各個主要環(huán)節(jié)的數據。
1)在孕婦入院時,發(fā)給孕婦一張IC卡作為其唯一標識,同時登記孕婦的姓名、年齡等基本信息。
2)新生兒出生后,給他(她)佩戴一個RFID腕帶,用腕帶號作為其唯一標識,并把這個腕帶號和母親的IC卡號綁定。同時由RFID讀寫器讀取腕帶號,系統會根據腕帶號生成并打印一張二維碼,將二維碼貼在嬰兒小床上作為小床號。在新生兒出生時,需要記錄其生理數據,包括心跳,血壓,體重以及接生醫(yī)生等信息,并用攝像頭拍下照片,發(fā)送到服務器。
3)出生后的住院期間,醫(yī)護人員通過手持移動數據終端PDA,錄入嬰兒日常檢查以及疫苗接種的數據,自動傳送到服務器。在疫苗接種的瞬間,會啟用攝像頭拍攝照片。
4)出院時,應比對腕帶號、小床號、母親的IC卡號是否匹配,防止抱錯或偷盜嬰兒。比對正確后準許出院,稱出嬰兒的出院體重,用攝像頭拍攝嬰兒出院照片,并打印一張帶有一維碼的出院小票并貼在病歷本上,便于家長日后查詢。
新生兒出院之后,家長憑醫(yī)院發(fā)的一維碼出院小票,可以在醫(yī)院的查詢終端上,用掃描槍掃描出院小票上的一維碼,便可查詢新生兒的相關信息;或者通過互聯網,在醫(yī)院的嬰兒出生追溯網頁上輸入一維碼的編碼,也同樣可以查詢到。查詢的主要內容如下:
1)該嬰兒在醫(yī)院的出生信息,包括出生日期,出生時的生理狀況,接生醫(yī)生以及出生時所拍攝的照片。
2)該嬰兒在醫(yī)院接種的疫苗名稱,接種日期,接種醫(yī)生以及注射疫苗時所拍的照片。
3)嬰兒的出院信息以及出院時所拍攝的照片。
新生兒信息管理及追溯系統是物聯網技術在醫(yī)療健康領域的一次典型應用。物聯網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jiān)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物聯網層次結構分為三層,自下向上依次是: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如圖1 所示[10~12]。
圖1 基于物聯網的系統架構
感知層是物聯網獲取識別物體、采集信息的來源,其主要功能是識別物體,采集信息。本系統的感知層由一維碼標簽及識讀器、二維碼標簽及識讀器、RFID標簽及讀寫器、攝像頭等感知終端構成。
傳感器感知到基礎設施和物品信息后,需要通過網絡傳輸到后臺進行處理。網絡層由各種有線和無線通信網組成,本系統中包括WiFi網絡,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
應用層是物聯網和用戶(包括人、組織和其他系統)的接口,它與行業(yè)需求結合,實現物聯網的智能應用。本系統中包括客戶端、PDA、查詢機等。在客戶端應用程序的實現上,采用跨編程語言、跨操作系統平臺的Web Service技術完成信息的遠程調用,使得軟件開發(fā)設計變得簡單、可擴展[13~14]。
新生兒管理系統包括產婦入院、新生兒出生登記、綁定腕帶號、二維碼生成與打印、新生兒床號管理、日常檢查、接種疫苗管理、產婦出院等業(yè)務管理模塊。
這里以產婦入院登記模塊進行說明。產婦到醫(yī)院進行入院登記,由醫(yī)院相關人員對產婦的IC卡號、姓名、性別、生日、證件類型、證件號碼、登記日期家庭地址、本人聯系方式、緊急聯系人、關系、聯系電話、聯系地址、備注等信息進行入院登記、編輯及查詢等。
表1 產婦入院登記模塊的設計
除了直接將信息寫入數據庫的方法外,也可調用Webservice服務將信息寫入數據庫。本系統中新生兒出生登記和產婦出院模塊都是調用Webser?vice服務來處理的。
PDA終端設計了兩個功能:其一是給新生兒注射疫苗的記錄;其二是給新生兒日常檢查。
PDA新生兒接種疫苗模塊的PDA界面如圖2所示。
圖2 手持PDA系統的新生兒疫苗接種界面
該程序在在VS2008環(huán)境下命名為NLSCAN.MacCtrl,是一個通過Webservice服務發(fā)送到數據庫的程序,程序內部主要分為以下三塊,如表2所示。
表2 新生兒疫苗接種模塊的設計
新生兒日常檢查模塊的PDA界面如圖3所示。
圖3 新生兒日常檢查界面
該程序在在VS2008環(huán)境下命名為DailyExami?nation,對數據庫的操作都是通過SQL語句完成的,和接種疫苗相比是兩種不同的方式,如表3所示。
表3 新生兒日常檢查模塊的設計
WebService是一種構建應用程序的普遍模型,可以在任何支持網絡通信的操作系統中實施運行;它是一種新的Web應用程序分支,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塊化的應用,可以發(fā)布、定位、通過Web調用。WebService是一個應用組件,它邏輯性地為其他應用程序提供數據與服務。各應用程序通過網絡協議和規(guī)定的一些標準數據格式(Http,XML,Soap)來訪問 WebService,通過 WebService內部執(zhí)行得到所需結果。WebService可以執(zhí)行從簡單的請求到復雜商務處理的任何功能。一旦部署以后,其他WebService應用程序可以發(fā)現并調用它部署的服務[15]。
通過WebService傳送數據,既可以完整地傳送數據,還可以將非文字數據(包括圖片)發(fā)送到服務器上。最關鍵的是,用戶只可以調用服務器端提供的方法,卻無法對數據庫進行操作,也就是在不接觸數據庫的情況下,完成了數據的傳送。這樣可以有效加強數據庫的保密性。
本系統中,使用了三個WebService方法:AddB?abyInfo,AddVccine,AddoutBabyInfo,如表4所示。
1)AddBabyInfo方法:用于客戶端,在新生兒出生時調用,用于向服務器發(fā)送新生兒出生信息,以及拍照上傳服務器。
2)AddoutBabyInfo方法:用于客戶端,在新生兒出院時調用,用于向服務器發(fā)送新生兒出院信息,以及拍照上傳服務器。
3)AddVaccine方法:用于PDA上,在新生兒接種疫苗時調用,用于向服務器發(fā)送新生兒接種疫苗信息,以及拍照上傳服務器。
表4 WebService方法的使用
以AddVccine這個WebService方法為例進行說明,方法可以向數據庫發(fā)送新生兒注射疫苗的信息,如表5所示。
表5 AddVccine方法
通過新生兒信息管理及追溯系統,保證了新生兒從出生到出院期間能得到專業(yè)、可靠的醫(yī)療服務,出院后還能進行新生兒信息的查詢和追溯[16]。本系統能對醫(yī)院內的新生兒進行監(jiān)督管理,主動預警、避免事故的發(fā)生,減輕醫(yī)院護士大夫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醫(yī)院的信息化水平,推動醫(yī)院嬰兒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規(guī)范化、實時化發(fā)展,并且可以實現新生兒信息的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