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夢溪小學 孫 潔
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的重要形式,可以較好地推動學生的主體發(fā)展,加強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和溝通,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1.提升學生“聽”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認真聽取小組成員的發(fā)言,才能進一步提出自己對于問題的見解和意見,這就可以較好地提升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專注傾聽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更好地相互交流和溝通。
2.提升學生“說”的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限制,他們所擁有的語言詞匯量還明顯不足,在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時通常難以組織合理的語言,導致自己處于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之下,也無法坦然面對教師。而在小組合作交流學習之中,則相對能夠放開自己的心情,在自己沒有清晰地組織和表達語言的時候,同學通常會給予及時的、積極的幫助和提示,這樣可以較好地提升學生“說”的能力。
3.提升學生“讀”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可以在小組內(nèi)部進行閱讀,并對于閱讀中出現(xiàn)的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并且在小組成員的示范閱讀之下,可以較好地相互學習和借鑒,體會文本中內(nèi)蘊的思想情感,使學生的閱讀更富有情感,更為流暢和自然。
1.注重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情境
在小學語文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創(chuàng)新改革中,教師要精心組織和預設相關(guān)的情境,以直觀、生動而形象的情境和場景喚起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的激情,要基于小學生的認知層次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預設的情境之中充分感知和體驗,更好地體悟和理解課文中的內(nèi)容,大膽想象和聯(lián)想,進而實現(xiàn)對文本的頓悟和理解。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黃山奇松》一課中,教師可以借助于黃山風景的錄像視頻資料,創(chuàng)設黃山奇景的情境和場景,使學生快速入情入境,激發(fā)起內(nèi)心探究和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幻想著揭開黃山奇松的神秘面紗,繼而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想象,結(jié)合文本中的“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想象黃山的山頂之上、陡崖邊,到處都有瀟灑、挺秀的奇松,感受到黃山的奇與美。在教師的鼓勵和描繪之下,學生的頭腦之中形成了一幅美妙的畫面,在小組合作交流中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將自己頭腦中想象出來的黃山美景以簡筆畫的形式描繪出來,以圖畫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更為深入而透徹地理解文本中的詩意和美感,體悟作者流露的寫作情感。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學習,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在小學語文合作交流學習活動中,可以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結(jié)合不同學生的性格、學習興趣、學習能力進行分組,各人負責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在小組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中集思廣益、學會傾聽,并在交流和探討中開拓自己的思維。教師在學生的小組合作交流活動中,要教會學生合作交流的方法,注重突出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的主體性地位和意識,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從而激發(fā)學生在小組合作交流中的創(chuàng)新思維。例如:小學語文的“字卡玩玩轉(zhuǎn)”游戲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合理分組,小組內(nèi)部成員可以邊組字邊組詞擴句,其他成員則要自覺充當小老師,對于學生組字、組詞擴句中存在的錯誤及時指出并糾正,在這個游戲活動之中,學生都躍躍欲試,爭先恐后地進行搶答,充分激活了小學語文課堂,在游戲?qū)W習的合作交流活動中放飛了思維,在游戲結(jié)束之后還有意猶未盡之感。又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三顧茅廬》一課中,教師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進而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學習,可以讓小組內(nèi)部成員進行角色扮演的合作學習,讓小組內(nèi)部成員自由討論,設計不同的人物角色扮演,如誰扮演劉備、誰扮演諸葛亮,并且由小組成員自主設計人物表演的動作和神態(tài),在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可以較好地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相互提示和啟發(fā)之下,全面提升角色扮演的主動性,更好地挖掘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
3.實現(xiàn)精彩的小組合作互動與交流,張揚學生的個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的小組互動,要營造平等、愉悅、寬松的小組合作交流氛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自如地沉浸于小組合作互動環(huán)境之中,在教師的真誠、微笑、飽滿的精神之下受到強烈的感染,進而更好地釋放自己的個性,在小組合作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更好地表達出更好的自己,從而點燃學生學習智慧的火花,更好地享受小學語文合作交流學習所帶來的樂趣。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教學內(nèi)容《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分組閱讀,通過學生的閱讀,體會大自然中神奇的景象和奧秘,結(jié)合自己生活中的體驗進行合作學習和交流,將自己對于不同景色的體驗進行分享。
4.讓學生有充足的討論和交流時間
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小組合作交流的效果,教師要充分預留給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和探討的時間,要讓學生的思路得以展示,能夠?qū)φZ文學習中的問題進行自讀自悟,通過反思和深化,推動小組合作學習的進一步深入。例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陶校長的演講》一課中,教師可以預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討論和交流,如:“陶校長的演講內(nèi)容是什么?”“每天四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做到?”在給予學生充足的討論時間的條件下,可以更好地提升合作交流、自主討論的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xiàn)全面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和知識層次,開展多樣化的小組合作交流和探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識和問題自主思考及解決能力。
【參考文獻】
[1]于雪芹.小學語文教學策略[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
[2]韓銳.中加小學語文練習冊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