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 王麗麗
從讓學引思理念出發(fā)來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會讓語文課教學的方向性更強,教學的內(nèi)容和目標都更加清晰,也更加有助于學生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教師可以充分解讀讓學引思理念,明確語文課教學應當有的側重點,并且明晰學生能力和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方向,這樣才會讓教學的綜合實效更高。以讓學引思作為向導,可以更深入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更強,并且會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學生也可以在語文課堂中有更多實質性的收獲。
讓學引思理念可以和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相結合,并且可以以各種形式在課堂教學中得到體現(xiàn)。首先,教師可以關注學生預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設定相應的預習任務,讓大家可以提前熟悉課文。小學時期的語文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完成基本的基礎知識積累,而且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讓學引思理念出發(fā)能夠推動這些教學目標更好地達成。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的預習習慣和預習能力,在學生還沒有熟悉課前預習前,可以先設定非常明確的預習任務。如果學生的預習能力已經(jīng)有了積累和提升,則可以設置開放程度更高的預習任務。教師靈活地進行教學目標和預習要求的調(diào)節(jié)與變化,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過程,學生也能夠在自己已有的基礎水平上得到更好的發(fā)展鍛煉。
普遍來說,小學生還不具備課前預習的習慣,因此,教師可以首先設置非常明確的預習任務。比如,在講解《泉城》前,我給學生們布置了預習任務:(1)能夠流利地閱讀課文;(2)學會這篇課文中的生字,對重點的四字詞語進行積累;(3)品析關鍵詞,了解各個泉的特點。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而言,前兩個預習任務基本都能完成,而第三個預習任務需要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品析鑒賞課文,對于很多學生而言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來完成,可以真實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教師無論是在布置預習任務還是評價學生的預習表現(xiàn)時,都要以開放的態(tài)度展開,要讓學生有更多的表達自己理解和思考的平臺,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維。這才是讓學引思理念融入具體教學中的體現(xiàn),也能夠讓學生基于這樣的學習背景得到更多思維能力的有效訓練。
在課堂教學中也有很多融入讓學引思理念的機會,教師首先要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將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xiàn)出來,這樣才可以給學生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的鍛煉提供機會,同時,教師要給大家提供更多獨立探究的空間,將更多問題探究的環(huán)節(jié)和文本分析講解相結合??梢宰寣W生在熟悉文章后自己分析文章主題或者情感表達,讓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充分發(fā)揮,這樣才會真正鍛煉大家的學習能力與思維能力,并且以這種形式展開的課堂氛圍會更加活躍,學生參與的熱情會更高。因此,教師要多從教學形式和教學組織方式上融入靈活多變的元素,這樣才會讓讓學引思理念融入課堂更好地得到實現(xiàn)。
教師可以多以對話或者提問的方式來增強課堂互動,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提升學生課堂參與程度的方式。比如,在講解《大自然的文字》這篇課文時,我首先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問題情境,提問學生:“大家最近有沒有讀書?讀書中你們獲得了什么感悟?”接下來,我讓學生們對此展開交流討論,并闡述了自己的意見。接下來我說道:“今天我們來讀一本特殊的書,它叫作‘大自然’,那么,大自然中的文字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指導意義呢?”隨后鼓勵大家結合這個問題再來展開討論,整個課堂氛圍輕松而活躍,對于這個大家普遍熟悉且感興趣的話題,學生有很多感受和心得想要分享。用這樣的方式組織與構建課堂,會讓學生有很多參與的空間,學生不僅學習的自主性更強,大家的思維也會非?;钴S,這才是將讓學引思理念融入課堂的良好范例。
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以及學生基礎知識積累的慢慢深入,教師可以逐漸轉變教學方向和側重點,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重心也可以相應有所調(diào)整。教師可以更多地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多思考,并且多表達多樣性的理解和想法。這是讓學引思理念的核心,也是基于語文課堂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文章時多設計各種提問,問題的多樣性和發(fā)散性要更強,讓學生的思維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這樣的背景下的文本分析和語文課的學習都會變得更加輕松有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更高。
比如,在講解《變色龍》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這篇文章可以給學生提供非常深的挖掘和探究空間,學生可以從各個角度和層面剖析文本的主旨。教師要充分利用這樣的教學文本,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因此,教師除了可以設計一些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外,還可以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如在講解課文中“放回變色龍”這部分時,向學生提問:“同學們,如果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只顏色多變的變色龍后,你們會如何處置它?”大家聽到這個問題后都很興奮,不少學生都分享了很多很有趣的想法,課堂氣氛非?;钴S。教師只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進行交互分享,鼓勵學生思維的多樣性,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才會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