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衛(wèi)坤
(中山紀念圖書館,廣東 中山 528400)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互聯(lián)網技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人們的社交活動也更多地在網絡上進行,這促進了社交網絡的迅猛發(fā)展。在此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如何利用社交網絡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服務,成為當前公共圖書館的一項重要課題。
社交網絡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信息資源傳播正在朝著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fā)展,媒體受眾也具有多樣化和年輕化趨勢。在社交網絡的推動下,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huán)境也具有顯著性變化,即從傳統(tǒng)單一、點到面的“人與書”“大閱讀”模式向社會化、多維度的“快閱讀”“微閱讀”“推閱讀”等模式轉變,這對公共圖書館閱讀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隨著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與社交網絡的不斷融合,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也發(fā)生了轉變,圖書館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文獻集散中心和閱讀推廣的主要組織者,更是閱讀推廣的合作者和倡導者,這使公共圖書館的閱讀環(huán)境發(fā)生了質的轉變。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人們憑借網絡技術將公共圖書館中的多種信息有效聚合在一起。大數(shù)據(jù)、互聯(lián)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了圖書館信息推送的主動性,為用戶提供更為人性化和精細化的閱讀推廣服務。
目前,各種社交媒體的應用使年輕用戶更加樂于使用微資源自主學習。為此,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也應做出相應改變:即閱讀推廣服務適當向年輕用戶傾斜,給他們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年輕用戶群體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閱讀推廣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為年輕用戶提供高效的閱讀服務,確保他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得所需信息資源,從而有效擴大公共圖書館的閱讀受眾群體,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各種智能APP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交流方式和閱讀習慣,使用戶能夠隨時參與和分析信息環(huán)境,這對傳統(tǒng)模式下的學習方式、閱讀行為產生了極大沖擊。從搜索資源的方式來看,信息獲取途徑和傳遞手段等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應從傳統(tǒng)信息交互模式向現(xiàn)代交流與互動模式轉變,從而使用戶體驗到閱讀的樂趣,促進資源和知識的共享,提升閱讀效果和滿意度。
社交網絡的推廣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共圖書館資源形式的多樣化。社交網絡平臺是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手段的有效補充,其通過社交網絡平臺可向用戶提供如視頻、語音、動畫、純文本、鏈接等內容,有助于滿足不同用戶的資源需求。另外,用戶還可通過社交網絡平臺與他人進行交流和互動。劉曉云將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分為信息感知、資源利用、鞏固和評價四個階段[2]。因此,公共圖書館應針對不同的用戶提供資源設計、資源推送及在線答疑等服務,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引導用戶感知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主題,能夠激發(fā)用戶參與閱讀的興趣和主動性。在此階段,首先,公共圖書館應對用戶的閱讀環(huán)境進行預測,以了解用戶的閱讀偏好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制訂閱讀計劃,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的交流方式,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其次,公共圖書館在信息資源的推送方面也應因人而異,以調動用戶閱讀的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參與閱讀推廣活動。最后,公共圖書館應為用戶設計不同的閱讀模式,使他們能夠在不同的閱讀環(huán)境選擇不同的閱讀模式。如情景感知、延時閱讀、聽覺閱讀、視覺閱讀等[3]。
為了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公共圖書館應不斷豐富閱讀資源,拓寬閱讀渠道。同時,公共圖書館應根據(jù)閱讀推廣的目標和人群進行分類,根據(jù)不同類型用戶的閱讀習慣,準確推送信息資源,以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閱讀需求。閱讀任務設計也是圖書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過將不同的任務分配給不同用戶,達到實時點評和反饋用戶學習情況的目的,從而有效提高用戶的閱讀效果[4]。
公共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目標不僅是為了促進用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為了讓用戶通過自主學習,提升自身素質。這是一個由簡到繁、由淺入深的過程,公共圖書館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讓用戶逐漸加深對閱讀素材的認識,并將其融入自身的知識結構[5]。公共圖書館應根據(jù)用戶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信息資源和閱讀內容設計,增強資源推送的精準性。用戶通過社交網絡及時將自己的閱讀心得與他人進行交流,可以提升閱讀的愉悅感,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和閱讀水平[6]。
公共圖書館應根據(jù)不同閱讀環(huán)境設計不同的閱讀測試試題,并對平臺用戶進行合理分類,針對不同類型用戶推送不同的測試試題,使用戶都能夠積極參與圖書館組織的閱讀測試活動,參與測試活動的用戶要及時將測試結果上傳至平臺。當圖書館接收到測試結果反饋信息后,館員應及時對其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和判斷,并將評價和判斷結果反饋給用戶[7],從而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并改正用戶可能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不足,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率。
現(xiàn)今社會,社交網絡平臺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給用戶的閱讀習慣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公共圖書館只有適應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要求,閱讀推廣才能取得更大的發(fā)展空間。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應與社交網絡平臺進行有效結合。為達到預期目的,公共圖書館首先應了解用戶的信息需求,并將現(xiàn)代化元素融入其所推送的各種微資源中,從而為用戶提供具有閱讀價值的信息資源,減少碎片化、跳躍性、快餐化和無序化閱讀給用戶造成的不良影響,有效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影響力[8]。圖書館還可以將社交網絡與公眾平臺相聚合,對用戶進行分組,向用戶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資源,縮短用戶的信息獲取時間,提升用戶的體驗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lián)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也應進行相應改變。為此,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應建立閱讀推廣網絡共同體,在這一網絡共同體中,用戶可以通過QQ空間、微博、BBS等平臺進行交流和互動,轉發(fā)和分享閱讀資源或觀點。社交網絡平臺的在線與離線等功能,有助于用戶之間采用文字、語音等方式隨時隨地進行溝通。姜進認為,公共圖書館在建立網絡共同體后,為增強用戶的參與度,應注意對其進行相應的維護[9]。
“互聯(lián)網+”與社交網絡的融合,為公共圖書館閱讀資源推廣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共圖書館應打破傳統(tǒng)思維的束縛,在實現(xiàn)閱讀服務內容跨界的同時,還應在圖書館資源設計和服務方面實現(xiàn)跨界,從而達到閱讀資源廣泛傳播的目的。閱讀服務的跨界是在圖書館閱讀推廣基礎上,對“閱讀+”“社交網絡+”等一系列特色服務模式進行延伸和拓展,并利用“云計算”和“互聯(lián)網+”技術,在圖書館平臺中對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共同建立可以共享的閱讀資源庫,實現(xiàn)各種資源的互聯(lián)互通。圖書館還應擴大閱讀主題,設計“閱讀+生活”“閱讀+娛樂”“閱讀+旅行”等閱讀主題。這有助于提升用戶的參與度,同時也更符合用戶的閱讀體驗,能極大地激發(fā)用戶參與閱讀推廣的熱情,實現(xiàn)提升用戶人文素養(yǎng)的閱讀目標[10]?!盎ヂ?lián)網+”與社交網絡的融合是實現(xiàn)閱讀推廣跨界的關鍵,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fā)揮社交網絡和互聯(lián)網思維的優(yōu)勢,對其進行有機整合,建立跨平臺的多維推廣體系,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資源。
互聯(lián)網技術的推廣,極大地拓寬了人們的視野,使人們能夠隨時隨地獲得海量的信 息?;ヂ?lián)網環(huán)境下,任何組織或個人都能夠成為信息的傳播者和生產者,公共圖書館可充分利用社交網絡平臺建立具有“微時代”特征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體系,以增強用戶的凝聚力,提高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效果。
閱讀推廣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直接影響到國民素質的提升。目前,在社交網絡平臺得到廣泛應用的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fā)揮社交網絡平臺的優(yōu)勢,對閱讀推廣服務和管理體制進行創(chuàng)新,構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服務平臺,推動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從而實現(xiàn)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嚴貝妮,鞠昕蓉.我國公共圖書館數(shù)字閱讀推廣模式與創(chuàng)新研究[J].圖書館,2017(10):62-65.
[2] 劉曉云.地方文獻征集及閱讀推廣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以岐山縣圖書館為例[J].當代圖書館,2017(3):48-50.
[3] 王建紅.社交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閱讀推廣的關聯(lián)與創(chuàng)新[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6(2):63-66.
[4] 范并思.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fā)展趨勢[J].圖書館雜志,2015(4):11-15.
[5] 李芙蓉,李常慶.美日公共圖書館動漫閱讀推廣活動探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11):33-42.
[6] 李海燕.我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綜述[J].圖書館雜志,2016(2):103-110.
[7] 馮薏儒.基于均等化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7(5):7-8.
[8] 曹雪梅.基層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探索[J].圖書館建設,2013(10):42-44.
[9] 姜進.“互聯(lián)網+”時代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跨界融合服務發(fā)展范式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6(12):85-87.
[10] 滕云霞.基于用戶數(shù)據(jù)的公共圖書館館藏優(yōu)化與閱讀推廣實證研究[J].圖書館,2014(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