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泰元
去年5月初有段比武視頻在網(wǎng)上瘋傳,片中自由搏擊教練“秒殺”KO了太極拳師。中國功夫只是花拳繡腿的論調(diào)又再度引發(fā)廣泛熱議。
太極拳(t?ai chi)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圖騰之一,講究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fā)力、四兩撥千金,卻在自由搏擊(kickboxing)的猛攻下一敗涂地,慘不忍睹。姑且不論雙方的背景是否相稱和具有代表性,也不論對打的規(guī)則與形式是否合理,單看結(jié)果,太極拳出現(xiàn)了這樣難堪的畫面,的確讓人喟嘆,引人反思。
根據(jù)《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太極拳于1962年首度見諸英文文獻,以傳統(tǒng)“威妥瑪拼音”(Wade-Giles)的完整形態(tài)t’ai chi ch’uan現(xiàn)身英文,載于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的名作《今日紅色中國:大河彼岸》(Red China Today: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是作為一種“健身操”(calisthenics)而為西方所知的。1968年11月22日,英國的《泰晤士報》(The Times)也報道了太極拳,重點提到了其中的一式“抱虎歸山”(Embrace Tiger and Return to Mountain),并介紹說太極拳是中國的一種健身操體系(a Chinese system of callisthenics),能讓身體柔韌、強身健體、心平氣靜。這樣健身、修行式的觀點也是長久以來外界對太極拳的認知。
英文“維基百科”(Wikipedia)對太極拳的處理十分詳盡、圖文并茂,開門見山就扼要明言,說太極拳是“一種中國武術(shù)的內(nèi)家功,是為了防身與健體而練的”(an internal Chinese martial art practiced for both its defense training and its health benefits)。英文“維基”與時俱進,指出太極拳并非只是柔而無剛的健身操,也能用來防身比武。只是,迅攻猛打的自由搏擊對上慢條斯理的太極拳,事后諸葛,結(jié)果并不出人意表。
說到中國功夫,不得不提與太極拳大相徑庭的剛性門派。1966年到1967年,李小龍(Bruce Lee)在美國的電視劇《青蜂俠》(The Green Hornet)中擔綱功夫高手的要角加藤(Kato),廣受歡迎。1971年到1973年,李小龍躍上大銀幕,主演了《唐山大兄》(The Big Boss)、《精武門》(Fist of Fury)、《猛龍過江》(Way of the Dragon)、《龍爭虎斗》(Enter the Dragon)等四部功夫電影,狂掃歐美。從此中國功夫揚名于世,許多洋人甚至特地為此來華,不遠萬里拜師學藝。
“功夫”的英文是依威妥瑪拼音直接音譯的kung fu,絕大多數(shù)中型以上的英英詞典均有收錄,李小龍50年前的貢獻功不可沒。李小龍的功夫根植于詠春拳(Wing Chun),他在1967年11月接受美國武術(shù)與搏擊雜志《黑帶》(Black Belt)采訪時說:“我的成就歸功于之前詠春拳的訓練?!保↖ owe my achievement to my previous training in the Wing Chun style.)從此詠春拳為西方所知,廣東話音譯的Wing Chun也成為英文詞匯的一員。
李小龍自創(chuàng)了形式不拘、非典型非傳統(tǒng)的中國功夫“截拳道”(jeet kune do),以迅速截擊對手來拳為要義,后來也成為許多歐美流行文化、電子游戲的重要元素。這個廣東話音譯的jeet kune do已收錄于權(quán)威詞典,是個地位穩(wěn)固的英文詞匯。
李小龍在電影《精武門》里首度將雙節(jié)棍(又稱雙截棍)搬上大銀幕,在隨后的幾部電影也都有雙節(jié)棍的精彩演出。自此之后,雙節(jié)棍便在全世界造成了一股風潮,連美國警察也開始佩帶雙節(jié)棍作為武器。雙節(jié)棍的英文nunchaku(又作nunchuck)來自沖繩日語,起源于中國閩南話的“兩截”。
李小龍1973年7月20日于香港病逝,時年僅33。隔年1974年4月13日,英國周刊《書商》(The Bookseller)給當時的功夫熱做了總結(jié):“近來,大眾對中國古老防身術(shù)‘功夫’的興趣飆升,此乃受到李小龍的幾部電影……和《功夫》電視劇所激勵?!保═here has been a great upsurge of popular interest recently in kung fu, the ancient Chinese art of self-defence, encouraged by the films of Bruce Lee… and the television series Kung Fu.)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橫掃歐美,確立了kung fu(功夫)、Wing Chun(詠春拳)、jeet kune do(截拳道)、nunchaku(雙節(jié)棍)在武術(shù)與英文的地位。李小龍過世前后的1972年至1975年,美國播出了紅極一時的《功夫》(Kung Fu)電視劇,飾演主角少林武僧的演員大衛(wèi)·卡拉?。―avid Carradine)進一步鞏固了中國功夫的地位,并把少林武術(shù)引進了歐美的流行文化,Shaolin、wushu二詞也進入了英文詞匯的殿堂,我們也必須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