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陶行知小學 吳 燁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在日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并通過感知、體驗、合作、實踐等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提升英語語言能力。由此可見,體驗教育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在平時,我也會根據(jù)教學實際,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體驗活動,讓童心在參與體驗中自由地馳騁,以此幫助學生獲得英語學習的快樂。
這是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8的內(nèi)容,主題是At Christmas,教學的目的除了是幫助學生認知新的單詞和短語之外,還要讓學生知道在圣誕夜前、中、后所要做的事情以及中西方之間所存在的文化差異。
教學片段1:
在課程開始,我還是習慣性先和學生進行Free talk。即:
T:Boys and girls,good morning!What day is it today?
Ss:It’s Friday.
T:What day is it tomorrow?
Ss:It’s Saturday.
T:Good.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S:I usually go to library.
在與學生對話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并不是很高,有的學生甚至都沒有開口回答,這和我預期的課堂效果是有差距的。于是,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興趣,我靈機一動,決定在接下來的對話中,設計一個讓全體學生都能體驗課堂的環(huán)節(jié)。即:
T: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singing?
Ss:Yes!
T: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Are you ready?
Ss:Yes.(唱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
通過和學生一起演唱歌曲,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之中,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同時也為引出本單元的主題奠定了基礎(chǔ)。
教學片段2:
在story time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間所存在的不同,我從時間、禮物、食物、裝飾物等方面,對比了中國春節(jié)和西方的圣誕節(jié)。
首先,我將班級學生劃分為兩個大組,一組負責搜集和中國春節(jié)相關(guān)聯(lián)的資料,另一組負責搜集和西方圣誕節(jié)相關(guān)聯(lián)的資料,重點在禮物、食物、裝飾品方面。
其次,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個代表,以語言+圖片的方式,對本小組搜集到的資料進行闡述,如春節(jié)小組:dumpling;sweet dumpling;gift money;paper-cut……小組內(nèi)成員可以隨時進行補充。
之后,我對學生所搜集到的資料進行總結(jié)和補充。對于文化之間的差異,如果我只是單純講解,學生未必可以聽得進去,但是,如果是學生自主進行參與和探索,這樣在文化差異的體驗上,學生的感受會更加深刻。
教學片段3:
在story time部分教學完成之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的知識點,我將學生每6人分成一組,設計了一個活動,即要求學生將語篇改編成對話,并進行角色扮演。教師對每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打分,最后分數(shù)最高的一組將獲得獎勵。
任務布置之后,每個小組都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以爭取獲得好的名次。下面我們以小組A為例,他們小組先對小組成員進行了分工,分別扮演Mr Brown、Mrs Brown、Mike、Tim、Helen、Father Christmas,并準備和制作了一些道具,如presents、Christmas tree、stocking、turkey等,他們也將課文進行了拆分和刪減,將其用對話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
Mr Brown:Christmas is coming soon.We have to prepare something.
Mrs Brown:Yes.First,we buy presents for our family and friends.
Mr Brown:We also buy a Christmas tree.We sometimes go to see Father Christmas.
Helen:Next,we put some pretty things on the Christmas tree.We also put our presents under the tree.It looks great!
Mike:Then,Christmas Eve comes.We put a stocking on our bed and wait for presents.
Tim:Finally,it is Christmas Day!We have a big lunch.We eat a turkey and Christmas pudding.
Mrs Brown:Yes,We wake up early and open our presents.
All:We all have a good time!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對文本進行了展現(xiàn),不僅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幫助學生了解在圣誕夜前、中、后所要做的事情,發(fā)現(xiàn)中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快樂。
面對課堂的動態(tài)生成,我們需要總結(jié)與反思,趨利避害,以保證下次教學有更好的效果。面對上述教學案例,我從三個方面進行了總結(jié):
從上面的教學片段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興趣是教學的關(guān)鍵。一旦學生對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興趣,就能夠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中。之所以可以成功地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是因為教學中運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如穿插音樂、組織角色扮演活動。
對于這節(jié)課,包含了一些西方圣誕節(jié)的turkey、Christmas tree、presents等,這些都是和我國春節(jié)不同的,學生在中西方習俗的對比活動中,會對兩者之間的差異有更好的感受和體驗。也正因為課堂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才讓學生有了非常好的英語學習體驗。
總的來說,本節(jié)課在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上還是非常豐富的,學生不僅學會了很多新的單詞,還了解了一些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當然,在最后的角色扮演活動中,交流合作與組織表達能力都獲得了一定的鍛煉。其實這也給了我一些啟示,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給予學生參與和表達的空間,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的學科,聽說讀寫是四項基本技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開展有效的語言交流活動,對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如在上面的教學活動中,課程開始前的free talk環(huán)節(jié),課堂中的小組資料搜集與展現(xiàn)環(huán)節(jié),課后的角色扮演環(huán)節(jié),都是在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培養(yǎng),當然,這也是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奠定基礎(chǔ)。
總而言之,豐富、多彩、生動的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興趣巧妙融合在一起,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有效地開發(fā)學生智力,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巧妙地設計一些環(huán)節(jié),以聚焦學生的注意力,激活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參與,進而讓童心在參與體驗中自由弛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