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嬌
(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藤田鎮(zhèn)中心小學,江西 吉安 343000)
前言:語文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他們的交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除了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教授外,還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語文閱讀對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豐富學生的語文思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學模式主要是學生快速閱讀—找出中心思想—教師講解,這樣的教學過程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的閱讀思維非常被動,自主理解文章的能力比較弱。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思考和學習的機會,同學之間針對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探討,共同解決問題,有效提升了學生的理解能力,閱讀過程也更加輕松,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團隊合作精神是當前社會對人才提出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們的學習目標是一致的,相互幫助和帶動共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增強了學生團隊合作的精神。
要想有效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和學習是基礎。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了解圓明園毀滅的歷史,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相關的圖片資料,為課文的學習奠定基礎。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教師要明確學習目標,提出問題:圓明園里究竟有什么,能讓人們如此贊美它呢?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交流和討論,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讓這一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促使學生更深刻的感受圓明園的輝煌。
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創(chuàng)設合作的學習情境。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設計猜字謎的活動“一人一張口,口下長只手”,猜一字;教師把學生分成兩個組,其中一組是班上成績一般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共同得出答案;另一小組是班上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但是他們只能自己思考,不允許討論,最后成績一般的小組領先得到了答案。通過這個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明白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多人的力量是強大的。將這一概念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更好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小組合作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呈現(xiàn)出的效果也很好。但是學生在剛接觸這種教學模式的時候會感到迷茫,不知道在應該怎么學習,閱讀的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出引導者的角色,積極引導學生,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山中訪友》這一課文的教學中,老師可以提出“選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的閱讀任務,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由朗讀,與同學分享自己喜歡的句子。很多同學都對課文中“老橋—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樹—是我的知己...這段文字有深刻的領悟,同學們相互分享和探討,將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當成了自己的朋友,更能理解和體會作者“山中訪友”的情感。這比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更直觀和真實,有效拓展了學生們的思維。
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與他人進行交流,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小組合作學習就可以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同學之間合作交流與分享,學習氛圍更加融洽,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更加輕松自由,與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相比有更多的優(yōu)勢。希望通過本文的探討能夠為小學語文教學老師提供更多的參考,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更有效的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