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
煤氣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意外事件。筆者提出“第三者插足”是引發(fā)一氧化碳中毒之源,此言并非“戲說”。謹請各位讀者垂覽。
“第三者插足”引發(fā)一氧化碳中毒
在人體內,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和氧氣是一對“結發(fā)夫妻”,這對“夫妻”結伴為人體輸送氧氣到全身各個器官和組織,攜帶二氧化碳排出體外,保證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且說煤氣又稱一氧化碳,這一氧化碳卻是“第三者”,它跟血紅蛋白有更大的親和力,一跟血紅蛋白“勾搭上”就纏住不放;而且它會得寸進尺,要“上位”以取代“原配”(氧氣)。由于一氧化碳纏住血紅蛋白,因此血紅蛋白便無法正常與氧氣“牽手”,氧氣便不能輸送到全身,于是造成人體缺氧,嚴重時則會窒息而死亡。
上述比喻可用醫(yī)學的原理加以解釋——正常情況下,氧氣被吸入肺部在肺泡中進行氣體交換,紅細胞釋放二氧化碳呼出體外,并迎接氧氣,與紅細胞上的血紅蛋白結合,攜帶新鮮氧氣的血紅蛋白稱為氧合血紅蛋白,氧合血紅蛋白隨動脈血運往全身每個角落,參與新陳代謝。據研究發(fā)現(xiàn),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是氧氣與血紅蛋白親和力的300倍。而且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成為碳氧血紅蛋白后,它們又“互相纏綿”不易分離,導致氧氣不能完全與血紅蛋白結合,這就造成人體缺氧而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
煤氣是密室中的“無聲殺手”
煤氣不完全等于一氧化碳,因為煤氣除了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外,還有其他成分。任何含碳燃料在燃燒不充分時都會產生一氧化碳,如煤、天然氣、石油、木炭、煙草等,而引起中毒的“兇犯”則是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致人中毒,往往在密閉的空間中進行,由于在密閉的室內一氧化碳無法排出,人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而中毒。例如,在門窗緊閉的室內,如果一氧化碳源源不斷地產生,室內人員很難逃脫厄運。因為一氧化碳無色無味,中毒時很難察覺,待意識到一氧化碳中毒時,可能已經失去活動能力,根本無法打開門窗,切斷氣源,如無外人發(fā)現(xiàn),只能眼睜睜地等待死亡。
一氧化碳中毒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fā)生的事故,如室內取暖的煤爐煙筒漏氣、煤氣灶具的橡皮管破裂逸氣、燃氣熱水器安裝在浴室而密閉門窗洗澡、在通風不良的餐館吃火鍋、在密閉的空調車內打盹或睡覺等均易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采用煤氣自殺者亦非罕見。
煤氣中毒的救助程序
當發(fā)現(xiàn)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須迅速按下列程序施行救助。
1.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氣略輕,故浮于上層,救助者進入和撤離現(xiàn)場時,如能匍匐行動會更安全。進入室內時嚴禁攜帶明火,尤其是開煤氣自殺的情況,室內煤氣濃度過高容易引起失火或爆炸。
2.進入室內后,應迅速打開所有通風的門窗,關閉煤氣開關,但勿耽誤時間,因為救人更要緊。
3.迅速將中毒者背出充滿一氧化碳的房間,轉移到通風保暖處平臥,解開衣帶以利其呼吸順暢。同時呼叫120救護車,隨時準備送往醫(yī)院搶救。對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入肺內導致窒息。
4.嚴重中毒者,應立刻給予吸入純氧,分秒必爭地護送到有高壓氧艙設備的醫(yī)院搶救。若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現(xiàn)場進行心、肺、腦復蘇術。重度中毒者經過搶救,即使脫離生命危險,也常留有“遲發(fā)性腦病”后遺癥,故搶救成功后應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一般性后續(xù)治療并堅持到療程結束,以防止“遲發(fā)性腦病”的發(fā)生。
預防中毒五要點
1.晚間用煤爐取暖者,應安裝排煙管道,煤爐和排煙管道密封嚴實,以避免煙氣漏出,晚上睡覺時不可將門窗緊閉。
2.燃氣熱水器或煤氣、燃煤、燃油設備等應放置在通風處,經常保持室內良好通風狀況。
3.注意檢查連接煤氣具的橡皮管是否有松脫、老化、破裂。
4.火鍋店的就餐場所和加工場所都應做好通風換氣工作。
5.千萬不可在停駛的車內開著空調打盹或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