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茹
天平的兩端
林煙是一個頗有才氣的小姑娘。別看她才上六年級,寫的故事卻讓人欲罷不能。林煙的媽媽是個幼兒園老師,擅長講故事的她經(jīng)常給林煙帶來許多好玩有趣的小故事。林煙從小耳濡目染,不但能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還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出許多新鮮有趣的故事。
在學(xué)校,林煙最愛上的課就是語文課了,因為她的作文總能被語文老師當成范文來讀。語文老師徐小小也很喜歡這個古靈精怪、充滿想法的才氣女孩。當其他學(xué)生還在把白云比作牛啊馬啊的時候,林煙已經(jīng)能寫出“我的心情,就如天上這朵等不到齊天大圣的云一般?!?/p>
除了作文寫得好,林煙也會創(chuàng)作一些兒童故事,或是私下里給小伙伴看,或是把自己寫的故事講給弟弟妹妹聽。在他們眼中,林煙是名副其實的“故事大王”。因為在林煙姐姐的故事里,烏龜與兔子賽跑,各自都穿上了魔力鞋,比賽十分激烈;烏鴉有一百種喝到瓶子里的水的方法,不僅僅只會扔小石子進去;小紅帽早就識破了狼外婆的身份,將計就計,給了大灰狼終身難忘的教訓(xùn)……每到星期天,林煙的小臥室里就擠滿了“忠實粉絲”,不時從房間傳來歡笑聲。偶爾夾雜著一兩聲尖叫,估計是哪個膽小的小“粉絲”被故事里的壞人嚇著啦!
上一個星期,林煙剛剛完成她的《月亮上的汪汪小姐》。這是林煙第一次完完整整寫了一篇關(guān)于在月亮上冒險的故事。她特別喜歡里面的汪汪小姐,一只智慧而又充滿魅力的狗狗,總是有許多新奇大膽的舉動,那么勇敢,對一切都無所畏懼。林煙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寫完之后,她覺得在遣詞造句上肯定還有許多欠缺。林煙想到了自己的語文老師徐小小,讓老師幫忙修改一下應(yīng)該沒問題吧。
第二天,林煙緊張又興奮地捧著自己的故事本找到徐老師,說明自己的來意。徐老師笑著摸摸林煙的頭,說道:“都能完整地寫出自己的故事啦,你可真棒!放心吧,老師會認認真真幫你看,幫你修改的。”林煙笑著向老師道謝,一路哼著歌回到了教室。
過了好幾個星期,林煙才拿回徐老師幫她修改過的手稿。老師用紅色的筆在不少地方做了修改,整個故事讀起來確實比以前流利順暢多了。林煙心里對老師更加敬愛了。誰也不曾想到,這份敬愛,很快就被失望和憤怒所取代。
這天下午,林煙像往常一樣愜意地躺在沙發(fā)上,翻看著最新一期的少兒雜志。突然,在翻到某一頁時,林煙如被定住了一般,瞪大了雙眼,滿臉不可置信地盯著“月亮上的汪汪小姐”這幾個字——故事不但與她寫的一模一樣,最關(guān)鍵的是,作者居然是“徐小小”!林煙一瞬間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自己辛辛苦苦寫的故事,就這樣被別人拿去不說,這個人居然還是自己的語文老師!委屈、失望、憤怒交織在一起,林煙的眼淚不爭氣地嘩嘩往下流。
此時的林煙,有兩個念頭在她心里纏斗:
A. 假裝自己沒看到,也不知道這件事,生活一切照舊。自己的作品終于登上了夢寐以求的雜志,雖然署名不是自己,但故事是自己的,說明自己還是有能力的。而且,徐小小是自己的語文老師,萬一老師死不承認,將會有漫長的爭論,也會影響自己的生活和學(xué)習(xí),就這樣算了吧。
B. 勇敢地找到老師,和老師當面對質(zhì),希望老師承認錯誤并道歉。
林煙猶豫不決,只好找爸爸媽媽尋求幫助。爸爸媽媽的意見都很一致:身為老師,公然剽竊學(xué)生作品的行為要嚴懲不貸。不只是為了林煙,也是向老師提個醒,作為老師要有師德,為人師表。可是林煙還是不太愿意公然找徐老師對質(zhì),真的是太難為情了?!拔抑滥愫芟矚g你的語文老師,可是這件事已經(jīng)涉及違法了,不是你不想追究它就不存在了。你以前不是一直立志做個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嗎?不要忘了啊?!眿寢屧诹譄煻暂p輕地說。
想著媽媽的話,又想到自己寫的那個故事,林煙決定向勇敢的“汪汪小姐”學(xué)習(xí),捍衛(wèi)自己的權(quán)利。
爸爸媽媽很快就在網(wǎng)上找到了相關(guān)法律。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公民、法人的著作權(quán)(版權(quán))、專利權(quán)、商標專用權(quán)、發(fā)現(xiàn)權(quán)、發(fā)明權(quán)和其他科技成果權(quán)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quán)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p>
當林煙拿出法律條文的時候,徐老師徹底承認了錯誤。她羞愧地望著林煙:“對不起,林煙……我會聯(lián)系雜志社說明情況的,到時候具體怎么處理,再聯(lián)系你的父母,可以嗎?”林煙點了點頭。
“真心地希望你能原諒我。你是一個很有天賦的孩子,不要因為老師的錯誤而影響到你。答應(yīng)我,你要堅持寫下去哦!就是不知道,以后我還有沒有幫你修改故事手稿的機會?”看著一直半蹲在林煙面前,眼神里滿是自責(zé)與期待的徐老師,林煙忍不住給了徐老師一個擁抱,忍住哽咽,在老師耳旁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