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麗 許云英
摘要: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相關專業(yè)的基礎課,理論知識點多且相互獨立,并且實踐性很強。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該文從理論教學和實驗實訓兩方面探討,將翻轉課堂和項目化教學相結合,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翻轉課堂;項目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8)23-0162-01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網絡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網絡型人才的需求就日趨增大。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和通信相關專業(yè)的基礎課程之一,學好這門課對網絡的理解和對更專業(yè)的網絡課程的學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對高職院校來說,如何上好計算機網絡這門課,如何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高素質網絡型人才顯得至關重要。
在高職院校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理論課程的課時遠遠超過實驗實訓課時,出現(xiàn)了重理論講解,輕實驗實訓的情況,理論和實訓基本的課時結構是2:1,就是學生實際操作的時間遠遠小于理論課的時間,這樣就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不到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也大打折扣。從而影響了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效果也受到很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不利于高職院校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yǎng),對學生畢業(yè)后的順利就業(yè)也產生一定的影響。
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存在的難度,表現(xiàn)在:① 知識點較多,并且比較獨立和抽象,需要學生對理論知識有一定的理解后,在實驗過程中,邊實訓邊思考,相互討論交流;所以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理解并掌握計算機網絡課程中抽象的知識點是種挑戰(zhàn)。②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如何將基本的理論知識與新技術進行融合,并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也使老師對課程的把握也帶來一定的難度。③網絡實驗平臺的不足,對高職院校要增加對網絡實驗室的投入,因為對于軟件模擬的實驗,雖然能達到實驗實訓的目的,但缺少對實物的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驗的效果[1]。本文將從課堂教學和實驗實訓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1 課堂理論知識教學
根據(jù)這幾年的教學探索和教學效果的總結,對計算機網絡課程來說,將翻轉課堂和項目化教學進行融合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授課方式。翻轉課堂是指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更專注于主動的基于項目的學習,從而獲得更深層次的理解。項目化教學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一種“行為導向”教學法的。
所以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將翻轉課堂應用在理論知識點講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項目化教學應用在實訓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首先,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是實驗實訓的前提條件,也是學好這門課的基礎[2]。首先,需要老師對知識點有個整體的把握,掌握好重點和難點,對于不同的知識點采用不同的講授方法,對理論課的講解以翻轉課堂為主,老師講解為輔。對于網絡中最基本的知識點,例如網絡的分層結構,網絡設備等以教師講解為主;對于網絡中各種協(xié)議的講解,提倡以翻轉課堂的方式學習為主。
除了老師對知識點的把握外,還有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手機網絡和電腦網絡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網絡,可以從學生熟悉的微信,游戲,微博等等學生熟悉的軟件,引導學生從簡單地使用網絡,到思考網絡的深層含義,到路由器,服務器,網絡協(xié)議等等。即從學生的角度引導學生從淺到深,從易到難的思考問題,避免了抵觸情緒的出現(xiàn),有利網絡課程中基本知識的講解。
其次,要避免任課老師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可以借鑒翻轉課堂的模式,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分組在課下查閱資料,小組討論總結知識點和重點;其中一個小組課上講解理論知識點,其他小組補充或提出異議,各小組相互討論,最后老師補充和完善,并做出評價和總結。例如:網絡課程中各種協(xié)議的理論性較強,單純是老師的講解,學生的接受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借用了翻轉課堂的模式,把班上學生分成5人一組,每組學生在課下查閱資料,并討論和總結。每一節(jié)課學習一個協(xié)議,挑選一個組的代表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其他小組補充,或者提出異議,大家共同討論,最后,老師將學生講解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總結。這種理論課的授課方法,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3]。
2 實訓課程的實施
實訓課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是需要人人動手的實際操作過程,將理論和實踐連接起來。老師在對實訓項目設置的時候要注意項目難度和規(guī)模,同時也要注意對知識點的把握,在實訓到難點部分的時候要及時地予以指導。
完整的實驗室對網絡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所以要積極主動地爭取學校和領導的支持,加強對網絡實驗室的建設[4]。但是一個完整的實驗室,對高職院校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就算有網絡設備,也很難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實驗所需的網絡環(huán)境。所以在配備計算機網絡教學必需的實驗設備外,網絡服務軟件的配備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服務軟件可以為學生設計、搭建好了實驗環(huán)境。
例如在講解服務器的相關知識時,可以設置實訓課程讓學生進行服務器配置,分組討論,相互合作,組建一個個小型的聊天服務器,最后學生并編寫實驗報告。使用路由器模擬軟件進行路由的設計實驗,來模擬真實的路由操作系統(tǒng)。使學生在實驗中將理論知識進一步鞏固,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增加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3 校企合作
學生在校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計算機網絡是應用性很強的課程,為了讓學生學到最新的知識,學校聘請企業(yè)的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為期2周的實訓指導,還安排學生到企業(yè)去參觀學習,并且開展為期2周的頂崗實習,實訓期間接觸到新的技術,新的設備,使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充分的融合,達到學以致用。在實訓結束后,撰寫頂崗實習報告,對學到的新知識總結、匯總和梳理。對高職學生來說,理論知識很重要,但實訓和實驗的操作也同樣至關重要,只有把企業(yè)應用的新知識和技術掌握好,學生在畢業(yè)后才能很快適應工作并服務社會。
4 教材的選取
教材的選取要注重時效性,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手資料,對學好這門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老師對這門課的把握程度也受到教材的影響,例如理論課的講解是否淺顯易懂,由易到難;實訓課的案例難易程度是否符合學生的程度等等。根據(jù)計算機網絡課程的特點和幾年的教學經驗,教材的選取盡量以實訓、項目為訓練目的的為宜,根據(jù)高職學生的特點,選取教材力求要通俗易懂。所以,教師在選取教材的時候,要謹慎對待。
5 總結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理論和實踐都很強的一門課程,學習中如何帶領學生學習,如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讓學生容易接受理論知識,并在實訓中理解理論知識,是需要老師認真?zhèn)湔n,認真思考的,也最能體現(xiàn)老師的教學藝術水平。所以計算機網絡課程中要大膽地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這門課。在教學過程中,要用心育人,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力求做到老師教好,學生學好。
參考文獻:
[1] 錢權,張瑞,呂方.計算機網絡課程的項目式實驗教學[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5):142-145.
[2] 龐文宇.高職院校網絡課程教學的實踐與探討[J].科技展望,2015(27):290.
[3] 華艷.論計算機網絡課程中的科學思維訓練[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20(6):146-147.
[4] 馬懷,陳俊斌.計算機網絡實驗之探討[J].人才培養(yǎng),2016(11).
【通聯(lián)編輯: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