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 李忠忠
入秋以后,天氣逐漸轉(zhuǎn)涼,空氣變得干燥,“秋燥”的困擾也隨之而來。唇干舌燥、皮膚皸裂、毛發(fā)脫落、免疫力降低,稍有不慎就會呼吸道感染或換季感冒,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怎樣才能防“秋燥”?讓我們從飲食等方面來了解一下。
少量多次喝足水 喝溫的(60℃~70℃)白開水,少量多次喝足。每次200毫升左右,不會給胃腸增加負(fù)擔(dān)。晨起一杯溫開水(150毫升),可補充一夜睡眠丟失的水分,也可以降低血液黏度,增加循環(huán)血容量。成年輕體力勞動的人每天飲水可以在2000毫升以上,大于《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薦量。喝溫水是對胃腸道的一種保護(hù),秋季早晚涼,老人不宜喝涼白開。
多喝牛奶、豆?jié){、雜糧粥 牛奶、豆?jié){含有大量水和蛋白質(zhì),最好每天喝300毫升。
喝粥也能防“秋燥”,推薦喝雜糧粥,粗糧富含B族維生素,有利于皮膚健康,如燕麥、小米、高粱米、薏米、紅豆等,如果因為種種原因吃的粗糧比例小,達(dá)不到占全天主食的1/4,可以沖小麥胚芽水喝,也可以把其加進(jìn)粥里。雜糧粥里還可以加些大棗、百合、蓮子、花生、蘿卜等。
另外,湯湯水水也不能被忽略,平時海帶、山藥、藕、冬瓜加排骨燉湯或魚湯都能滋補潤燥。
蔬菜水果要吃夠 深綠色或橙色蔬菜、水果富含β胡蘿卜素,可以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有助于維持皮膚、嘴唇和咽喉上皮細(xì)胞的完整性,從而緩解“秋燥”,如青椒、紅黃彩椒、胡蘿卜、菠菜、芒果、香蕉、梨、葡萄等。一天一斤菜,深色占一半。
烹調(diào)要少油少鹽 少吃油炸、燒烤、辛辣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對老人及患胃腸道疾病的人群不良影響大。戒煙、限酒。
其他調(diào)理 帶保濕噴霧,時常噴一噴面部,保持濕潤。涂抹身體保濕乳液,防止身體干燥。有的人可能會有鼻腔干燥的時候,可用少許香油涂抹鼻腔。
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選擇運動項目,如慢跑、快走、球類、舞蹈等。老年人、肥胖者不宜做爬山、爬樓梯、暴走等對膝關(guān)節(jié)壓力大的運動。要逐漸增加運動量,運動前、運動中、運動后要注意補水,還要保持足量的睡眠。
多曬太陽,多參加群體活動,精神狀況不佳可能對機(jī)體免疫功能產(chǎn)生不良影響。
“春捂秋凍”要適可而止,早晚增添衣物,保護(hù)肚臍部位,睡覺時蓋好腹部。
秋色宜人,讓我們保持愉悅的心情,平衡膳食,適當(dāng)運動,去大自然放飛心情,收獲滿滿的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