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能偉
核桃基地建設能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xù)發(fā)展 。核桃的栽植面積逐年增加,核桃園的管理水平得到重視,但秋季管理往往被忽視,尤其是核桃的采收。適時采收對核桃產量和品質影響十分大。筆者根據幾年的生產實踐,提出核桃樹的秋季管理措施,以供參考。
1 果實的采收
1.1 采收的時間:核桃的采收不能過早,也不能過晚,只有在成熟期適時采收最好。
果實采收過早產量低,品質差,具體表現為:一是核桃青皮不能成熟,采收后不易脫皮;二是核桃種仁顏色為黃白色,種仁飽滿程度不夠,吃起來有澀味;三是堅果出仁率低,達不到38%;四是核桃的粗脂肪含量達不到60%,蛋白質含量達不到10%,不易貯藏。
果實采收的過晚:一是核桃已充分成熟,果實易脫落在地,易被松鼠等吃掉;二是核桃青皮已開裂,秋季濕度較大,易受病菌感染,品質下降,甚至失去商品價值。
果實成熟的表現:核桃的成熟期因品種和氣候條件不同而異,北方地區(qū)成熟期一般為9月中旬,成熟時有兩個特征:一是外觀方面,核桃果皮呈黃色 ,頂部部分開裂,青皮易剝離;二是內部方面,核桃仁顏色為黃白色,飽滿,幼胚成熟,子葉變硬,風味濃香。
1.2 采收的方法
1.2.1 人工采收法:幼齡核桃樹體較小,果實少,直接進行人工采摘,能減少樹體損傷。成齡樹采收時,人工用竹竿敲擊果實所在的枝條或直接由上至下、由內向外擊打果實,不能太用力以免打碎果實。
1.2.2 機械震動采收法:核桃樹成熟前15~20天噴1000~2000ppm乙烯利催熟。成熟期用機械震動樹干,果實落地后人工收集。這種方法果實容易采收,青皮容易剝離,果面污染輕,但乙烯利果實催熟后,造成葉片早期脫落,影響樹體營養(yǎng)的積累。
2 果實的處理
2.1 及時脫皮:核桃脫青皮的方法有兩種:人工堆漚法和化學藥劑法。
2.1.1 人工堆漚法:堆漚的地點選擇室內通風較好或室外的陰涼處,避免陽光直接曝曬果實。果堆的厚度為50cm,在果堆上面加10cm厚的麥糠,堆漚3~5天后,當青果皮離殼或開裂一半以上時,用木棍敲擊脫皮,脫皮的果實晾曬,未脫皮繼續(xù)堆漚。堆漚不能過厚,否則青果皮變黑,甚至腐爛, 降低堅果品質和商品價值。
2.1.2 化學藥劑法:核桃果實在0.3%~0.5%乙烯利溶液浸泡30秒,撈出在陰涼通風處堆漚,果堆厚度為50cm,紙上加蓋10cm厚的麥糠,溫度為30℃,相對濕度為80%~90%,2~3天后即可完成。脫青皮時要嚴格掌握乙烯利的濃度和浸泡時間。
2.2 果實洗滌
一是人工洗滌,二是果實多時,采用機械洗滌。
2.3 堅果漂白
首先配制漂白液(0.5kg漂白粉加溫水3~4升溶解,去渣,再兌水30~40升),將洗好的堅果放入漂白液中攪拌8~10分鐘,當殼變白時撈出,清洗干凈晾干。
2.4 堅果晾曬
2.4.1 自然干燥:首先洗好的堅果放在竹箱上控水,然后攤放在干凈的蘆席上晾曬。堅果攤放厚度不超過2層,晾曬時來回翻動,一般5~7天聽到堅果碰敲聲清脆,呈黃褐色,含水量不超過8%即為晾干。
2.4.2 烘干爐烘干:烘干初期烘烤爐的濕度控制在25~30℃,堅果四五成干時溫度控制在35~40℃,堅果七八成干時,溫度控制在35℃。
2.5 果實的貯藏
2.5.1 室內貯藏法:堅果晾干后裝入麻袋或簍內,堆放在通風、干燥的庫房貯藏。
2.5.2 低溫貯藏法:選用0.2毫米聚乙烯膜,建立篷帳密封貯藏,秋季將晾干的核桃存入篷帳,次年2月下旬再對帳進行密封,帳內空氣相對溫度不高于50%~60%,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50%以上,防止核桃變質,油脂氧化而產生酸敗現象。
3 害蟲防治
3.1 核桃小吉丁蟲:俗稱串皮蟲
危害癥狀:,主要幼蟲以螺旋形串圈蛀入樹干皮層危害,嚴重時導致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秋季剪除葉片和枯死枝,集中清理核桃園的落葉、雜草;二是誘殺成蟲。利用成蟲喜光習性,6月中旬在核桃園設立一些餌木,誘集成蟲產卵,9月上旬及時燒掉餌木;三是生物防治。人工釋放寄生蜂,降低越冬蟲口基數;四是化學防治。5月下旬樹干噴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每隔15天噴1次,連噴2次。7月上旬樹上噴25%西紙因8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
3.2 黃須球小蠹:又名小蠹蟲
危害癥狀:主要危害枝梢和樹芽。成蟲和幼蟲在枝條、芽莖部咬蛀坑道,枝條和芽的生長受到影響。嚴重時,頂芽全部被害,造成核桃減產甚至絕收。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防治。4月下旬樹上懸掛3~5束發(fā)芽的枝條,6月初將枝條剪除,集中燒毀,誘殺成蟲卵。9月果實采收后及時剪除病蟲卵,集中燒毀。二是化學防治。6月下旬噴2.5%功夫乳油5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共噴2次。
4 秋施基肥
核桃是深根性樹種,主根根系分布較深,側根水平伸展較遠。核桃菌根集中分布在30cm土層中。因此秋施基肥一般要深施,有利于提高農家肥的分解和利用,提高樹體營養(yǎng)水平,促進花芽分化。
4.1 基肥種類:圈肥、廄肥、堆肥、綠肥等高效性農家肥為主,適量混施磷肥。
4.2 施用時間:采收后到落葉前進行。
4.3 施用方法:基肥主要以溝肥為主。一是環(huán)狀施肥,以樹干為中心,在樹冠外緣挖深50cm、寬40cm,深度為50cm的環(huán)狀溝,將基肥均勻施入。二是放射狀施肥,在樹冠邊緣不同方向挖5~6條放射狀施肥溝,溝寬40cm、深50cm,將基肥施入溝內。
(作者單位:719299陜西省佳縣林木種苗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