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超平
?
乒乓球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探討
章超平
(桂林旅游學院,廣西 桂林541006)
利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分析法對乒乓球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運用進行探討和分析,結果表明,在乒乓球教學準備部分,可以采用一般性準備活動、體育游戲和專項性的準備活動來熱身,在基本部分中易采用與乒乓球技能學習相關的游戲來學習新的體育技能,在結束部分采用體育游戲來達到放松的效果。
乒乓球;教學;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集體力、智力和身心娛樂為一體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情操為目的的一種現(xiàn)代游戲方法。
乒乓球是我國學校體育的基本課程之一,學習乒乓球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乒乓球技能,提高身心健康,為乒乓球專業(yè)人才提供基礎。在乒乓球運動的學習中增加體育游戲的內容可以起到熱身、熟悉球性以及增強娛樂的功能。
選取桂林旅游學院乒乓球選修課學生20人,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0人,主要研究他們在運用體育游戲和普通教學模式的教學效果的區(qū)別。
1.2.1文獻資料法
檢索中國期刊全文(CNKI)、維普期刊全文等數(shù)據(jù)庫,以及圖書館收集有關體育游戲與乒乓球教學方面的文獻。
1.2.2專家訪談法
采用走訪、電話以及網絡QQ等方式與有關專家和老師進行溝通,找出體育游戲與乒乓球教學之間的關系。
1.2.3 實驗分析法
對照組在教學過程采用普通教學模式,不添加游戲的成分;實驗組在教學過程中加入體育游戲,在課的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三個不同環(huán)節(jié)添加體育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并對實驗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和分析。
體育課準備部分是在課堂的開始部分,是保證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通過準備活動可以降低肌肉的粘滯性,促使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進入工作狀態(tài),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身體進入興奮狀態(tài),為接下來體育技能學習打下基礎。
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可分為常規(guī)準備活動和專項性準備活動。常規(guī)體育課準備活動中,一般采用慢跑和徒手操,練習的手段和內容枯燥無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常規(guī)準備活動中加一些體育游戲如聽數(shù)抱團、貼膏藥等游戲可以激發(fā)學生準備活動的積極性。專項性的準備活動是指和某一項目有關的準備活動,在乒乓球教學的專項準備活動部分,可以選擇步伐練習或熟悉球性的準備活動。例如在乒乓球的專項性準備活動中,加一些顛球接力比賽,或者選擇對墻顛球比賽,堅持時間長或者成績優(yōu)者為佳。通過專項性的體育游戲活動,可以使學生熟悉了球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本研究中,實驗組在準備部分加入了體育游戲,如顛球接力比賽,步伐比賽等,而常規(guī)教學法在乒乓球教學中采用的常規(guī)教學,沒有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在此后的基本部分中,加入了游戲的實驗組可以較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較快的熟悉球性的過程。
體育課的基本部分是教學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主要任務是復習已學過體育技能,學習新的體育技能,在基本部分增加乒乓球游戲可以改變枯燥單調的練習形式,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在實驗中,實驗組在學習正手攻球時采用擊球接力的游戲進行練習,而對照組則是兩人正常的練習。十五分鐘之后,然后進行每人五個球正手攻球到固定區(qū)域的測試,結果如表1。
表1 正手擊球對比分析
組別成功次數(shù)成功率 實驗組3774% 對照組3264%
實驗組的正手攻球的成功率比對照組要高,通過對學生的訪談和了解得知,在通過游戲練習時,為了避免影響他人,都會盡力去將球擊打好,而對照組練習沒有游戲的趣味性和競爭性,學生往往漫不經心,達不到練習效果。
在乒乓球教學的基本部分中,通過合理運用一些與乒乓球運動相關的體育游戲,可鞏固在乒乓球教學中心學習的技術動作,提高學習效果。如在發(fā)球教學中可采用發(fā)球精度的比賽游戲,將乒乓球發(fā)向指定的乒乓球臺區(qū)域,每人固定的幾個球,以成績優(yōu)者為佳。在練習乒乓球基本動作中,可將學生分為兩組,排成一列,用所要求的擊球方式將球擊向對面,擊球后跑向隊伍的后面,下一個學生迎接對方的擊球。在學生有一定的乒乓球基礎之后可選擇不同的擊球方式進行比賽和游戲,以增加他們的應變能力,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結束部分是體育教學最后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部分主要任務是總結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使學生興奮的身體和肌肉得到放松和恢復,以此來緩解疲勞,減少運動損傷的發(fā)生,同時使身體恢復到平靜狀態(tài)也可以減少對其他學科學習的影響。在乒乓球教學的結束部分可以采用趣味性、娛樂性高,負荷小的體育游戲來達到消除機體的緊張和放松的效果。結束部分一般時長為五分鐘,要求簡單易行,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學習。
在結束部分中我們可以選擇反方向的動作游戲法,即說出動作學習用反方向的方式做出來,或者規(guī)定好動作的數(shù)字順序,根據(jù)說出的數(shù)字做相應的動作等等。使學生們在愉快而和諧的氛圍中結束了課堂內容的學習。
2.4.1選擇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體育游戲
在乒乓球教學的游戲選擇要盡力選擇與乒乓球技術相關的游戲,特別是基本部分的游戲選擇。不僅選擇的游戲要符合的學生身心特點,還要與教學的內容相關,從而達到娛樂性、趣味性,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乒乓球運動技能,使體育游戲真正做到輔助乒乓球技術教學。這就要求乒乓球教師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所學,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體育游戲。
2.4.2在教學過程中不同部分所使用的乒乓球游戲應有所差別
一節(jié)完整的乒乓球包括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三個部分。在不同的部分所選用的游戲方式應當是不同的, 在準備部分,應該選擇時間較短,熱身效果好,負荷適當?shù)捏w育游戲,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身體各方面的機能,是身體興奮起來,進入到機能學習狀態(tài)。在乒乓球課基本部分,應該選擇與乒乓球技能學習相關的體育游戲,這些游戲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又能在游戲中掌握所學的乒乓球技能。在乒乓球課結束部分時,應選擇放松效果好,負荷和強度較低的游戲,以消除乒乓球課基本部分所帶來的疲勞,使身體恢復到安靜狀態(tài)。
2.4.3要制定好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時間
體育游戲的競爭性決定著游戲必須有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然而學生未必都懂得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游戲之前必須將游戲規(guī)則和方法詳細的講解給學生,在游戲中時,教師要嚴格遵守所制定的游戲規(guī)則,并按照游戲規(guī)則來進行評判,在游戲結束后,教師要對游戲的效果及時評價,鼓勵為主,這樣有利于學生學習和游戲的積極性。
其次體育游戲的目的是服務于體育教學,在體育課中要控制好游戲時間,不能無故延長或縮短游戲時間,延長游戲時間則會影響學生技能學習的時間,違背了游戲的初衷,縮短游戲時間則會達不到游戲預計的效果。此外并不是乒乓球課的每節(jié)課每個部分都需要體育游戲,要根據(jù)學生的狀態(tài)、教學內容和所具備的場地器材來合理安排體育游戲。因此體育教師要掌握好體育游戲規(guī)則、時間和所需的條件。
2.4.4體育游戲的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結合
游戲的目的是趣味性,通過游戲來構建一個良好的氛圍。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則是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傳授體育的知識與技能,完成所要求的教學任務。而體育游戲是兩者的結合,即教育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因此乒乓球教學中體育游戲內容的選擇要從乒乓球教學的目標出發(fā),根據(jù)乒乓球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又能促進乒乓球教學所學內容學習效果的體育游戲。如果體育游戲與教學內容沒有聯(lián)系,那么則會影響到乒乓球課的教學效果,達不到體育游戲的目的。
2.4.5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注意游戲的科學性
體育游戲的設計和組織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和身體素質等情況來實施,不同的群體要設計不同的體育游戲。例如乒乓球的顛球游戲適合給初學者使用,通過顛球游戲來達到熟悉球性的目的,然而這個游戲不適合乒乓球學習時間較長,球感較好的學生,如果他們在進行此游戲,則會起不到相應的效果。此外,體育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身體情況,把握好游戲的負荷和密度。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心理、生理以及學習能力不同,在體育游戲的選擇上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體育游戲,例如年齡較小的學生喜歡一些簡單易學,具有較強娛樂性的體育游戲,而年齡較大的學生則喜歡競爭性強、難度較大、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體育游戲。從性別上來說,女生喜歡一些輕快優(yōu)雅,節(jié)奏感強的體育游戲,而男學生則喜歡負荷較大、競爭激烈身體對抗比較強的體育游戲。因此體育教師在體育游戲的選擇上要根據(jù)學生的技能狀態(tài)、身體素質、教學對象的年齡、性別等條件不同選擇有針對性的體育游戲。
體育游戲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在乒乓球教學中運用體育游戲可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使課堂氣氛更活躍,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的集體榮譽感。在乒乓球教學中要有針對性和目的性體育活動,在教學的不同部分所使用的體育游戲應有所差別,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不同的學生,要制定好游戲規(guī)則和游戲時間,注意體育游戲的科學性。
[1]李實盼,林富.淺析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2008(10):37-41.
[2]李松.論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11):56-63.
[3]丁曙,張同寬.體育游戲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社會化發(fā)展的探討[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9(6):90-91.
[4]黃綿成,李方姝,付曉蒙,姚利娃.“體育游戲”在成都市中、小學課改中的運用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2(6):90-95.
[5]吳暉.體育游戲教學與青少年社會能力的關系初探[J].安徽體育科技,2004(1):97-98.
On the Application of Sports Games in Table Tennis Teaching
ZHANG Chaoping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541006, Guangxi, China)
章超平(1983—),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