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艷軍,吳 丹,于友先
設置科學合理的體育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是開展體育教學的重要步驟,不僅能夠明確體育教學目標,有利于體育教師制定更加清晰規(guī)范的教學計劃,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全方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但是,縱觀國內體育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普遍存在教學目標不突出的問題,一部分學校過于注重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是由體育教師單方面地講解運動技能,學生課堂參與度較低,缺乏體育鍛煉熱情,導致不能較好地實現(xiàn)預期教學目標。還有一部分學校則忽略了體育運動技能的重要性,更加注重課堂愉悅氣氛,雖然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了有效提高,但由于缺少實質性教學內容,很容易出現(xiàn)學生一節(jié)課下來“一無所獲”的現(xiàn)象。本文結合了學生體育學習特點,重點探討了運動技能掌握和課堂愉悅氣氛這兩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在體育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幾點措施來平衡運動技能掌握和課堂愉悅氣氛的關系,希望能夠有效推進體育教學改革,在激發(fā)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的同時,不斷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
在以往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限制,教學方法往往比較單一,很少和學生互動,導致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除此之外,學校本身的體育教學設施比較落后,教學場地也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學生體育項目的訓練通常都是一種重復的機械狀態(tài),學生的運動潛能沒有得到有效激發(fā)。實際上,這種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不僅不能傳授學生相應的體育運動技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反而會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未來的體育學習。學生文化課學習壓力大,再加上正處于青春期,好奇心比較重,如果長期處于單一的學習模式下,很容易就會喪失學習興趣,甚至對體育學習產(chǎn)生厭倦和抗拒的心理。
調查發(fā)現(xiàn),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行,目前已經(jīng)有相當一部分的學校和教師認識到了改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必要性,結合體育教學現(xiàn)狀積極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學模式,但是他們有的過于注重課堂教學氣氛,忘記了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沒有傳授學生相應的體育運動技能,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得不到明顯提高。一些教師在上體育課前,沒有充分考慮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特點,不認真制定體育教學規(guī)劃,大大縮小運動技能的教學時間,而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舉辦體育活動上。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體育學習熱情,但是由于學生體育運動經(jīng)驗十分有限,如果教師沒有設置專門的時間進行講解的話,學生很容易就會對復雜的運動技能感到迷惑,不能有效把握各個運動技能的關鍵點。長此以往,學生缺少實踐經(jīng)驗,對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十分低下,整體體育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
綜上所述,目前很多教師都無法正確處理體育運動技能和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關系,甚至片面地認為兩者無法共存,沒有結合現(xiàn)代體育教學手段開展教學活動,教學理念仍然比較落后。
為了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更好地平衡運動技能和體育學習興趣之間的關系,我們首先應該理解這兩個教學目標的內涵,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一直以來都是體育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隨著社會各項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如果學生沒有掌握一定的體育運動技能,就不能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身體素質就得不到有效提高。由此可以看出,運動技能在整個體育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解運動技能。但如果長期采用這種單一的教學形式,學生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再加上學生的體育鍛煉經(jīng)驗十分有限,很難準確把握各個運動技能的動作要點,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很可能會產(chǎn)生畏難心理,導致教師無法達成預期體育教學目標,教學難點一直沒能有效突破。
培根曾經(jīng)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真正喜歡上體育這門學科,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如果教師忽略了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重要性,沒有采取合理的措施活躍教學氣氛,很容易就會導致學生喪失體育學習熱情,不利于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如果教師過于注重課堂教學氣氛,體育教學活動舉辦得太過頻繁,學生的運動技能就得不到實質性的提高,體育課堂看上去豐富多彩,但最終卻使體育教學流于形式,違背了體育教學初衷[1]。
首先,體育教師應該正確認識體育運動技能和課堂活躍氣氛兩者的關系,擁有共生思想,通過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教師最終一定可以在提高學生體育運動技能掌握程度的前提下,有效活躍教學氣氛,打造高效率的體育學習課堂。運動技能學習實質上是學生的一種身體認知活動,能對身體認知活動產(chǎn)生重大影響,它不僅和學生平時的身體素質、智力因素有關,還和許多非智力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如學生的運動技能學習動機、學習興趣等等。教師如果能夠提高對這些非智力因素的重視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信能使體育教學事半功倍。
在實際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與深化這種共生和共進的教學思想,比如向小學低年級學生講解快速跑的動作要領時,教師可以根據(jù)體育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適當?shù)夭扇∮螒虻慕虒W形式,創(chuàng)設一定的體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玩游戲的同時掌握相應的運動技巧。而向中學生講解快速跑的動作技能時,考慮到中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已經(jīng)積累了許快跑實踐經(jīng)驗,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體育學習小組,各小組開展體育快跑比賽,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競爭的同時不斷改正自己運動技能上的缺陷,系統(tǒng)掌握運動結構和技巧。這種共生的思想可以有效平衡體育運動技能和課堂活躍氣氛兩者的關系,使體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讓學生在玩游戲、參加比賽的同時學習體育運動技能,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
體育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體育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深層次激發(fā)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產(chǎn)生體育學習情感,最終發(fā)展體育學科學習素養(yǎng)。教師在實際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體育學習情況,不斷改進學練方式。比如,在講解跨欄技巧時,教師一般采取自己首先示范標準動作,然后突出跨欄難點,最后要求學生自主練習的教學方式,這種學練方式雖然看上去循序漸進,但是卻很單一,影響了學生對跨欄這項體育運動原有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在基本教學大綱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體育運動技巧和學生實際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學生深入體驗體育運動樂趣。首先,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跨欄分解動作圖解,調動學生的感官,激發(fā)體育運動學習和探索欲望。其次,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體育成績分成幾個不同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自主練習,學生相互指出對方的跨欄錯誤。除此之外,教師應該保持學生的學練興趣,鼓勵學生勇敢地改正練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重新展示自我。
要想正確處理運動機能和課堂氣氛的關系,合理設置體育教學質量評價指標的重點,教師應該在這兩者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教材設計的身體練習活動,激活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白提高自身運動技能的重要意義。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理解,把復雜和抽象的運動技能生動化,使之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各項運動技能。在處理教材時,教師應該合理設計體育練習活動,提高學生的體育課堂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另外,在當前這個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下,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體育教學,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的教學優(yōu)勢,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注重運動技能的講解。這種新型教學手段使復雜的運動技能清晰化、形象化,有利于加深學生快速掌握運動技能難點,幫助學生樹立體育學習自信[2]。
常言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育教育并不是一些教師和學生眼中的走形式,通過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學生不僅可以發(fā)展體能,提高身體素質,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也有很大的意義。體育課程的開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壓力,有利于學生宣泄不良情緒,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技能學習的重視程度[3]??偠灾?,學習體育運動技能和活躍課堂氣氛是兩大體育教學重點,只有正確處理好了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教師才能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應該結合體育教學實踐,和全體學生一起探討與解決這一問題,共同打造高效的體育課堂。
[1] 黃麗英.中職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提升策略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1):90+92.
[2] 李文江.論運動技術學習與調動學習興趣之間關系的處理策略[J].體育教學,2017,37(08):7-8.
[3] 馬鵬.體育興趣培養(yǎng)在中專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6,15(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