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劍虹
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我最喜歡走路,還在當(dāng)知青時,不管白天怎么勞累,每天晚飯后只要天氣允許,我都要在林場山頭的稻場上走上幾圈。后來到一家礦山工作,我依然把走路當(dāng)作鍛煉身體的最佳運動,天天都圍繞子弟學(xué)校操場轉(zhuǎn)幾圈。一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天天堅持晚飯后走個把小時,刮風(fēng)下雪也要找個地方走走,一天不走路,就如掉了什么,渾身不自在,晚上睡不香。
沒想到,近幾年走路由小眾化變成大眾化,走路的人越來越多,過去靜靜的河邊小路、山上林陰小徑、幽深的公園深處如今到處都是三五成群、十八為伍的走客。有的是一路喧嘩一路小走,有的是偶爾交談急步匆匆。在這些走客中,很多人或是戴上計步器,或是手機里裝上計步軟件,相互間明明暗暗地比拼著,看誰每天的步數(shù)最多、時間最長,走路竟成了競賽。
也有人勸我下載個軟件,加入他們的走路競賽,我一直沒有響應(yīng),因為這不是我的思維,也不是我的初衷。我認為無論什么運動項目,無論什么運動方式,都要以自己身心愉悅為目的,都要以自己認為的最自然、最隨心的方式進行。走路也應(yīng)該是這樣,走路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放松心情,而不是為了在朋友中爭名次、得冠軍,更不是為了一時的炫耀,受一時的捧贊。如果把鍛煉變成了比賽,每天為了爭名次不顧身體是否吃得消,為得冠軍不管心情是否得到放松,那實際就背離了走路健身的初衷,就走得沒意思。當(dāng)然,如果是正式比賽,那又另當(dāng)別論,肯定應(yīng)該全力以赴。但無論我怎么解釋,朋友都不認可我的觀點。他認為,每天都在朋友圈曬步數(shù)、和朋友比拼高下才會得到激勵,才走得更有動力,一個人獨行,毫無樂趣可言。
這位朋友的觀點和做法,我不認為是錯的,他如果用這種方式走路能夠獲得快樂,有成就感,完全可以這樣走下去。但是,我總認為,走路就是休閑,就是放松,就是調(diào)節(jié),沒有必要非要搞成競爭,搞得那么功利。把走路變成競爭,變成功利,就讓走路的初衷變了味。現(xiàn)實中有走客為了勝過別人、壓倒朋友就不顧自己的身體實際,超負荷、超極限以至走出病來。還有人竟然用歪辦法,或是幾人共用一個計步器搞接力走,或是把計步器綁在寵物狗身上,讓狗幫忙沖步數(shù)。想想,這樣走路豈能長久?
其實,有些人不只是把走路健身弄變了味,很多事情、很多東西他們都弄變了味,都忘記了初衷,失去了本真,讓有趣的事情索然無味,讓有益的活動變得充滿功利,讓多彩的生活變得灰暗。所以,為了堅持我的走路初衷,我堅決不用計步器,并且放棄了我過去一個人長期走過、如今人流如織的路,重新找一處走客不多但走客都是隨心隨性而走的路,繼續(xù)我每天晚飯后邊走邊看、邊走邊想的方式,天天樂哉、悠哉、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