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明
在江西省水利廳離退休干部處,不論是處里的干部,還是離退休的老同志,都稱一位頭發(fā)花白、年過半百的同志叫“小熊”,他就是處里的駕駛員,名叫熊國連。熊國連到離退休干部處工作已經(jīng)20多年了,因為他剛來時還是一位成家沒多久的小伙子,大家都這樣叫他。他身上透著樸實和真誠。人們問他為什么在這個清苦的崗位能待這么久,他隨口回答“來了這里,老同志有事都習(xí)慣叫我了,也就走不了了”,讓人油然生出一種感動。
熊國連生長在南昌縣的農(nóng)村,從小養(yǎng)成了吃苦耐勞的品格。1996年,廳機關(guān)需要一名為離退休干部服務(wù)的駕駛員,在多次征求意見無人愿意的情況下,熊國連主動申請過來,他自己都沒有想到,這一干就是22年?;仡櫷?,他總會有很多感慨,處里的同志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依然堅守在離退休干部處。為老干部服務(wù)大都是些瑣碎的事,是沒有八小時工作時間之說的,更是需要付出真情的,有時半夜有老同志患病,熊國連總是毫無怨言,披衣起床及時把老同志送到醫(yī)院,遇到腿腳不靈便的老同志,還要背上背下,一忙就是大半宿,有時回來沒有睡多久,又要起早送其他老同志去體檢。一天晚上,90多歲的離休干部劉潭成摔倒在地上起不來,老伴又攙不動,第一時間就給熊國連打電話,他立即趕了過去,小心翼翼把劉老抱到床上,換好衣服,連夜送到醫(yī)院,第二天又陪著做各項檢查。公務(wù)用車改革后,處里原有3名駕駛員,只留了他一個人,服務(wù)任務(wù)卻沒有減少。有一天深夜,熊國連發(fā)高燒在家休息,一名離休老同志患急病需去醫(yī)院,熊國連起不了床,為不耽誤老同志治療,又怕影響別人,他立即打電話叫兒子開自己家的車送老同志去醫(yī)院。
熊國連對廳里一百多名離退休干部都十分熟悉,特別是對幾位離休干部的情況如數(shù)家珍。誰有個頭痛腦熱的,他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熊國連和老同志相處久了,就像一家人一樣,老同志都說:“親生子女都沒有他做得好呀?!毙車B負責(zé)駕駛的車從新車接來,現(xiàn)雖已行駛二十多萬公里了,但他依然像對待新車一樣愛護著,每天沒事就擦拭保養(yǎng),車總是一塵不染。在離退休干部處待的時間長了,熊國連把這里當(dāng)成了家,每天提早上班,打掃衛(wèi)生,拔拔雜草,擦擦桌椅,歸整東西,圍著院子轉(zhuǎn)一轉(zhuǎn),看看還有什么需要做的。每天待老同志活動結(jié)束后,他又一把椅子、一張桌子地把活動室的東西歸置好,迎接第二天老同志的到來。
22個春夏秋冬過去了,歲月蹉跎,熊國連已經(jīng)記不清送走了多少老同志,又迎來了多少老同志,有時候他也會撫摸自己頭上逐漸增多的白發(fā),感嘆道:“明年我也要退休,成為老同志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