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亮
馮夢波是中國最早關注和運用數(shù)字技術的藝術家之一,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了互動藝術的創(chuàng)作。他連續(xù)兩屆受邀參展卡塞爾文獻展,被視為中國新媒體藝術的領軍人物,尤其以運用電子游戲創(chuàng)作聞名于世。近幾年來,他從早期的幻燈、電子、模擬和數(shù)字又回歸到繪畫、攝影、裝置等媒介,并和巫娜、新褲子等音樂家合作進行電子音樂的現(xiàn)場表演。
2012年,馮夢波曾與今日美術館合作促成了其個人職業(yè)生涯中在國內(nèi)不可多得的一次重要個展。而在今年的“今日未來館”展覽中,馮夢波不僅帶來自己的一件新作品,更對“未來”有著充分的自我實踐和個體理想。馮夢波認為,沒有任何領域的未來是建立在虛無縹緲之上的,即便是在天馬行空的藝術行業(yè),一切亦有跡可循?!拔磥怼边@個概念也不能被完全架空,將歷史摒棄。而作為新媒體藝術家陣營中的一位“老前輩”,馮夢波依然愿意帶著自己對“未來”的理解,與年輕的藝術家們一同演繹一屆更加精彩的“今日未來館”。
東方藝術·大家:你如何理解“.zip”的概念?
馮夢波:表面上看是一個集合+解壓縮的概念形式,但其中蘊藏的內(nèi)容以及將它們展開后的可能性、可變性,豐富性,都遠遠超過了形式本身,它要比我們想象中豐富許多。這個概念和藝術的特性還是非常貼切的。
東方藝術·大家:你本次的參展作品,是專門針對“未來館”創(chuàng)作的嗎?
馮夢波:是的,這次帶來一件新的作品。用“致遠艦”模型和金魚的概念,其中融合了我對歷史和未來的看法與態(tài)度。
東方藝術·大家:你怎樣理解“未來”這個概念?
馮夢波:我覺得我們要思考未來,就不得不立足當下——直至回顧歷史。我雖然是一個操作“新媒體”的藝術家,但細觀我創(chuàng)作的出發(fā)點和專注點,無一不是圍繞歷史展開,因為我始終認為,我們只有清楚我們從哪里來,才能真正有可能觸及到哪里去的問題。我不太贊同過于縹緲和玄學化的未來。當然,隨著技術和人文理念的迅速變革,我們將不斷習得令人賞心悅目的、嶄新的技術手段和媒介素材,在這樣的前提下,“未來”似乎也變得更加不可琢磨與描述,但我想,如果通過對歷史的追根溯源與當下的實踐并置,就一定會獲得某種啟發(fā),推演出未來的某種脈絡,掌握主動,而不至于被日新月異的概念牽著鼻子走,那樣的話我們也失去了探索“未來”的初衷與意義。
東方藝術·大家:你認為“今日未來館”項目與當下諸多新媒體藝術項目有什么不同?
馮夢波:它至少不是一個僅僅局限于媒介問題的展覽,展覽的思考邊界非常寬泛,大家都在其中各司其職、各取所需,每個人都有專屬的“格式”。我在這個展覽里看到了許多以往并不常見的成熟方案和具有深度與精確指向性的思考,在這些新生代年輕藝術家中間,我也切實感受到了他們對人生與藝術的愿望、沖勁和生命力。這使我備受感染和鼓舞,覺得年輕真好。
東方藝術·大家:你如何看待網(wǎng)絡與藝術之間的關系?
馮夢波:二者之間既不對立也不是完全融合的狀態(tài),網(wǎng)絡的特質(zhì)在于其是新的傳播媒介,而藝術若與其發(fā)生關系,既有傳播渠道變革的關系,也有創(chuàng)作方式改變的關系。但是不能做表面上的粗暴定義。因為我既可以說它們二者在這個時代是共生的關系,也可以說它們有可能互相拆毀從而將彼此演進到一個新的層面。簡而言之,藝術和網(wǎng)絡可以互相改變。
東方藝術·大家:你如何看待傳統(tǒng)與未來?
馮夢波:我想我的態(tài)度是“立足傳統(tǒng),面向未來”。這不是誰的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的現(xiàn)實處境。沒有人能完全脫離“傳統(tǒng)”去探索“未來”,也沒有能死守“傳統(tǒng)”不去思考“未來”。這樣的人和事都是不會客觀存在的,“傳統(tǒng)”是真實而慷慨寶貴的借鑒,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從中獲益良多。而探索“未來”、推陳出新的精神更是寶貴和值得大力肯定的。
東方藝術·大家:你如何看待今日美術館?在與美術館合作期間有哪些難忘的經(jīng)歷?
馮夢波:今日美術館長期以來都是國內(nèi)私立美術館行業(yè)的標桿,這是無需置疑的。今日美術館所經(jīng)歷的成長、變革之路,我作為一個與它進行多次友好合作的藝術家,可謂是看在眼里。在整個行業(yè)動態(tài)中,今日美術館也一直備受關注,早就成為了一個標簽和名片。
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2012年的時候在今日美術館做自己個展的那次(笑)。但此次“今日未來館”也讓我有了新的收獲,一切進展都很順利,即使遇到一些小的障礙,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和展覽相關人員都非常賣力地去解決、攻克,充分保證了展覽和每件作品的完美呈現(xiàn),我十分尊重和理解館方每一位為此次展覽付出心血和勞動的人們。另外,在履行美術館社會職能和保持專業(yè)水準這件事上,今日美術館不僅在原有基礎上深化擴大,也如我們所看到的一樣,在包括展覽在內(nèi)的各項活動上積極變革、推陳出新,為中國的藝術版圖開疆擴土,也給合作藝術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與可能性的舞臺。
東方藝術·大家:在未來還會與今日美術館有更多的項目合作嗎?
馮夢波:個人來說肯定是愿意的,如果之后有恰當?shù)臅r機還是希望能和老朋友合作。
東方藝術·大家:你對未來的今日美術館有什么期待和祝福?
馮夢波:從認識今日美術館,到和它進行合作,再到看到它一系列的動作和變化。我深深感受到今日美術館作為國內(nèi)最早的民營非盈利美術館對自己的期許和對行業(yè)的抱負。在賞心悅目的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好好生長,在理想中找到多條可行之路落地,繼續(xù)做國內(nèi)民營美術館的創(chuàng)新標桿和行業(yè)規(guī)范的領頭羊。具有優(yōu)良成功基因的今日美術館的持續(xù)壯大,也能為更多藝術家和整個行業(yè)生態(tài)帶來希望和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