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保證市政體系路橋工程當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有良好的質量,應認識到軟土地基給路橋施項目質量帶來的影響以及危害,同時還能結合軟土地基以及路橋項目建造特點,制定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方案。本文就市政體系路橋項目軟土地基處理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市政;路橋;施工;軟土地基;處理;研究
路橋工程是城市建設發(fā)展中的關鍵項目,也是決定城市交通體系建造質量、經濟發(fā)展的關鍵工程。但在城市大力開展路橋工程項目建造的時候,可能會遇到軟土類土質,而在軟土類土質上進行項目建造的時候,一旦處理工作質量偏低,那么就可能會引發(fā)市政道路沉降,影響市政道路的安全質量。因此需要市政建造部門在軟土類土質上進行路橋工程建造的時候,能科學的運用軟土類地基的處理。
1 軟土土質地基特點分析
軟土地基的最大特點是土層中含水量較高,導致整個土層的承載能力相對較弱,在路橋工程完工之后也會由于軟土地基其承載力問題而出現沉降現象。并且有車輛在路橋工程上行駛的時候,則會由于車輛使路橋工程承受的載荷增大,所以路橋工程的實際不規(guī)則沉降情況也會加劇,導致路橋工程安全性受到較大影響。市政體系當中路橋項目建造中,軟土地基表現出了突出的特點。
1.1 承載能力不足
由于軟土地基土層當中含水量較大,因此直接導致土體的實際壓縮量變大,當這一類軟土地基承受了較大外力載荷的時候就較容易被壓縮,進而導致路橋工程出現較大規(guī)模的沉,而地基整體結構容易在較大外界壓力下出現整體破壞也成為了軟土地基突出特點。
1.2 沉降量偏大
軟土地基的實際松散程度會隨著軟土地基當中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軟土地基上開展路橋建造的會對軟土地基帶來較大壓力,進而導致軟土地基發(fā)生嚴重失水。在對失水問題未能進行有效處理的時候,道路就會出現非規(guī)則性質的沉降,給后續(xù)的路橋項目建造帶來巨大阻礙。當沉降較為嚴重的時候還可能會導致路面結構出現傾斜甚至是塌方,這種問題對于橋梁建造的影響尤為巨大。
1.3 壓縮性偏大
從軟土土質結構特點來看,軟土土質的孔隙較大,使得軟土地基土質較為松散,這也導致軟土地基能被大范圍壓縮,一旦在市政體系的道路橋梁建造中未能進行相應的妥善處理,那么在路橋項目建造中就可能會出現影響施工安全性的問題,同時也會對路橋項目建造區(qū)域附近建筑物的穩(wěn)定性構成影響。
2 市政體系路橋項目建造中應對軟土地基問題的措施
2.1 因地制宜的處理措施
各地區(qū)當中的土質條件差異較大,因此在對各個地區(qū)的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時候也需要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突出因地制宜的特,這樣才能真正的保證路橋項目建造的穩(wěn)固性以及安全性。比如,在粘土類型軟土地基上進行路橋項目建造的時候,會采用壓實技術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在施工中還要盡量降低對于軟土地基的擾動,由此保證軟土地基有良好的完整性。其次,在對沙性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時候,則需要以擠壓技術為主進行軟土地基處理,通過采用壓實、沙樁或者是振動壓實的操作來控制軟土地基的流動性。另外,在實際的軟土地基處理中,還需要結合軟土地基的實際深度以及厚度來選擇恰當的處理技術,如果軟土層較淺,那么在處理中應能選擇表層處理技術,也就是換填處理技術。而當軟土層較厚的情況下,那么就應以固結技術為主要的處理方式。
2.2 考慮周邊情況
市政路基施工對周邊的建筑會產生影響,如果震動、噪聲、地下水、環(huán)境污染等都應考慮在技術選擇中,因此在軟土地基的處理中應綜合諸多因素進行確定。對路堤高而地基軟弱的情況更應注意對周邊建筑的影響。因此如果路堤坡腳附近有建筑的時候,應考慮減少總體沉降的技術,以此保證周邊建筑的穩(wěn)定。
2.3 結合路橋項目建造標準進行施工
不同路橋項目在其建造中往往在規(guī)格、要求等方面有較大區(qū)別,因此在開展路橋建造階段中軟土地基處理的時候也要充分的考慮到這些因素。如果路橋項目建造規(guī)格較高,那么在選擇軟土地基處理措施的時候要能選擇較為強力的處理措施,將軟土地基沉降量降到最低限度;而路橋項目建造等級要求如果較低,那么可以采用及加載等類技術進行處理,但沉降完成后再進行項目施工。
3 市政路橋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
3.1 粉噴樁技術分析
該技術在市政路橋工程中經常被納入到軟土地基的處理中。所謂的粉噴樁處理技術就是利用設備在軟土地基上鉆孔,并利用壓力將固化劑壓入軟土中利用固化劑與土層中的水發(fā)生化學反應而促進軟土地基失水,從而達到固結軟土地基的作用。固化劑通常為石灰和水泥,多數工程選擇的是水泥,在實際的應用中應考慮摻入比的選擇。其標準為樁的強度,如高于1.5MPa則選擇425號以上水泥,如低于這個標準則選擇325號水泥。這樣可以增加摻入比,提高樁體的性能。
3.2 排水技術分析
軟土地基的突出特征就是含水量高,因此在處理中如果可排除過多的水分則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載能力。因此排水技術是一種有效的軟土地基處理技術,如表層排水技術。表層排水處理是提高土體固結性能和穩(wěn)定性的重要技術措施。具體的做法就是在軟土基上設置砂墊層,這樣改善軟土地基的含水量,通過砂墊層的壓力和排水實施配合,排除地基中大量的水分,以此促進軟土層固結沉降,保證施工后續(xù)作業(yè)的穩(wěn)定和安全。
3.3 加載壓實處理分析
加載壓實技術是一種靜態(tài)固結技術,在軟土地基上施加一個外表載荷,人為的促進土體的壓縮,出現超載沉降,以此達到處理軟土地基的目的,但是單純的加載不能保證地基的承載能力提升,因此該技術也必須與其他技術配合使用。在使用加載壓實前應對軟土層的厚度和含水量進行分析,計算加載的重量,如果超過范圍則不能采取該項技術。技術的核心就是降低地下水位,在加載的過程中可以打入鋼板來保證施工中地基的穩(wěn)定性。
3.4 深層排水技術分析
排水是軟土地基處理的核心思路之一,排水固結技術與表層排水技術不同,其主要是利用擠密技術對軟土基的深層水分進行排除,通常需要配合排水井來完成對軟土地基的排水措施。該技術利用向軟土地基中打入擠密裝置的方式來擠壓軟土層,促進其水分排除,然后利用排水井抽出多余水分,促進地基失水固結。
4 結束語
整體看市政路橋施工中,軟土地基對其影響較大,主要是路橋建設后軟土地基的不規(guī)則沉降會直接影響路橋的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塌陷和失穩(wěn)等情況,從而影響交通安全。因此在實際的工程中應按照軟土地基的特征選擇合理的處理措施,或者選擇多種技術綜合使用的方式來提高處理效果。
參考文獻
[1]鄭大江.小議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6(16):100-101.
[2]萬力.小議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工程技術:引文版,2016(12):00242-00242.
[3]劉斌,宋雅萍.試論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之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智能城市,2016(9):00041-00042.
[4]施俊峰.試論市政路橋工程施工之中軟土地基處理技術[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25):00041-00042.
作者簡介:楊森,身份證號:2301021990061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