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寬海
這幾年,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的語文課堂才是學生喜歡,能夠發(fā)揮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造力的課堂?正當迷惑彷徨之際,羅杰斯、弗賴伯格的《自由學習》不期而至。在我看來,《自由學習》是一本專門為課堂教學探索者而寫的書,讀完之后的最大收獲是它改變了我的語文課堂教學,讓我有了探索自由、愉悅的審美體悟式課堂的勇氣。
羅杰斯認為,枯燥、乏味、無聊的課堂主要是由傳統(tǒng)、落后的“教育政治學”導致的。具體來說,一是專制的管理制度。學生在無休止、強制實施的紀律、測試、競賽以及僵化生活中迅速喪失原有的學習興趣,學習缺乏內驅力。二是教師的學生觀。羅杰斯在書中借學生的話這樣表達:“老師把我們視為沒有靈魂、沒有尊嚴、沒有思想的人,我們的意見得不到重視,顯得毫無價值,就像我們不存在一樣?!比墙處煂ψ陨淼慕巧ㄎ?。羅杰斯認為,教師“習慣于把自己當成專家——信息提供者、秩序維持者、結果評價者、考試執(zhí)行者”,經(jīng)常戴穩(wěn)面具,維持自己的專家姿態(tài),扮演權威者。正是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法”導致了學生覺得教室是一個“無聊”的地方。
面對這種無聊、枯燥的課堂,我們該怎么辦?羅杰斯提出用“自由學習”的課堂來化解它。羅杰斯倡導的“自由學習”課堂,有如下特點:一是教師不再是課堂的管理者,不再是知識的權威者,而是學習的促進者,時刻關注學生的內在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疑問,隨時為學生提供幫助。二是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學生成了課堂中“合作的學習者、有能力的決策者和負責任的領導者”,有利于學習效果的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完全被調動起來了,在合作中獲取知識、提高素養(yǎng)。三是整個課堂是開放而有序的,是民主、自由的。自由學習不是放養(yǎng)式的學習,而是負責任的自由式學習。學生有自己的學習內容、有自己的課堂紀律、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也有自己的評價機制、更有自己的學習成果。羅杰斯稱它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法”。
一本心儀的書,一旦進入一個人的思想深處,就會改變他的理念。讀完《自由學習》之后,作為語文教師,我認為教師應該盡量將課堂還給學生,引領、促進學生去發(fā)現(xiàn)語文之美,讓學生成為“美的發(fā)現(xiàn)者”,營造出自由、愉悅的審美體悟式課堂。例如,在推行整本書閱讀時,我借鑒自由學習的理念,進行“負責任的自由學習”的課堂探索。在帶領學生閱讀《紅樓夢》前六回時,我實行“項目管理教學”,把學生分為六大研究小組,讓學生自己閱讀小說并提出問題,我在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擇選出有價值的問題,形成研究話題、確定項目之后開展小組項目式的自由學習,最后組織學生開設讀書報告會。這種學習方式深受學生喜歡,學生在這種自由學習的過程中收獲獨特而豐富的精神成長。
教師要努力成為“真正學習”的促進者,要營造“人人都受歡迎的課堂”,向理想的審美課堂邁進,大膽地讓學生去進行“負責任的自由學習”。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