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惟章
“凡今抄襲者,一經查實,不問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睋?jù)媒體報道,近日,選修了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幻文學與影視創(chuàng)作系列講座課的學生,都收到了一封由授課老師蘇湛發(fā)來的郵件。郵件由文言文寫就,言辭犀利。原來蘇湛給了22名學生零分,因為他們的期末文章被判定為抄襲,發(fā)郵件就是要強調“此分不可改”。
古文《師說》中提到:“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睂鞯婪旁谧钋埃梢?,在古人眼中,傳授做人的道義比授業(yè)和解惑要更為重要。而“誠信”,在做人的道義中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還記得央視曾報道過一則新聞,新聞中的中學生在騎車上學途中不小心撞到一輛寶馬車,車主不在,他等待半小時后,留下致歉信并附上聯(lián)系方式。這種并不逃避責任的誠實行為,讓受損車主深受感動,當即放棄索賠。當媒體采訪這名學生時,他表示:誠信是一項最基本的做人準則,從小父母和老師便教導他做人要誠信。
而反觀“國科大”那些選修課文章都要抄襲的學生,他們不僅丟失了自身的誠信,更破壞了公平公正的教育機制。試想一下,如果老師沒有發(fā)現(xiàn)他們的抄襲作品,或者發(fā)現(xiàn)了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那對于其他辛辛苦苦完成作業(yè)的同學豈不是非常不公?因此,蘇教授敢于判零分的做法不僅僅是在踐行“教育誠為先”的理念,更在于維護教育的公正。
有人或許會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在完成作業(yè)時,或多或少都會借鑒或者抄襲網上的一些作品,沒必要對此過于嚴苛。可是,如果學生平時就養(yǎng)成借鑒抄襲別人作品的習慣,久而久之,就免不了在一些重大場合作弊,這樣不僅毀了自己,還破壞了公平公正的教育機制。所以,希望中國多一些“蘇湛”教授,這樣,對于學生,對于公正的教育機制,對于誠為先的教育理念都有一個好的交代。
【素材分析】
大學本應該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如今卻出現(xiàn)了對功利化的追求,這是需要大學反思的?!盎烊兆印钡拇髮W生活不是“好日子”,只有高質量、嚴要求的大學生活,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適用話題】
教育;誠信;公平;底線:責任;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