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媚,李艷華,劉天嘯,劉治昆(桂林市中醫(yī)醫(yī)院:.麻醉科;.外科,廣西5400)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與傳統(tǒng)開放式疝修補術比較,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因此,腹腔鏡疝修補術得到了廣泛普及。目前,國內外多使用經腹腔腹膜前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TAPP)和完全腹膜外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TEP)2種手術方式,而關于這2種手術方式對呼吸功能影響的研究甚少。本研究將TAPP和TEP術中對呼吸功能的影響進行了比較,旨在為術中麻醉呼吸管理及手術方式選擇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擇期行腹腔鏡疝修補術患者62例,其中行TAPP 30例(TAPP 組),年齡 38~72歲,體重 52~70 kg;行 TEP 32例(TEP組),年齡 40~71歲,體重 53~71 kg。兩組患者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分級均為Ⅰ~Ⅱ級。兩組患者手術及麻醉均由本院同一組醫(yī)護團隊配合完成,手術操作及臨床經驗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1.2 納入標準 確診為腹股溝疝患者。
1.1.3 排除標準 (1)嚴重心、肺系統(tǒng)疾??;(2)長期大量吸煙史;(3)術前2周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患者術前常規(guī)禁食、禁飲,入室后連接心電監(jiān)護儀(型號:日本光電BSM-6501C),監(jiān)測心電圖、無創(chuàng)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體溫等,開放靜脈通路,滴注復方乳酸鈉,麻醉前更換鈉石灰,麻醉方式均為靜吸復合全身麻醉。麻醉誘導:面罩純氧給氧去氮5 min,然后依次靜脈注射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50308)0.05 mg∕kg、依托咪酯(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50307)0.3~0.4 m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171138)0.5 μg∕kg、順式阿曲庫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50502)0.2 mg∕kg,輔助通氣后在可視喉鏡下行氣管插管,確定氣管導管位置正確后接麻醉機(型號:Drager Fabius Tiro)進行機械通氣,模式為容量控制模式,術中吸入氧濃度為60%,潮氣量為8~10 mL∕kg,呼吸頻率為 12 次∕分,吸呼比為 1∶2,流量為2.0 L∕min,接心電監(jiān)護儀上的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探頭,術中以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順式阿曲庫銨維持麻醉。兩組患者術中二氧化碳(CO2)充氣壓力均設定為 14 mm Hg(1 mm Hg=0.133 kPa),CO2充氣后呼吸參數調整為潮氣量為6~8 mL∕kg,呼吸頻率為18次∕分。兩組患者術中充氣后體位均為頭低腳高位30°。
1.2.2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全身麻醉后CO2氣腹前(TO),氣腹后 10 min(T1)、30 min(T2)、60 min(T3)、90 min(T4),關氣腹后 10 min(T5)的 PETCO2、氣道壓力(Paw)、SpO2等變化,并常規(guī)監(jiān)測無創(chuàng)血壓、心電圖、體溫等,其中T1~T3時包括所有患者,T4時僅包括部分患者。觀察兩組患者肺部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手術時間、充氣時間、麻醉時間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PETCO2、Paw、Sp02比較 兩組患者 TO時 PETC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1時PETCO2與同組T0時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T1時PETC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APP 組患者 T2、T3、T4時 PETCO2均明顯高于TEP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T4時PETCO2均較同組T3時明顯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 T5時 PETCO2與同組 T0時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患者T5時PET-C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 TO時Paw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 T1時Paw與同組T0時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APP 組患者 T1、T2、T3、T4時 Paw均明顯高于 TEP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T5時Paw與同組T0時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 T5時Paw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吸入氧濃度為60%的情況下,兩組患者TO時SpO2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隨著氣腹時間延長,兩組患者SpO2均有輕度下降,但兩組患者 T1、T2、T3、T4時 SpO2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5時,兩組患者 SpO2均恢復到氣腹前水平,T5時SpO2與同組T0時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2 2組患者不同時間點PETCO2、Paw、SpO2比較(±s)
表2 2組患者不同時間點PETCO2、Paw、SpO2比較(±s)
注:與同組 T0時比較,aP<0.05;與同組 T3時比較,bP<0.05;與 TEP 組同時間點比較,cP<0.05;1 cm H2O=0.098 kPa
監(jiān)測項目PETCO2(mm Hg)TAPP組TEP組Paw(cm H2O)TAPP組TEP組SpO2(%)TAPP組TEP組n T0T1T2T3T4T5 30 32 36.6±3.7 36.5±3.9 40.2±3.6a 39.8±3.5a 43.8±3.9ac 40.3±3.6a 45.8±4.0ac 42.4±3.6ab 50.2±4.3abc 45.3±3.7a 38.3±3.5 37.9±3.2 30 32 12.6±3.2 12.7±3.0 19.9±2.8ac 16.2±3.0a 20.1±2.7ac 16.8±3.1a 21.1±2.7ac 16.9±3.5ab 20.2±3.0ac 17.4±2.7a 13.6±3.1 13.1±3.2 98.5±1.3 98.6±1.1 30 32 98.7±1.3 98.5±1.5 98.1±1.8 98.3±1.6 97.8±2.1 97.9±2.0 97.3±1.4 97.4±1.5 97.1±1.3 97.2±1.4
2.3 兩組患者肺部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手術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肺部相關并發(fā)癥。
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疼痛程度低、術后并發(fā)癥少、快速康復、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1-2],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
腹腔鏡手術時需要腹腔內有足夠的空間,以便外科醫(yī)生暴露手術視野及方便手術操作,因此,需要建立人工氣腹[3]。CO2具有彌散性好、溶解度高、不易燃等優(yōu)點,故CO2人工氣腹成為目前腹腔鏡手術中應用最廣泛的方法。隨著腹腔鏡技術的廣泛開展,CO2人工氣腹對人體生理功能的影響越來越受到臨床工作者的關注。國外研究表明,腹腔鏡手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4.4%~19.0%[4],包括CO2氣體栓塞、縱隔氣腫、皮下氣腫、損傷大血管等[5]。
TAPP和TEP是目前治療成人腹股溝疝最經典的手術方式,這2種手術方式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將補片植入腹橫筋膜及腹膜之間腹股溝區(qū)的第二間隙(即腹膜前間隙)。而這2種手術方式的區(qū)別在于TAPP是通過腹腔進入腹膜前間隙,TEP則是完全經腹膜外途徑進入,因此,2種手術方式建立人工氣腹的腔隙也有所不同。本研究探討了2種手術方式對呼吸功能的影響,結果顯示,建立CO2氣腹后隨著氣腹時間延長,CO2吸收入血,TAPP 組患者 T2、T3、T4時 PETCO2均明顯高于TEP 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4時 PETCO2較前顯著升高。TAPP 組患者 CO2氣腹后 T1、T2、T3、T4時Paw均高于 TEP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紤]與TAPP時CO2人工氣腹造成腹腔內壓力增加,CO2通過腹腔內豐富的血管系統(tǒng)、脂肪組織、分離的創(chuàng)面彌散入血引起高碳酸血癥,且手術時間越長,CO2吸收越多,由此引起的高碳酸血癥及酸中毒越嚴重[6]。另外,氣腹造成腹腔內壓力增加,使膈肌上抬,胸腔容積減少,胸腔內壓力升高,肺順應性下降[7],Paw升高,而術中頭低位使人工氣腹對呼吸功能的影響更加顯著[8]。而TEP是在腹壁與腹膜間分離出一個腔隙,充入CO2,充氣腔隙較小,CO2吸收入血速度較TAPP慢,且CO2未進入腹腔,對膈肌及胸腔影響較小,因此,對肺部氣體交換功能影響較小。但TEP充氣及操作空間是人為建立的,對操作者技術水平要求較高,操作不當時CO2會誤入皮下,造成皮下氣腫或腹膜損傷,形成CO2氣腹[9];術中應嚴密觀察手術操作情況。
TAPP和TEP是目前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的主要手術方式,2種術式的療效大致相同[10]。多中心meta分析結果顯示,2種手術方法療效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1]。
在腹腔鏡手術中對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通過生理性代償機制一般均可耐受CO2氣腹造成的高碳酸血癥及CO2氣腹對呼吸、循環(huán)功能的影響[12];但對原有心、肺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CO2氣腹后可能會造成嚴重高碳酸血癥、酸中毒、低氧血癥等,加重原有疾病,造成術后呼吸功能不全[13-14]。鑒于本研究結果顯示的TEP較TAPP對呼吸功能影響小,對擬行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合并心、肺疾病的患者,建議選擇TEP,且為更好地保護患者呼吸功能,應盡量縮短CO2氣腹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