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敬臣
河北省永清縣三圣口中學
中學時代正是學生形成各種習慣的大好時期??晌覈Z文教育的現(xiàn)狀是不盡如人意的,尤其是在語文基礎(chǔ)性最強的中學階段,作為我們的母語學科,作為百科之母的語文,它的作用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fā)揮。語言的學習,尤其是語文的學習,對中國人而言,似乎手到擒來,可是現(xiàn)實給了我們當頭棒喝。像中學生的書寫問題,閱讀問題,寫作問題——社會質(zhì)疑,學校不滿,家長質(zhì)疑,讓語文教師身心疲憊。語文,想說愛你不容易。
漢字之美,歷來為人所稱道?!包c點如桃,撇撇如刀”的方塊字是我們炎黃子孫的驕傲。可看看現(xiàn)在的中學生的書寫,字跡潦草難辨,點畫不到位,歪歪斜斜,不成字體,真正把字寫得美觀工整的寥寥無幾,更為糟糕的是,書寫差的同學對寫字不當一回事,沒有引起重視,覺得字寫得好壞無所謂。字如其人,字體往往代表人的性格,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錯別字也相當嚴重,一部分學生的作文每篇都有5個以上的錯別字。不僅是寫作文,就連寫作業(yè),甚至寫檢討,都要寫錯別字,可以說錯別字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其他科任老師也抱怨學生語文底子太差,古代人物的名字都寫錯。
閱讀,考查學生的感悟能力,能力等級提高。在課堂上學習文章是基礎(chǔ),重要的是能夠解讀類似的文章,學習其方法。“授人以漁”,對學生而言很重要??扇伺c人交流主要靠語言,而我們的中學生的語言表達也存在很大問題。首先,沒有層次,思維混亂不敢表達自己。其次,不善于組織語言、語言貧乏。
最突出的問題是,審題能力差。甚至是不看題,太過隨意,所以下筆千言離題萬里。其次,對素材的剪裁,很是考驗學生,對素材的取舍好難。再者,立意不夠高屋建瓴。大家對同一題目的認識相差無幾,立意高者得分相對高,這是共識。第四,構(gòu)思,前者都已有鋪墊,就差講故事的角度,高低立顯。最后,情感方面,也很欠缺,讓作文失去溫度,冷冰冰,讓讀者不忍卒視。
書寫,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求我們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樹立學生的書寫意識,以寫好字為榮的觀念。以臨摹字帖為基礎(chǔ),我每天要求學生寫鋼筆字二十個,再加上自己的名字,每天固定時間給他們加以指導,不追求數(shù)量,重在質(zhì)量,盡快讓學生步入正軌。且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強調(diào)書寫,不寫錯字。教師起到帶頭作用,做表率。如講課時板書設(shè)計書寫力求規(guī)范完美。
開卷有益,閱讀對任何人而言都相當重要,學生更是如此。時間很緊,那就自己擠時間,枕上馬上廁上,利用點滴時間,改善我們的閱讀習慣,把時間積攢起來,所謂集腋成裘。學生要求每天寫日記、積累好的詞句。而且,給學生展示閱讀成果的機會,如利用課前五分鐘介紹一本課外書,名著中的人物之我見,讓他們感受的成果,分享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在閱讀的路上越走越好。課本,是非常好的范本。例如八年級開啟說明文的閱讀,以《故宮博物院》為例,學習事物說明文閱讀技巧,明確說明文三要素,且讓學生質(zhì)疑釋疑,更好的掌握這種文體。
“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一勤天下無難事,好的習慣的養(yǎng)成很重要。在課前布置好預習任務(wù),課上分小組進行討論,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質(zhì)疑,老師在旁邊加以指導,課后留適當作業(yè)復習。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我在講《奇妙的克隆》時,學生興趣濃厚,而且對于克隆技術(shù)存在爭議,于是,我讓學生展開辯論。不僅讓學生更深入理解了課文,對克隆這一技術(shù)的利與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傊寣W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要我學”成“我要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孕育著語文”(葉圣陶語),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僅需要課堂上靜思潛學,更需要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努力思考,在長久的訓練中,形成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的能力。
生活處處有語文,拉近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學生是生活的主人,而不能游離于生活之外,學校生活也是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尋找生活中的苦與樂,俯下身,蹲下來,去感受生活中的風和雨。這才是語文的真諦。例如《散步》,那濃濃的親情,溫馨的畫面,讓我們感觸良多,然而,學生卻無動于衷,不妨,讓學生談?wù)勆钪信c親人相處的情景,以此觸動他們。再比如學習《羚羊木雕》,讓學生仔細從自己的回憶中尋找自己被誤解或者冤枉的往事,想自己事前事后的心態(tài),想誤解或者冤枉自己的人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在回憶中注重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在學習的時候就可以進行遷移,進而體會到文中“我”內(nèi)心的復雜。
改變學習語文的現(xiàn)狀絕非朝夕,可謂任重而道遠,吾輩秉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堅信“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所謂“窮則思變,變則通”,只有經(jīng)歷了生產(chǎn)的陣痛,我們才有對新生命的憧憬,到那時,莘莘學子一定會橫絕滄海笑傲蒼穹。
[1]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01.
[2]葉瀾.重建課堂教學價值觀[J].教育研究.2002.05.
[3]趙娜.初中生語文課堂參與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4]方茂芝.閱讀教學中的語感訓練[J].語文教學與研究.1990.11.
[5]劉桃妹.閱讀教學要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上用功夫[J].江西教育.1992.09.
[6]周章裕.中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分析及對策[J].學周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