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碧雯
武漢東湖學院
詞塊(lexical chunks)是真實交際中以高頻率出現(xiàn)的大于單詞的語言現(xiàn)象。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并且形式較為固定。
基于Lewis(1993)的研究,詞塊可分為四種類型:
(1)詞和聚合詞。前者是獨立的單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都屬于這一類。如一些名詞cat、train等和形容詞interesting等;聚合詞通常指一些慣用詞組,如:by the way,on earth,for example等。
(2)習慣搭配:通常由3-5個單詞按照一定的序列組成,如: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omething,to ask for leave 等。
(3)慣用化的語言:指可以作為整體儲存的語塊,如:how are you,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等。
(4)句子框架和引語:指書面用語且具有敘述的特征,通過這種框架結構,能讓讀者抓住文章的整體結構并理解文章。如:From paragraph one…we can learn…,not only…but also…,either…or…等。
Lewis將詞塊理論應用于語言教學的研究,提出了詞塊教學法(1exieal approach),就是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大量地把地道的固有的詞塊灌輸給學生,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學習語言。
翻譯是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隨著四六級考試的革新,翻譯部分由原來的單句漢譯英變?yōu)槎温錆h譯英,并且四級翻譯段落有140-160個漢字。但是翻譯考點和之前的考點基本一致,就是單詞的積累和運用以及句型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學生需要積累詞匯和句式。現(xiàn)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并沒有專門的翻譯教學,課后練習也多是單句的翻譯,并且課堂上教師還是重點強調單個的詞匯講解和語法結構的分析,因此學生往往只能孤立的記憶單詞,不能正確的使用習語和進行正確的搭配詞匯,最后翻譯出的文章還是差強人意。詞塊教學法的運用有助于學生詞匯量的增加和翻譯句式使用的靈活多樣,克服母語的影響,使得翻譯更加地道,從而提高英語的綜合使用能力。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更多地引入詞塊教學的內容,幫助學生加大詞塊儲備量。學到一個新的單詞,不僅僅是講解這個單詞的意思或是讓學生記下單詞,而是要將這個單詞的習慣性搭配都告訴學生。并把課文中的句子框架和引語也歸納出來。但是僅僅靠教師課堂上的歸納是不夠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查找單詞的各種搭配,讓學生形成一種意識,在以后的學習中自己去歸納積累。
大學英語現(xiàn)階段的教材中翻譯訓練往往還是一句話的翻譯訓練,并且數(shù)量有限。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翻譯材料,如四六級的翻譯模擬訓練作為課后的補充練習材料。在做翻譯練習的時候,幫助學生分析哪些詞匯經(jīng)常搭配在一起,慣用化的語言和句子的框架。給出提示后,讓學生完成翻譯練習,最后教師對于學生做出的翻譯給予評價。經(jīng)過這樣的反復練習,讓學生能夠有意識的運用詞塊知識進行翻譯,而不是一個一個單詞對著原文翻譯。
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翻譯涉及的內容包括中國的歷史,文化,民俗等專有的詞塊。學生對于這方面的詞塊了解不多,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自己編造了一些詞匯,最終的翻譯的內容詞不達意。并且平時教學實踐中,筆者注意到學生使用的句式都比較簡單,句式使用單一化。因此最后翻譯出來的結果不是錯誤連篇,就是翻譯不到位,譯文過于簡單。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學生平時就注重詞塊的積累。平時課下的閱讀要多涉及歷史,文化,經(jīng)濟,民俗等方面的文章,注意積累里面地道詞匯的表達和句型。
翻譯的目的就是把一種語言文字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譯在國際化的溝通交流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基于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和英語四、六級改革后側重點的變化以及時代的要求,我們在以后的英語教學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翻譯的能力。而詞塊教學法不但能大大提高學生的翻譯水平,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綜合能力。詞塊教學法不僅僅適用于翻譯教學,還適用于英語聽力,閱讀教學。所以,建立以詞塊為紐帶的詞塊教學法,將有助于把英語教學帶入一個嶄新的境界,達到最終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