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萌 李立菊
黑龍江黑河學院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社會結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革,各種新的價值取向也紛沓而至,令廣大學生感到迷茫?;诖耍瑢Υ笾行W學生進行層次分明、無縫銜接的社會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中,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呈現(xiàn)一體式遞進,是當前我們需要研究的議題。
建構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銜接機制,能夠促使大、小、中學德育工作的有機銜接,有效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助于完成新時代的教育使命。當前,我國各個教育機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處于摸索狀態(tài),尚未建立統(tǒng)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科課程。此時,建構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機制,有助于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研究更加活躍,從而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進程,與此同時,調動社會各界形成強大的力量并配合學校共同推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終使得人們都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個人的人生信仰。
不僅如此,建構有效的教育銜接機制,可以更加系統(tǒng)地向我國學生普及具有健康性、務實性、奮進性的價值觀,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要求、側重點與目的更加清晰。由此,我國學生將更具社會責任感,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并且能夠從生活的點滴做起回饋社會、報效國家。
再者,建構優(yōu)秀的教育銜接機制,能夠引起教育變革,使得教育方式更加科學化,不僅體現(xiàn)共性化教育,更是體現(xiàn)個性化教育。共性化教育,也即教育內容具有一致性與連續(xù)性。個性化教育,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認知特征,展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共性化教育與個性化教育,使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目前,大中小學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本質領悟不夠深刻,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貫徹落實力度彰顯不足,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銜接工作沒有盡到應用的責任。中小學的辦學重點依然放在應試教育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只是馬虎應付、敷衍了事。大學的教育重點,則是培育學生的工作技巧與能力,提升學生的就業(yè)能力,并竭力加快培訓力度幫助學生獲取各種證書,在不知不覺中,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
除了重視意識不強,經費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只有極少部分的高校校園成立專門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研究室,也只有極少數(shù)的中學、小學會出資在校園內建造展覽室。
再者,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銜接工作的硬性規(guī)定,并不齊全。因此,在執(zhí)行教育銜接工作時,相關人員產生沖突,發(fā)生一些激烈爭執(zhí),卻并沒有相關的制度保護好他們的利益。部分工作主體為了避免一些紛擾,而故意推卸責任,不作為。由此可見,一味地批評工作主體,是不明智的,應該健全法治,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工作更具規(guī)范性。
思想,是行動的驅動力,從思想上強化教育銜接意識,才能夠建構更加合理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銜接機制。
宣傳教育,是重要的手段,例如,習總書記在不同會議上,經常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讓各級教育機構更加理解其中的內涵。與此同時,作為教育前線工作者,教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銜接工作的認識,關系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質量。一方面,是從縱向教育觀念,教師要了解大中小學某一學段四個方面的內容,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指導內容、教育要求、教育方式、教學效果,明確大中小學各個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詮釋方式與教育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各級教育機構,可以從以上這些方面加強宣傳教育,以組織教師培訓的方式展開。另一方面,是橫向教育觀念,教師需要做好三個銜接工作:其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與學生的德育教育相銜接;其二,在專業(yè)課程教學時,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三,在各種各樣的教育實踐活動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各級教育機構,可以從以上這些方面加強宣傳教育,以組織教師培訓的方式展開。由此,教師更加清楚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銜接工作,主動參與研究和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機制。與此同時,國家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做好監(jiān)督與總指揮工作,需要經常組織教育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從而讓教育人員保持良好的政治面貌。
(二)建構教育銜接溝通機制
建構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無縫銜接,應該讓各個教育部門之間達到思想上的一致,進而,才能夠促成各個教育部門采取統(tǒng)一性的措施,從而建立具備連續(xù)性與一致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體系。基于此,建立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銜接溝通機制,可以讓各個教育部門的溝通更加順暢與協(xié)調,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專業(yè)技能培育相融合。本文提出從點、線、面三個方面建構教育銜接溝通機制。
第一,“點”,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體,建構教育銜接溝通機制,從調動主體溝通的積極性開始。首先,教師應當掌握溝通技巧,促使教育無縫對接,創(chuàng)設溝通情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再者,教師應當擅于溝通、學習,引進良好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方法。
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學會融會貫通,匯集多元化的知識以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含義,既談論思想政治,也談論為人處世,同時,也探討專業(yè)技能。其次,學校需要發(fā)揮主體溝通積極性,主動向相關教育機構匯報工作,請求相關教育機構的幫助,聘請專家學者進行溝通交流,從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涵。由此可見,從點出發(fā),建構教育銜接溝通機制,需要調動主體積極性,進而,優(yōu)化銜接細節(jié),實現(xiàn)資源互享、信息互通,從而做好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工作。
第二,“線”,是外力因素,連線教育,建構教育銜接機制,可以對接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實現(xiàn)多元化、全方位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從而實現(xiàn)“三位一體”的銜接框架。
第三,“面”,是點與點相連,線與線相連,點與線相連,搭建而成的互通、互聯(lián)教育網,從而令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現(xiàn)有效銜接。
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機制,是一項系統(tǒng)性的工作,僅憑教育機構、實踐主體的努力遠遠不夠。黨政府需要宏觀把握,擔負起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銜接的主導,自覺建構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銜接機制。
第一,黨政府應當出臺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規(guī)章制度,健全保障機制,認識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銜接對社會的重要意義,宏觀部署、整體策劃,在硬性規(guī)定上,確保教育銜接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二,完善體制,變革高校門檻高、合作難的現(xiàn)狀,建構有效的大中小學合作機制。高校,是人才匯聚的地方,調派高校學者前往中小學進行專題演講,可以令中小學共享高校人才資源。這樣,才能夠避免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脫節(jié)現(xiàn)象。
第三,完善體制,確保大中小學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解保持一致性,例如,《高等學校(中小學)學生行為規(guī)章》、《優(yōu)秀學生(三好學生)獎學金評定辦法》等。這些教育機制,有助于將大中小學學生串成一條主線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學生依章行事、自我約束。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相關部門與部門之間出臺的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政策,必需具備協(xié)調性與一致性,不能出現(xiàn)矛盾沖突現(xiàn)象。
目前,我國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正在逐步完善中,在這個關鍵時期,作為教育者,我們都應該積極參與探索,攻堅克難。經過開展課題研究,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建構大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銜接機制:其一,強化教育銜接意識;其二,建構教育銜接溝通機制;其三建構教育銜接保障機制。